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株野茶到一個産業,龍遊黃茶的神奇故事
發佈時間: 2017-10-30 10:21:30 |來源:浙江新聞 | |責任編輯: 孟君君
龍遊縣羅家鄉繆家村繆述鋼,從傳統茶葉中發現茶葉稀有品種龍遊黃茶,前前後後花了近二十年時間培育,將黃茶産業不斷做強做大,從而為當地百姓找到了一條發展特色産業的增收致富路。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將龍遊黃茶命名為“中黃3號”。村支書繆術強與哥哥一樣,初心不改,帶領村民闖出了一條創業致富路。
“貴州畢節市新增5萬畝種茶基地,合作方説可能在國慶期間前來考察。”中黃3號的發現者、龍遊聖堂茶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繆述鋼説,憑藉過硬的品質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茶科所的極力推薦,中黃3號被列入貴州省新品種扶貧計劃,已簽署了4年供貨協議。
秋天的清晨,山幽鳥鳴,初升的太陽從蒼翠的山巔灑下萬道金光,滿山滿坡的茶樹也被染上一層金色。車子緩緩行駛在羅家鄉道上,放眼望去,濃濃的綠意撲面而來,讓人感覺仿佛穿行于茶園之中。一邊領略秀美的茶園景色,一邊聽著繆述鋼述説他與一株神奇野茶的“邂逅”。
繆述鋼與茶葉結緣早,15歲幫父親經營茶葉,18歲當起茶老闆。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一次在收茶青時,滿地的茶青點綴著幾片嫩葉,亮黃得搶眼,他隨手揀了出來。如此這般,經過幾次,他將挑揀出來的黃茶單獨炒製成茶,湯葉皆黃,味道醇平,繆述鋼有些好奇。於是,通過採茶人指點,他獨自上山,找到了這棵單株變異的野生茶樹,他用色帶做了記號,幾天后,他小心翼翼地將其挖回家種。
“一開始也沒太在意,但過了三四年,安吉白茶名氣上來了,我腦袋裏崩出一個想法,白茶能做大,黃茶行不行?”繆述鋼將自己的寶貝黃茶拿到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檢測,結果出乎他的想像:各項有效指標均高於普通綠茶,尤其是氨基酸含量達到10.4%,是普通綠茶的2至5倍。
這下讓繆述鋼信心倍增,他決心把自己一手培育出來的黃茶做大,做成當地的富民産業。通過不斷的研試,繆述鋼掌握了一整套黃茶種植、扦插與制茶技術,同時成立合作社、註冊商標,他攻茶道、拓市場、做推廣,在縣、鄉兩級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將黃茶種植面積從幾十畝輻射到域內外500多畝,直接帶動200多農戶,幹茶、茶樹苗銷售在10余個省份都有布點。繆述鋼説:“現在我的合作社年銷售額300多萬元,其中200多萬元是茶樹苗的銷售。”
與繆述鋼的堅持一樣,弟弟繆術強也成為黃茶産業的拓荒者。“我們現在有中黃3號苗1400萬棵,保守估價800萬元。”9月22日,站在綠油油的茶園裏,龍遊蘭崖茶葉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繆術強介紹,他的合作社現有會員68名,育苗基地90畝,全村共有黃茶300余畝。
繆術強的另一個身份是繆家村黨支部書記,他説,龍遊黃茶明前茶青收購價200元每斤,黃茶幹茶均價1000元每斤,每畝茶園能産幹茶約40斤;一年生茶樹苗市場均價1元每棵,一畝地能産10萬到15萬棵。
而在這場黃茶開拓戰中,繆術強和他的合作社股東們也經歷過艱難的決斷。2014年底,繆術強成立蘭崖茶葉專業合作社,2015年賣幹茶就賺了40多萬元,信心源於成功的實踐,這也促使他們放開膽子,擴大培育面積。繆術強説,近年來,合作社一幫人擼起袖子加油幹,黃茶育苗面積迅速擴大,也吸引了不少村民參與進來,黃茶給繆家村戶均增收2000多元。
“我們合作社的經營思路是先育苗,讓更多的人種黃茶,再主攻幹茶生産和品牌打造。”繆術強介紹,龍遊黃茶逐漸被市場認可,不僅本地人愛種,在外面名聲也起來了。前不久,一名福建茶商從網上獲取資訊後,一路找到羅家鄉,以每枝1元的價格定購了100萬棵茶苗。
相關新聞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