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洪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點思考

發佈時間: 2017-12-17 13:13:48 |來源:中國網 | 佚名 |責任編輯: 曹洋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

大家知道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的戰略,而且也把這個戰略寫進了《黨章》(修正案)。十九大報告在第五部分的第三條專門講了“鄉村振興”戰略。但是,我們還要注意,在第六部分和第九部分也做了一些農村的安排和要求。所以,我們要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報告,既要學好第五部分的第三條,還要學好其他有關的章節和內容。

我將借這個機會,就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個話題,給大家談五點體會和思考。

第一,時代背景。也就是説,為什麼這個時候要提出“鄉村振興”戰略?大家知道,十九大提出新時代的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這個矛盾轉化,對我國的農業、農村、農民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從供給來看,過去我們主要是關注數量,現在更加注重品質,過去主要是保供給,現在還要保安全。

再比方説,從農業和農村産業發展來看,過去主要是強調農業的生産,農業的産業發展,現在我們既要做好農業的發展,同時還要圍繞著農業做好相關産業的發展。特別是從過去的一産到現在的三産融合發展。這也提出來新的要求,特別是要求提質增效。

第三個方面,從農村的生態環境來説,過去我們要搞好農村生態環境,主要是改善農村的生産條件和農民的生活條件,讓農民宜居、宜業。現在我們農村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發展還要能夠吸引城裏人到農村休閒、渡假、投資、興業。

第四個就是從農民的收入來看,過去我們講增加農民收入,主要是要滿足農民的衣、食、行的要求。現在我們不僅要滿足這些要求,還要滿足農民的就學、養老、居住等一些新的要求。

總體來看,新時代人們對生活需要的要求也對我們的農業、農村、農民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那麼,這個主要矛盾轉化的另一方面也凸顯了我們農業、農村、農民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不平衡、不充分。

從不平衡來看有三個問題,城鄉的經濟發展和收入差距不平衡,比如現在城鄉差距還有2.7:1,這個數據和世界銀行講的世界的平均經驗數據2.5:1還有一定的差距。大家知道,我們的城鄉收入差距的分配其實還有一些不同的研究給我們提供新的判斷。如果考慮到計算方法的不同和我們實際計算的一些項的漏項,學者的判斷現在的城鄉收入差距在4.5:1。

第二個不平衡,城鄉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不平衡。從水、電、路、房和教育、文化、社保、醫療這八個方面,我們從感受上就能看出來差距。我們有一個形象的比喻,就是“城市像歐洲,農村像非洲”。

第三個不平衡,農村區域發展不平衡。比如東部地區一些城市郊區出現了一些十億元村,百億元村,有些地區還很貧困,還有空客村和貧困村。

不充分也有三個表現。一,農業發展的基礎依然薄弱。我們從“三力”來看,綜合生産能力,土地資源透支,生態環境超載,雙重約束壓力很大。二,資源利用的不平衡,農業、秸稈還存在大量的不能充分利用,這個秸稈的不能充分利用有一個形象的比喻,我們等於丟了一半農業。三,農業基礎不平衡,就是持續發展能力,防災、減災、抗災,遇到災害還是沒有辦法,馬上就下去了。

所以,不論從農業的生産能力、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産力,還是由27%的農業勞動人口支撐著不到9%的農業生産值來看,我們的基礎依然薄弱。

第二個不充分,資源利用不充分,剛才我講了,土地、勞動、資源利用不充分。

第三個不充分,在其他方面還有很多不充分,比方説我們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其他的一些方面。我們講農業投入主要是看渠道,另外農民增收,現在主要靠家庭經營性收入和工資性收入,財産性收入,轉移性收入比重還很低,農民增收困難,還有幾千萬貧困人口,這也是我們增收不充分的原因。

這樣看來新時代主要矛盾轉化,一方面是對我們的農業農村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又從不平衡、不充分方面凸顯了我們農業、農村發展的突出矛盾。這樣我們就可以做出一個基本的判斷。一方面是目標導向,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給我們的“三農”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問題導向,我們農業、農村、農民發展不充分、不平衡發展尤其突出。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這是我講的第一點,時代背景。

第二,歷史方位。我們怎麼看待這個戰略?這個戰略是在什麼時候提出來的呢?是在決勝全面小康社會,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這樣一個歷史交匯期提出來的,我們就從這兩個角度去解讀。

一,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決勝期來看,可以説“鄉村振興”是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黨的一系列方針政策都有繼承和發展的關係。2005年我們提出新農村建設,講了五句話20個字,這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也講了五句話20個字,這五句話我們對比一下,從生産發展到産業興旺,從村榮整潔到生態宜居,從管理民主到治理有效,從生活寬裕到生活富裕,在內容、內涵上都有提升,都有轉變。同時,鄉村文明的內涵要求也不一樣。也就是説,通過對比我們會發現,“鄉村振興”戰略在一定程度上,在決勝全面小康的時期它是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

