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集讚享優惠? 消協提醒警惕朋友圈八大騙局

發佈時間: 2018-03-06 14:19:22 |來源:雲南網 | 王磊 |責任編輯: 沈曄

 

省市消協梳理近期投訴發出提醒:朋友圈8大騙局市民警惕莫上當

“告訴我轉發集讚後可以29.9元購買電飯鍋,結果領取時又要買手機卡,又要辦理套餐,真是套路深啊!”近日,昆明消費者唐先生一番折騰後才發覺掉“坑”裏了,認為商家虛假宣傳欺騙消費者,憤而向消協部門投訴。

唐先生家住昆明市祿勸縣,近日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有手機網做活動,大意是只要在朋友圈轉發廣告,集滿8個讚就可以29.9元購買電飯鍋。覺得活動不錯,唐先生便按照步驟操作,結果當他前往購買時,對方又告知還必須新辦一張手機卡或辦理68+2套餐才能領取。

祿勸縣消協在接到投訴後,經現場核實和消費者投訴一致,遂要求該手機網按照其在微信朋友圈轉發的促銷宣傳內容,將電飯鍋交付投訴人唐先生,並立即停止不實宣傳行為。

省市消協工作人員説,其實在微信朋友圈裏,類似集“讚”送福利、愛心籌款、拼團購物等消息是越來越多,近年來由此引發的投訴也是有所上升。一些看似優惠或獻愛心的活動,有可能會盜走你的資訊和錢財,在轉發時一定要警惕。

性格測試:其實這是一些APP開發的行銷測試,需要填寫姓名和出生日期,用自己的微信登錄洩露隱私。類似的還有免費設計簽名、測另一半長相、有多少人暗戀你、測測你的名字值多少錢等等。

投票獲獎:這類投票往往要求先關注微信公眾號或綁定手機,並提供家庭真實資訊。一旦騙子掌握到用戶重要資訊,就會編造車禍、重病等圈套行騙。

集讚換獎品:很多集讚活動都打著免費旗號,但兌現時仍有各類消費,不少是空頭支票兌現難度大,還可能洩露資訊或買到假貨。

籌款治病:這類案件犯罪對象不明確,犯罪地點甚至跨國,財産難追回。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輕信、重核實。

拼團買水果:這種拼單主要是為商家增加APP下載量和收集消費者資訊,若被不法分子掌握手機號、銀行卡、身份證等個人資訊,銀行卡內的資金可能會被套取。

幫忙砍價:這類砍價連結都要求填寫姓名、手機號碼,甚至身份證號碼。可能成為不法分子作案手段。

轉發免費送:據調查,免費送的所謂“品牌商品”,一般都是從購物網站上批發,成本價極低。

轉發領流量:其實是廣告公司想篩選哪些手機號是有效的。以前都是一個個試,現在直接做個網頁等著人分享,然後就可以發廣告資訊或者打推銷電話了。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