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家訓家風盤點 錢氏家訓、孔氏家訓你了解多少
發佈時間: 2017-09-25 15:24:33 |來源:浙江線上 | |責任編輯: 孟君君
《鄭氏規範》——浦江
核心觀點“家業之成,難如升天,當以儉素是繩是準。”
內容介紹
浦江鄭氏,起于南宋建炎年間,歷經宋元明三朝,始終恪守著長達168條的《鄭氏規範》。該家訓以孝義為核心,囊括治家、教子、修身、處世等各個方面,其培育出的鄭氏家族,多次受到朝廷旌表,被明太祖朱元璋親賜“江南第一家”稱號。尤為值得稱道的是,鄭氏家訓中規定出去做官的子孫,一旦被發現有貪贓枉法的行為,就要被宗族開除,死後牌位也要被扔出祠堂。在“削譜黜宗”的嚴懲下,鄭氏子孫在元明清三代共有173人做官,最高做到禮部尚書,沒出一個貪官。
《鄭氏規範》以及極具特色的教化實踐,對中國古代家族制度的鞏固發展,對中國封建社會後期的穩定和儒家倫理、文化的世俗化,都産生了深遠的影響。朱元璋看重鄭氏家族孝義治家、耕讀為本的家規家法,在明代的法律中引入了不少《鄭氏規範》的內容。
《錢氏家訓》——臨安
核心觀點“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當無愧於聖賢。”
內容介紹
錢氏家族,是吳越國王錢鏐的後嗣,在近代堪稱望族。我們熟知的三錢:錢學森屬杭州錢氏,諾貝爾獎獲得者錢永建是其堂侄;錢三強乃湖州錢氏,其父是新文化運動著名人物錢玄同;錢偉長則是無錫錢氏,與錢鐘書同宗,都稱國學大師錢穆為叔叔。據統計,當代國內外僅科學院院士以上的錢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佈於世界五十多個國家。
《錢氏家訓》基於儒家修齊治平的道德理想,從個人、家庭、社會和國家四個角度出發,為子孫訂立了詳細的行為準則。錢鏐在臨終前,曾向子孫提出了十條要求,被後世稱作《武肅王遺訓》。一千多年來,遺訓和《家訓》世代相傳,更得到子孫後代的身體力行,成為立族之本、旺族之綱。
《了凡四訓》——嘉善
核心觀點“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內容介紹
袁了凡是明代重要思想家,他的代表作《了凡四訓》被譽為“東方第一勵志奇書”。該家訓以善為核心,由“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謙德之效”四篇文章組成,告誡世人不要被“命”字束縛手腳,要自強不息,積德為善,改造命運,用自己的行動來把握自己的未來。全篇用10余個事例説明10個基本的行善方法:即與人為善、愛敬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興建大利、舍財作福、護持正法、敬重尊長、愛惜物命。
《了凡四訓》從四個方面説明瞭什麼是道德及其價值:第一,否定宿命論,肯定人的價值,注重人格的尊嚴。第二,強調知廉恥、有過就改,以及為民族、為國家的整體主義理念。第三,推崇仁愛原則。第四,以重視修養實踐、崇尚理想人格作為根本追求。
《誡子書》——蘭溪
核心觀點“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內容介紹
《誡子書》是諸葛亮54歲臨終前寫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也是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作為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諸葛亮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以及一個父親對兒子最深沉的愛,都盡數展現在了這短短的86個字中。
《誡子書》開了家教訓導之先聲。時至今日,諸葛後裔還家家珍藏著《誡子書》,將前人留下的家訓引以為戒。每年村裏還會舉行兩次祭祖活動,村裏的孩子都要背誦《誡子書》。諸葛亮一直被視作智慧的化身,他的一生,推崇“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他教育子女,要志存高遠,不慕虛名,淡泊節儉,培養好的意志情操,多學習,多接世。不刻意追求名利,不趨炎附勢的諸葛家風,始終貫穿在後裔們從政、從軍、從醫、務農等生活之中。
《朱氏家訓》——安吉
核心觀點“居身務期質樸,教子要有義方。”
內容介紹
朱熹,是舉世聞名的理學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南宋端平年間,朱熹之孫朱鈺任長興縣縣令,後定居白溪村,朱氏族人自此開始在浙江生活,《朱氏家訓》也流傳開來。
在安吉縣遞鋪鎮雙一村,40%的朱姓是宋代大儒朱熹的後代。76歲的朱夢熊能夠流利地背誦《朱氏家訓》全部內容。朱夢熊以孝為先,繼母因車禍腿部骨折10年臥床不起,他視如親娘,日夜陪護,精心照料。靠著“孝順父母,尊敬長上,教訓子孫,毋作非為”的訓誡,雙一村子孝孫賢、鄰里和睦,恢復高考以來,有197人考上大學,成為有名的“狀元村”。
《孔氏家訓》——衢州
核心觀點“禮樂傳家久,詩書繼世長。”
內容介紹
800餘年前,孔子第四十八世嫡長孫南渡,孔氏南宗作下《孔氏家訓》。自此,以“仁愛”為核心思想的優秀傳統文化,深深刻印在了衢州的河山之間。
衢州孔氏始立於南宋紹興六年,到第七十五世的孔祥楷,已經延續了整整二十八世。近九百年來,這二十八世嫡長孫,細雨潤物般宣講孔夫子的學説,親力親為實踐孔夫子的主張。只有400多戶的櫸溪村,始終十分強調學習,從1983年至今,共走出了300多個大學生,平均每年有10多個。
相關新聞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