二,從開啟全面建設現代化新征程這個角度來看。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我們提出了新的戰略部署“鄉村振興”。這個戰略部署實際上是在我們開啟新征程的時候新時期的“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它不僅是一場經濟社會的變革,而且是一次文化、生態的復興。它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它的目標導向就是按照現代化的要求,讓農業成為有希望的産業,讓農民成為有希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美麗的家園,也就是“鄉村振興”戰略是面向現代化的戰略部署。

第三,總體要求。這個總體要求我們看十九大報告,從原則上來提“鄉村振興”,我看有這樣六條。

第一條,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這句話的含義是什麼呢?就是在“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我們要以“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為行動指南。

第二條,在“鄉村振興”過程中,也要樹立和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就是説要通過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來實現“鄉村振興”。

第三條,行動舉措、戰略安排的五句話20個字,實際上都體現了“五位一體”,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生態文明建設。所以,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也要統籌推進這五個建設。

第四條,堅持兩個優先,這次特別強調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第五條,要強化兩個保障。“鄉村振興”需要有體制機制創新,需要有政策體系的調整和完善,就是要健全城鄉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

第六條,加快兩個現代化,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第四,主要任務。這個主要任務就是這五句話20個字,我簡單説一下。

一,産業興旺。它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一個要求。我們要實現産業興旺,還是要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農村發展新動能為主線。那麼,以提高品質效益競爭力為方向,我們主要關注這樣四個事,或者四個問題。

1.糧食安全要確保。這個確保主要要有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就是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2.處理好農業這個産業的發展問題,還是要通過調結構,促進農業提質增效。

3.促進農業産業發展的問題,促進一二三産的融合發展。

4.處理好規模經營主體的發展與小農戶之間發展的關係,特別是要完善利益完善機制,讓小農戶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平等參與戰略之路。

“鄉村振興”的第二個任務就是生態宜居,我個人理解是兩方面。一個是生態,一個是宜居,良好的生態,宜居的環境,是我們農村留住人,吸引人的重要方面。我個人想是不是要促進三個轉變,完成三個任務。三個轉變,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第二,發展方式要轉變。要構建五穀豐登,百業興旺,綠色迴圈的這樣一個生態體系。第三,發展模式要轉變。這是三個轉變,轉變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方式,轉變發展模式。

四個任務。第一,治理突出環境污染問題。很多地方土壤污染了,水源污染了,大氣污染了要治理,我們出臺了三個十條,“土十條”“水十條”“氣十條”。出臺了三個規劃。第二,把生態環境保護好和修復好,要依照尊重自然、修復自然的方式修復。第三,建立多元化甚至是市場化的生態補償機制。第四,發展生態農業和綠色産業,這是生態宜居。

第三個任務就是鄉風文明。鄉風文明就是“鄉村振興”過程中,既要富口袋,還要富腦袋,我們要加強對農民的思想道德教育。要弘揚傳統文化,把很多文化遺産保護起來,特別是李司長原來講的三古,古村落、古建築,古村寨,要保護好。還有把文化設施和文化體系搞好,文化建設鄉村文明沒有基礎設施、沒有公共服務體系也不行,治理有效,這裡既要治理,還要有效。

我們要加強農業農村的基礎工作,要加強基層組織建設,還要加強基礎工作,這個基礎規律既有農村發展的基礎,也有執政體系的基礎。第二,建成農村治理體系,這次我們提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結合。第三,要培養造就三農工作體系隊伍,我們提的叫“一懂兩愛”,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這樣的隊伍造就出來,實現鄉風文明。同時,要挖掘傳統文化。最後,生活富裕,還是要增加農民收入。要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搞好,這本身既是富裕的內容,也是富裕的表現。建設美麗鄉村,就是村容整潔的問題,比如垃圾、污水,如實施三年的“廁所革命”。

最後,政策措施,或者叫體制和舉措。整個十九大報告裏面,400個字講了六條政策舉措,我概括為叫三個制度,三個體系。

三個制度就是土地制度,強調承包關係要穩定,強調三權分置,這是農地。同時,還要對建設用地的三塊地,徵地、宅基地、基建地進行改革,實際上是要解決農業農村發展振興問題。二是經營制度,既包括經營主體的培育,經營方式的創新,處理好小農與農業現代化的銜接這些內容。三是産權制度。産權制度改革上我們寫了三句話非常重要,第一句話講內容,要深化産權制度改革。第二句話,切實保障農民財産權益。另一方面,壯大集體經濟。這件事涉及兩個主體,一個是集體,一個是農民。

三個體系。第一,産業體系,産業生産運營體系。第二,服務體系。第三,治理體系。我結合學習十九大精神,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談五點體會和思考,簡單來説就是時代背景,既有要求,又凸顯了矛盾和問題,所以既必要,又緊迫。第二,歷史方位,既是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又是面向現代化的戰略部署。第三,總體要求,就是六條。第四,主要任務,五個任務。第五,政策舉措,也是六條。不對的地方請大家批評。

謝謝大家!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