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是我國首次在沿邊地區佈局的3個自貿區之一,自掛牌至今已運作了一年多的時間,如何堅持高品質發展,把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雲南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高地?正在召開的雲南省“兩會”上,多位政協委員將目光聚焦於此,對其發展提出建議。
雲南省政協常委、省政協港澳委員聯誼會主席莊哲猛提出,目前雲南自貿試驗區均圍繞各類園區設立,園區的産業聚集優勢和貿易環境為自貿試驗區制度創新提供重要支撐。他認為,由於各類園區的主要發展定位在於産業功能和經濟功能,而自貿試驗區的定位主要是投資與貿易便利化方面的制度創新功能,因此二者發展既有聯繫又有區別。莊哲猛建議,強化自貿試驗區與各類園區的創新協同作用,共同實現融合發展,是雲南自貿試驗區建設未來需要關注的重點。
雲南省政協常委、省政協港澳委員聯誼會會長鄧宣宏雁表示,雲南在國內國際“大迴圈、雙迴圈”中擁有區位優勢和産業發展優勢,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簽署,雲南的後發優勢更加明顯。她建議,雲南要積極把握自貿試驗區建設發展契機,全面落實自貿試驗區和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的功能定位,深化制度創新,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營造市場化、法制化、便利化以及要素自主有序流動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吸引和留住外資企業。
省政協委員雙磊則從推進自貿試驗區保險機制建設方面提出了建議。他認為,隨著自貿試驗區的不斷發展,財産流、物流、資金流、人流、資訊流匯集,給經濟發展增添動力的同時也帶來了社會管理風險,亟需風險保障。雙磊建議降低保險業準入門檻,支援金融保險的分支機構進駐,由政府主導設立風險保障需求和供給的對接平臺,開發符合需求的保險産品。重點保障出境車輛境外風險,自貿試驗區內企業經營和安全生産、投資、疫情等帶來的相關風險。
“立足雲南自貿試驗區以內陸延邊為典型區域特色的改革創新,是自貿試驗區能否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省政協委員、省交通運輸廳一級調研員周明賢建議,在現有框架內設立專門研究機構,建立國際性第三方智庫平臺專項試驗課題研究的長期合作機制;研究構建適合自貿試驗區發展的政策體系,大力探索推動以服務貿易為特徵的國際金融、科技、技術標準、資源、人才等要素市場的貿易交流與融合;同時,開展國際經濟貿易法、周邊重點區域或國家貿易法律規則適用對接的開放性探索研究,創新應用自貿試驗區法規政策體系。(李明)
(責任編輯:黃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