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央企論壇召開 專家共議“一帶一路”上的能源戰略

發佈時間: 2016-09-12 16:38:33 |來源:聯盟中國 | 作者:作者:何珊 |責任編輯: 沈曄

 

 

9月12日,首期“北大央企論壇”暨一帶一路的能源戰略在北京大學如期舉行。圖為,“北大央企論壇”正式開幕。 中國網 李康攝
 
 

中國網9月14日訊 (記者 何珊) 9月12日,北大央企論壇在北京大學英傑交流中心舉辦。圍繞此次論壇主題--“一帶一路”上的能源戰略,與會嘉賓就如何洞悉世界能源格局變化,利用“一帶一路”把握好國際合作契機提出了真知灼見。

此次論壇係北大央企論壇第一期,由北京大學新媒體研究院主辦,凱迪網、新浪網協辦。論壇主題對“一帶一路”戰略與能源安全話題做了一個很好的結合。著名能源專家朱穎超、博聯社創始人馬曉霖、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總編輯王曉輝、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長韓文科、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李義平發表主題演講,最後的專家對話環節觀點激蕩,火花不斷。

以下為5位與會嘉賓的精彩觀點摘編:

朱穎超:中國石油企業為“一帶一路”帶來1500億美元稅收收入

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海外投資環境研究所美洲研究室主任朱穎超在主題演講中,梳理了中國石油企業走出去的四個階段。他介紹,中國四大油氣戰略通道格局基本形成,東北方向主要來自俄羅斯,現在原油管道已經建設,天然氣東線正在建設。西南方向主要是來自緬甸的油氣。東部海上主要是來自於中東、非洲、美洲來的油氣。

在談到選拔人才標準時,朱穎超表示參加海外項目的人員必須思想素質好、業務能力強、外語水準高、環境適應快、身心狀態佳。這也是現在中國石油企業進行人才選拔和培養的“五要素”國際化人才素質模型。

朱穎超還向現場觀眾分享了幾組數字。“一帶一路”目前中國石油企業已經累計公益投資超過260億美元,15年來為“一帶一路”帶來了1500億美元的稅收收入,員工當地化率超過90%。中國石油企業在運營過程當中對於當地經濟,對於社會和就業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馬曉霖:中緬石油管線項目值得業界和學界研究

博聯社創始人、總裁馬曉霖以中緬石油管線項目為案例,剖析了其合作模式、成功經驗和借鑒意義。他認為中緬石油管線在國際上鮮有爭議,先天的結構和資質就證明了它的抗風險性非常高,可以接受任何方面的挑剔。中緬石油管線在合作模式、社會責任方面都具有標本意義。中緬石油管線這個項目得到了很多的經驗,中緬油氣管線在項目實施過程當中,首先改善當地的環境,拿出兩千多萬美元建了很多學校、衛生站、水庫,給當地缺水的地方提供乾淨的自來水。將此項目打造成一個服務於當地,造福當地老百姓的項目。通過這個項目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這是非常值得業界和學界做的剖析和研究。

王曉輝:“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題中之意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總編輯、中國翻譯研究院副院長王曉輝認為,“一帶一路”建設對中國能源戰略的特殊意義體現在四個方面:第一,保障中國的能源安全;第二,推動能源“走出去”的進程;第三,能源基礎設施建設的戰略機遇;第四,推動中國在世界能源市場上的話語權。

他坦言,“一帶一路”建設的願景固然美好,但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也是巨大的,遠比當年張騫出西域、鄭和下西洋所面臨的困難要大得多,也複雜得多。地緣政治造成的不穩定因素,造成某些沿線國家政局動蕩不穩,政策變動性大;經濟發展水準不平衡,市場開放性難度大;政治體制差異巨大,民族宗教矛盾複雜;文化繁雜多樣,認知偏差明確;個別國家對中國和“一帶一路”的誤解甚至敵對的態度,如“中國威脅論”、“中國環境威脅論”。 所有這些風險與挑戰,都是中國在“一帶一路”建設的過程必須面對,必須克服的。

王曉輝強調,“民心相通”即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題中之意,也是“一帶一路”建設成功的社會和民意基礎。可以説,做不到“民心相通”,“一帶一路”的效果將會大打折扣。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我們從兩個方面去努力。一方面是企業自身形象的樹立,另一方面是媒體,特別對外傳播的媒體,如中國日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國網這樣的媒體應該發揮的作用。

韓文科:“一帶一路”就是要推進沿線的國際合作。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高級研究員韓文科談如何依託“一帶一路”深化國際能源合作。韓文科分析了能源國際合作的戰略地位以及能源供應安全的態勢。他提出,我國深化國際能源合作的主要目標,第一實施全球化的能源戰略,第二提升國際競爭力,第三增強國際話語權,第四推動“一帶一路”的能源合作,第五保障國家能源安全。

李義平:“一帶一路”是互聯互通的,對中國和沿線國家都有好處。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義平説,別人説“一帶一路”沿線地區都是窮國,我想問窮國和窮國打交道對窮國有利,還是窮國和富國打交道有利。我們當年是窮國和美國日本打交道就發展起來了,如果和窮國打交道,可能會比現在更窮。他和已經發達的中國打交道,我們走過的道路和走過的經驗,以及走過的實踐更比美國和日本和他們更接近,他們有自然資源的比較優勢,這些只有在運作當中成為利益的比較優勢。我們的“一帶一路”是互聯互通的,中國企業恪守社會責任,應該説互聯互通、互惠互利,對中國和沿線國家都有好處。

 
 
 


新聞熱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