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時尚 直播 熱圖 科技 快消 小鎮 專題 聯盟

雄山腳下的“狀元村”

雄山腳下的“狀元村”

時間:2017-01-16來源 : 長治縣新聞網作者 : 作者:張一博

1.jpg

從郭家走出倆博士

2.jpg

透過門樓看村莊

3.jpg

老屋見證了景家溝村曾經的輝煌

清明時節的景家溝村,一改往日的寂靜,頓時變得熱鬧起來。從全國各地趕回來的汽車把村裏的小路堵得嚴嚴實實,從車上走下來的有大學教授、科研專家、總工程師……還有仍在求學的碩士、博士。儘管他們身份不同,但鄉音難改;儘管所在的城市不同,但對家鄉的熱愛是相同的。

2004年《長治年鑒》記載:雄山腳下的景家溝村,地處長治縣蔭城鎮北頭行政村。這個不到30戶僅90余人的自然村,祖祖輩輩以耕種為主,然而幾十年來卻為國家培養大學生、碩士、博士20多名,是遠近聞名的“狀元村”。每當節假日,各種人才聚集在家鄉,他們的知識和人生軌跡正影響著後人,他們的經歷正慢慢聚整合這方水土厚重的人文底蘊。

馬年清明,記者來到這座小村莊,感受了它不同凡響的人文氣息。一家走出倆博士

住在村頭的郭金堂老人今年74歲,他和老伴育有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女兒嫁到了長治縣,兒子們都離開了長治,生活在外地。自從老伴前幾年去世後,他就一個人住在老院子裏,只有到了冬天才去和孩子們住一段時間。

今年清明節,郭金堂的大兒子郭學鋒、小兒子郭會軍和女兒都趕了回來,二兒子郭學良因有事耽誤了行程。

郭金堂最自豪的事情就是他的三個兒子當中,有兩個博士,一個碩士。郭學鋒出生於1962年,1984年在西安理工大學獲得學士學位,1989年在西安理工大學獲得碩士學位,1999年在西北工業大學獲得博士學位,2000年在西安交通大學完成了第一站博士後,2001年在以色列工學院完成了第二站博士後,2005年至2007年在美國能源部國家重點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

郭學鋒現任河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獲得過 “教育部2001年度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中國高校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發表了150余篇學術論文,其中SCI(美國科學資訊研究所創辦出版的引文數據庫)收錄50篇,EI(美國工程資訊公司出版的著名工程技術類綜合性檢索工具)收錄50篇,擁有國家發明專利5項。

在以色列學習期間,他師從發現準晶體的201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以色列科學家達DanShechtman(達尼埃爾?謝赫特曼),並與恩師在鎂合金研究領域進行了連續長達十餘年的合作研究,成果頗豐。

老二郭學良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獲得山東大學碩士學位,目前留在濟南工作。小兒子郭會軍獲得西安交通大學自動化專業博士學位,目前正在從事相關專業的研究工作。

郭金堂家三個兒子,一個碩士、兩個博士,這讓他們家遠近聞名,但是面對別人的稱讚,他總是十分謙和地説:“咱家就是老老實實的農民家庭,祖祖輩輩遵守著吃苦、誠實、正直的祖訓,做什麼事都不能忘了祖宗留下的話。”

天才等於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這句話在勤奮的郭家三兄弟身上得到了印證,勤奮、正直也成為景家溝人走出山溝的法寶。小村戶戶出人才

2004年的《長治年鑒》記載:不到30戶的景家溝村,幾十年來為國家培養大學生、碩士、博士20多名。到2011年,這一數字上升至39名,而且還在不斷上升,學生考上的大學多為重點大學,比如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山東大學……

據村民回憶,村裏第一個大學生名叫景能盛,畢業于上個世紀50年代的西南軍政大學。1943年,他剛滿20歲就參加了八路軍,跟著部隊打鬼子。淮海戰役時,由於他精明能幹,部隊領導讓他擔任通信兵,傳遞了許多重要情報。在解放武漢的戰鬥中,他依然承擔通信工作,由於表現出色,常常受到表揚。

