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西平縣

發佈時間: 2016-12-12 14:20:35 |來源: 聯盟中國 | |責任編輯: 曹洋

 

抓多元投入,力度大。樹立“有多少事找多少錢的新思路,多方籌集資金。在縣財政列支1135萬元專項資金大力整合涉農資金項目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村級公益事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政策作用,鼓勵群眾捐資捐物、投工投勞,鼓勵企業、社會團體以及在外創業成功人士等社會資本投資家鄉建設。通過多元籌資,有效緩解了資金緊張壓力。全縣鄉鎮財政投入800余萬元,群眾和社會力量捐資900余萬元,群眾出義務工1萬餘個。

抓集中整治,措施實。以“整乾淨、擺整齊”為目標,以“三治(治臟、治亂、治差)、“五化(凈化、綠化、美化、亮化、硬化)為內容,以建立長效保潔機制為保障,以主幹道路沿線、鄉鎮所在地環境整治和達標村、示範村創建為重點,著力打造了一批精品線(區)和精品村、特色村。同時,與美麗鄉鎮建設相結合,達到“十有五規範”。與農村公路整治相結合,做到“三無一規範一眼凈”。與創建森林城市相結合,綠化村莊,美化環境。與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繪製文化墻,弘揚新風正氣。

抓“三級聯動”,合力足。每月由縣四個班子領導帶隊進行觀摩點評和打分排序,落後鄉鎮,包鄉縣領導在會上作檢查。成立督導組,不間斷督促指導,督導情況一週一通報。鄉鎮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實行鄉鎮幹部包村,村組幹部包組包片,每週對各村進行觀摩評比,對好的村進行獎勵,落後村村支書、包村幹部進行表態發言。全縣形成了“上下一盤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熱火朝天”的工作局面,農村環境一天一個樣、一週大變樣。農村環境改善得到群眾的稱讚,激發出了群眾參與的積極性、主動性。

焦莊大劉莊 邵道明攝影

抓機制建設,保障強。建立輿論宣傳機制。利用農村智慧廣播網、縣電視臺、手機報等媒體平臺,開辦《新農村》專題欄目,大力宣傳推廣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涌現的新典型、展現的新變化、創造的新經驗,營造濃厚氛圍。大力倡導講衛生、愛清潔的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引導群眾自覺做到文明衛生。建立目標管理機制。制定下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實施意見和考評辦法,納入目標管理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工作推進獎補資金掛鉤、與項目安排掛鉤、與幹部使用掛鉤。建立環衛保潔機制。按照不低於農村人口2‰的標準,組建保潔隊伍,提供工資保障,配備服裝、清掃工具、垃圾收集車輛,確保垃圾日産日清。建立獎懲機制。對工作成效突出的鄉鎮、村進行重獎,對落後的鄉鎮、村進行電視曝光,並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1   2   3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