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

發佈時間: 2016-12-12 11:04:46 |來源: 聯盟中國 | |責任編輯: 曹洋

 

二、主要經驗與啟示

實踐證明,實施城鄉統籌和美麗鄉村建設以來的幾年,是我市農村面貌變化最大、農民得到實惠最多、城鄉融合步伐最快的幾年。總結經驗與啟示,可概括為“五個堅持”:

富陽黃公望葡萄産業園

1、堅持精準化投入。“十二五”以來,市委、市政府先後制訂出臺了十余項政策文件。“十二五”期間市財政每年安排10億元城鄉區域統籌發展專項資金,其中7億元用於美麗鄉村建設,主要用於中心村、精品村、精品線路和精品區塊建設,累計達到35億。此外,累計安排了7.78億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資金,安排了1.45億風情小鎮建設資金。對列入市級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每個補助500萬元,對整鄉鎮垃圾分類處理試點項目每個補助260萬元,所有資金均實現縣(市)1:1配套。

2、堅持景區化發展。杭州在全省率先提出實施全域景區化戰略,堅持以景區的理念規劃鄉村、以景區的標準建設鄉村、以景區的紅利惠及鄉村,開創了“點上精品、線上風景、面上潔凈”的杭州美麗鄉村建設大格局。點上重點開展美麗鄉村精品村、中心村、歷史文化村落建設,挖掘自然生態、人文歷史、農耕文明等資源優勢,打造個性鮮明的美麗村莊;線上重點開展“三江兩岸”、高速沿線整治、綠道騎行線、精品線路和精品區塊建設,串點成線;面上重點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處理兩大“治污”行動,還原綠水青山,打造整潔舒適的鄉村人居環境。

杭州龍塢村

杭州市余杭區鸕鳥

3、堅持分類化推進。遵循“突出重點、兼顧公平”的原則,政府補助的美麗鄉村建設全部採用項目化運作模式,劃分為兩大類:一是普惠類,即實施“一村八項目”環境衛生基礎整治,屬公益性項目,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處理、道路硬化等,建設資金以各級財政投入為主,著力解決了農村公共環境“臟、亂、差”問題。二是重點推進類,以行政村或鄉鎮為實施主體,通過競爭性申報和規劃評審,開展中心村、美麗鄉村精品村、歷史文化村落、風情小鎮、精品線路和精品區塊項目建設,發揮其“引領、示範、帶頭”作用,推動全域美。

4、堅持多元化籌資。除市、縣、鄉財政資金外,不斷拓展多元化融資渠道。一是建立農村公益金制度,累計籌集農村公益金1.2億,主要用於農村公益事業建設,累計資助建設了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155家、農村幼兒園100所,農村文化禮堂200個。二是吸引社會資本進入,搭建平臺,開展大企業大集團對接活動,吸引市級大企業大集團參與美麗鄉村建設。如杭州實業集團承接的淳安姜家宏山農民集聚區和文淵獅城項目建設,已形成了獨特的“杭實-姜家”模式。三是發揮集體主動作用,通過村莊經營開發、新型業態發展、“一事一議”籌資籌勞等途徑,加大村莊自我建設、自我開發、自我管理的新方式。

5、堅持項目化管理。一是項目申報制。遵循“有意願、有條件、有特色、有能力”原則,申報項目須經市農辦審核後方可立項,立項後70%的市財政補助資金可預撥到位,有效緩解了村集體項目啟動資金不足難題。二是差異分配製。市財政補助資金採用因素法分配方式,打破平均主義,通過設置科學的評價因素,逐一核算應補資金額度,確保了資金效益最大化。三是“一年一審”制。每年通過招標方式,確定和委託第三方機構對各類美麗鄉村建設項目進行資金審計和績效評價,並根據審計和績效評價情況,及時做好問題整改工作,確保資金安全使用。四是督查驗收制。以區縣市為主體,對項目實施進行全程監管,市農辦負責不定期的抽查和指導,對建設不達標、品質不過關的項目不予通過驗收,提高了項目建設績效。


     1   2   3   4   5   6   7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