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五個一批”落實情況
按照發展生産脫貧一批、易地扶貧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的總體要求,自脫貧攻堅開展以來:
異地搬遷8戶31人;
紅棗保險59戶147人;
紅棗認領65戶171人;
農家樂改造收益29戶78人;
生態養殖31戶98人;
生態護林37戶126人;
光伏發電41戶123人;
勞務輸出26戶97人;
徵地補償26戶73人。
另有政策兜底戶21人,其中低保戶8戶16人,五保戶5戶5人。
(五)脫貧亮點及特色
幫扶工作以來,在臨汾市委組織部和駐村工作隊的幫助指導下,在各級幹部的大力支援下,聚焦精準扶貧,瞄準有效脫貧,積極探索“黨建帶發展、發展促扶貧”新路徑,脫貧亮點及特色為:
舊村委
加強支部建設,讓堡壘的作用“強”起來
黨支部是打贏脫貧攻堅最前沿的戰鬥堡壘。作為市委組織部的幫扶村,支部建設更應該走到前列。在這方面,我們採取了“六個先行”的辦法:一是制度先行。及時成立幫扶領導小組和駐村工作隊,協助制定《部機關幹部駐村幫扶工作實施辦法》,印製發放幫扶聯繫卡,建立“機關黨員+村黨支部+村貧困戶”的結對幫扶模式,著力解決責任不清晰的問題,確保人人身上有責任、精準扶貧到各家。二是培訓先行。組織“兩委”幹部和黨員到梁家河、賈家莊等地觀摩學習13次,先後舉辦特色養殖、農村電商等技能培訓班20期,培訓村民900余人次,著力解決隊伍老化、思想保守、致富幫富能力不強的問題,確保先“富腦袋”再“富口袋”。三是落實先行。抓住“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難得機遇,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紮實開展“三在一平臺”活動,著力解決支部功能弱化問題,確保組織生活、黨員教育管理嚴起來、實起來。四是機制先行。指導完善村務聯席會議制度,成立村務監督委員會,推行“定查評”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著力解決運作不規範的問題,確保村級發展大計由群眾“拍板”,涉及群眾利益大事由群眾“表決”。五是投入先行。今年在以往基礎上,又投資50萬元,新建黨支部活動場所及村民廣場,增加日間照料、文體娛樂、醫療衛生、便民服務等功能,使村黨支部有陣地、有資源、有能力為群眾更好地服務。
新建成的黨群服務中心
六是服務先行。大力提供“手拉手、心貼心”服務,開展民情調研5次,制定個性化幫扶方案65個,進行走訪慰問76人次,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95人次,為村民解決問題困難40余件。村歌《我在奇奇裏》唱出了支部一班人與群眾的深厚感情,也道出了村民對支部一班人的高度信賴。這一曲目曾入選2016年春晚候選歌曲,一時間唱遍黃河兩岸。
新建成的黨群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