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架遺産地經驗交流討論:探索走出神農架生態保護與科學發展之路
發佈時間: 2017-06-10 18:32:04 | 來源: 中國網 | | 責任編輯: 君君
神農架林區黨委常委、神農架國家公園管理局副局長王文華發言 李康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因自然而生,人與自然是一種共生關係,對自然的傷害最終會傷及人類自身。只有尊重自然規律,才能有效防止在開發利用自然上走彎路。這個道理要銘記於心、落實于行。”對於這句話,神農架人有著切身的體會。
神農架林區是全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行政區,這裡高聳著“華中第一峰”神農頂,環繞著世界第三大河流長江和“南水北調”水源地漢江,孕育了北半球豐富多樣的動植物資源,記錄了地球 19 億年自然滄桑,傳承了漢民族唯一的史詩《黑暗傳》,其山川、森林、河流構築了鄂西生態屏障,為世人保存了完好的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潔凈的飲用水源、新鮮的森林氧吧、豐富的自然景觀、優質的旅遊資源和優良的人居環境,是湖北省乃至全國獨樹一幟的生態典範。
神農架的開發建設史大致可分為3個階段,每個階段約20年。
1962-1982年,為粗放開發階段。建國之初,因國家建設需要大量木材,湖北省委、省政府調集8000余人的築路大軍,南北並進,耗時四年修建了一條南通長江之濱、 東接鄖陽房縣的長達400多公里的公路幹線,揭開了神農架原始封閉的面紗。公路修通後,8000多名築路工就地轉為伐木工,持續砍伐林木100多萬方,毀壞植被面積200多萬畝,總採伐面積達42.2萬畝。森林覆蓋率由開發前的76.4%下降到63.5%,《美國之音》曾預言:“神農架將從地球上消失”。自然植被嚴重破壞並危及到多種珍稀生物的生存與繁衍。史料記載,由於大規模砍伐,神農架乃至整個華中地區氣溫普遍上升2攝氏度, 漢江源頭及香溪、神農溪三條長江支流水量每秒減少三個流量,河床普遍上升2-3米,長江、漢江每年流失的土壤達26億噸,相當於600萬畝良田。在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之後,貪婪的人們才驚慌失措地意識到大自然並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只有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才能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
1980-2000年,為探索發展階段。1980年,華裔科學家吳空致信鄧小平,提出保護神農架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懇切建議。1981年,時任湖北省委書記的陳丕顯嚴令:“湖北保不住一個神農架就是犯罪”。1982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批准建立“湖北神農架自然保護區”。1986年,國務院批准神農架自然保護區為國家級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此後,林區黨委、政府開始探索將保護與發展有機結合起來的最佳途徑,發展生態旅遊並開始主動進行生態修復。2000年3月,神農架全面停止天然林砍伐,正式啟動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和“退耕還林還草工程”,近40年的“木頭經濟”格局徹底被打破,與此同時,全區累計造林60多萬畝,封山育林40多萬畝,森林覆蓋率和活立木蓄積量不斷提高,生態環境逐步得到恢復。
2000-2017年,為科學發展階段。2003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指導下,神農架將發展思路調整為“保護第一,科學規劃,合理開發,永續利用”十六字方針,經過10餘年的不懈努力,森林面積由1193.92平方公里增長到2618平方公里,活立木蓄積量由1198.04萬立方米上升到2064萬立方米,年增長量達45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73%上升到91.6%。旗艦物種金絲猴數量由最初的500多只,增長到1300多只。2012年以來,神農架圍繞“建成世界著名的生態旅遊目的地,彰顯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價值”的奮鬥目標,強化生態保護,狠抓品牌創建,于2013年12月正式啟動申遺工作,2016年7月17日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産名錄》,成為中國第一個、全球第二個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自然遺産、人和生物圈保護區和世界地質公園三大保護制度共同錄入的“三冠名”遺産地。同時也被納入全國首批9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範圍,開始探索建立最高等級保護模式。
湖北神農架自然遺産地涵蓋了神農架獨特的生物多樣性、生物和生態價值的所有關鍵成分,具有稀缺性和脆弱性,保護好世界自然遺産不僅是保護工作者的神聖職責,更是一項崇高的偉大事業。為實現神農架世界自然遺産資源“國家所有、世界共用、世代傳承”的可持續發展目標,我們將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 “要著力建設國家公園,保護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給子孫後代留下一些自然遺産”的要求,對遺産地實行最嚴格的生態保護。
第一,進一步落實生態保護新機制。在生態保護、科普教育、科研支撐、生態旅遊方面探索自然資源系統保護和永續利用的新模式,進一步彰顯自然資源的公益屬性和社會服務價值,使自然遺産地作為公共設施為公眾提供環境教育服務和精神享受,成為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展示和範例。
第二,進一步探索資源管護新模式。通過國家公園體制試點的實施,整合多種類型保護地的碎片化管理區域,建立統一、規範、高效的管理體制,增強世界自然遺産地的聯通性、協調性、完整性。
第三,進一步拓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新領域。依託科學研究院,搭建合作交流平臺,凝聚國內外專家、學者共同參與神農架自然遺産的生態保護、科研監測等研究。實施基礎與應用研究,挖掘自然資源的保護價值,釋義稀缺資源瀕危機制與典型生態系統演替過程,探索資源利用途徑,實時掌握神農架自然遺産資源的動態變化趨勢,科學評估保護成效。
第四,進一步開闢綠色惠民新途徑。世界自然遺産地的管理和發展將帶動和影響社區的發展。一是通過實施網格管護小區的精細化管理,把社區與自然遺産地有機結合起來,為共建共管創造條件。二是通過建立社區共管的“人員參與”模式、特許經營的“資産參與”模式、文化補貼的“文化參與”模式,為社區與自然遺産地的互利共贏提供路徑。三是積極發揮政策優勢、科技優勢,幫助社區居民脫貧致富,使社區居民成為世界自然遺産資源保護的同盟者,這也是自然遺産地可持續發展的堅實基礎。
神農架世界自然遺産地的保護與科學發展之路,是人類在文明進程中不斷深化認識、探索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調整人與自然關係的過程,任重道遠。作為湖北省首個世界自然遺産地,我們有責任、有義務、有信心、有決心率先探索出一套建設與管理世界自然遺産地的保護體系、管理機制、投入渠道和促進社區發展的新模式,為推動自然遺産地保護事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