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瀏陽市

發佈時間: 2016-12-12 14:57:49 |來源: 聯盟中國 | |責任編輯: 曹洋

 

瀏陽市全域美麗鄉村建設

——先進做法及成功案例

蜿蜒曲折的瀏陽河穿城而過,見證了瀏陽快速發展的進程,承載著瀏陽人的鄉愁。

瀏陽地處湘東,毗鄰江西,面積5007平方公里,人口147萬,轄32個鄉鎮(街道)、322個村(社區),縣域經濟與縣域基本競爭力全國百強排名第28位。瀏陽生態秀美、人文厚重,森林覆蓋率達到66.2%,享有“千年古縣”“花炮之鄉”“花木之鄉”的美譽,在美麗鄉村建設上具有獨特的自然稟賦和資源優勢。近年來,在省、市的關心指導和大力支援下,瀏陽圍繞“全國先進、全省樣板”目標,全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不斷深化,先後榮獲“中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中國生態魅力市”“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等稱號,並在今年“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交流會”上作典型發言,目前正在開展全域美麗鄉村建設,根據建設經驗,總結以下幾點模式:

一、共建共用全民參與

柏加鎮渡頭村——一排排紅頂粉墻的房子,配上一顆顆翠綠的大樹,真美!

東門村紫薇長廊

堅持將廣泛發動群眾作為全域美麗鄉村建設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尊重群眾主體地位,發揮群眾主力作用。一是堅持政府推動。從2011年起,我們持之以恒深入實施“城鄉統籌、環境同治”行動,發動廣大幹部群眾紮實推進村容大整治、造綠大行動、道路大暢通、河流大凈化等工作,全市共綠化植樹近3000萬株,硬化鄉村道路 1920余公里,拆違拆舊50余萬平方米,7個鄉鎮、6個村獲評國家級生態鎮、生態村,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二是堅持示範帶動。充分發揮美麗鄉村示範工程的引領作用,組織全市各鄉鎮、村組開展美麗鄉村、幸福屋場現場觀摩活動,通過互評互議、交流經驗,進一步濃厚了建設氛圍、提升了建設水準。在規劃建設過程中,注重保持地方特色、保留歷史文脈、保護生態環境,深入挖掘、深度融入瀏陽紅色文化、花炮文化、蒸菜文化、“孝”文化、“和”文化等別具一格的地域文化,精心打造一批示範性美麗鄉村和精品化幸福屋場,努力做到“一鄉一品”“一村一韻”。三是堅持社會齊動。注重發揮政府資金的撬動作用,帶動群眾集資、企業捐資,並由村民自主規劃設計、自願投工投勞,極大調動了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發揮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作用,強化基層自治,形成全民參與環境美化、共同建設美麗瀏陽的良好局面。今年全市美麗鄉村建設共投入16.3億元,其中社會投資13.4億元,佔比達到82%以上。


     1   2   3   4   5   6   7   8   9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