新中國成立之前,聰明好學的景能盛進入當時的豫陜鄂軍政大學學習,此後,隨著革命形勢的發展,這個學校又先後改稱中原軍政大學、第二野戰軍軍政大學、西南軍區軍政大學……1949年,正在第二野戰軍軍政大學學習的景能盛加了入中國共産黨。1978年以前他一直在部隊工作,之後轉業至地方,曾任晉東南公路總段勞資科副科長。他的兩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分別畢業于中央黨校、中央民族大學和經濟科技大學。

1984年,景能盛離休,2014年去世,在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

新中國成立以後,村裏第一個考上大學的人叫景財寶,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這在當時非常轟動,街坊鄰里都去他家道喜。村裏的每個人都記得當時的盛況,景財寶也成為了村裏人學習的榜樣。

論人口,景家溝村只能算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村莊,但是要論考上大學的比例,景家溝卻稱得上是遠近聞名的“狀元村”。

村裏的老人講,景家溝的人有一種不滿足現狀、不服輸的勁頭,越是艱苦越想改變貧困的面貌。正是這樣一種精神,讓景家溝人抱成了一個團,吃苦耐勞、勤奮創業就如同在每個人的血液裏注入了共同基因,不斷創造著新的奇跡。

從這裡,一個接一個的大學生走向了外面的世界,一個接一個的博士、碩士走在了學術的前沿,一個接一個的後人超越著前人的成績。從這裡,我們看到了一股綿延不絕的文化脈絡,將景家溝這個小村莊裏值得驕傲的長治人一個個串聯了起來。文化底蘊待挖掘

文化需要有心人去梳理,文化脈絡不會主動呈現在人們面前,即便是小小的景家溝,挖掘它的底蘊同樣需要艱辛的付出。

景虎昌,土生土長的景家溝人,是長興路橋公司職工、監理工程師,參加工作20多年,從事工程監理工作10多年,曾在長治清華機械廠0603國防工程、長治城南工程生態苑等工程中擔任總監,多次榮獲“信得過總監”榮譽稱號。除了幹好本職工作,他的業餘時間幾乎全用來蒐集、整理景家溝的歷史,一轉眼已經堅了十五六年,他還把收集到的人物和故事全部寫成文字記錄了下來。

他説,小時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每到中午吃飯時間,全村的小孩子都端著飯碗圍到建在臺階上的“咯噔院”,聽大人講各種各樣的歷史故事,而且最興奮的就是大人們常常會針對某個歷史人物或者事件爭論一番,不紅臉、不抬杠,各抒己見,大有百家爭鳴的意味。而孩子們對文化的濃厚興趣,或許就是從大人們一句句的辯論中慢慢産生的,因為孩子們想知道誰説的更有理,辦法只有一個:努力學習。

景虎昌還説,景家溝的家長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從不吝嗇對別人家孩子的表揚與教誨,看到不好的地方,總要説兩句,而且孩子也虛心接受,家長之間更是互相鼓勵,生怕自己的孩子有了缺點沒人指出來,就這樣,整個村子和睦團結如一家人。

許多年過去了,景家溝的房子老了,沒人住的屋子也慢慢塌了,只有散佈在村子裏的楊樹,槐樹、杏樹、桃樹一年年不停地抽芽、開花、結果,用漸漸豐腴的身體和一圈圈年輪記載著這片土地的過去。

每當看到漸漸調敝的村莊,想想村莊裏深藏的故事,景虎昌的心裏總有股説不出的滋味,他和所有的景家溝人一樣,最不願意看到村莊就這樣慢慢消亡,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喚起大家的共識,深入挖掘景家溝的文化價值,為人文氣息濃厚的景家溝村謀一片錦繡前程。(摘自《上黨晚報》)

 

(責任編輯:君君)
返回首頁 返回欄目首頁

關於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 公告 | 刊登廣告 | 聯繫方式 | 本站地圖 | 對外服務:訪談 直播 廣告 展會 無線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union@china.org.cn 電話:86-10-88825924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