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皮草行業要關注新媒體行銷?新媒體行銷的八大優勢

發佈時間: 2016-08-02 11:29:10 |來源: 聯盟中國 | |責任編輯: 曹洋

 

當年奧巴馬成功靠什麼登上美國新一屆總統寶座?不少人認為,他靠的是比對手更精銳的行銷團隊和更高明、更有效的社會化媒體行銷手段。比如在YouTube發佈視頻,使用Facebook和My Space等SNS工具,購買谷歌搜索關鍵詞,用郵件做病毒行銷,撰寫個人部落格(包括寫Twitter),在網路遊戲中植入廣告,還有傳統的電視等媒體廣告。現在基本上沒有人可以否認,巴拉克·奧巴馬是這個時代的卓越行銷專家。 今天,你靠什麼獲取資訊?電視、報紙、雜誌等傳統媒體還是微信、微網志等新媒體?如果你還在僅僅依靠傳統媒體,那麼你要小心了。隨著科技的發展,傳統媒體日漸式微,一個以各種新興通訊和傳播工具為基礎的新媒體時代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習慣。如今,在各種媒體數量激增,受眾日益細分的格局下,消費者的媒體接觸習慣已發生了根本改變。通過其他渠道獲取資訊的可能,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逐漸轉移對傳統大眾媒體的依賴。 可以預計,未來隨著年輕一代的成長,新媒體行銷的趨勢必將演變成為巨大的浪潮。而企業領導人最好對此多加留意,並積極順應潮流。新媒體行銷與傳統媒體相比有八大優勢:

1讓消費者自主選擇、並有效互動

2300年多前的秦國都城,一個年輕人將三丈之木從南門扛到北門後,拿到了包括他自己在內的所有人事先都不會相信的五十金獎賞。2300多年過去了,儘管歷史已經隨風遠去,但徙木立信的典故流傳至今。在這個典故的身後,是嚴明法令讓秦國大治,而徙木立信則成為了秦國法令賞罰分明最好的行銷案例。誠如當年的秦國,讓其國人參與到新法的“行銷”過程中一樣,如今的行銷人員也應該掌握消費者的主動權,讓消費者來行銷你的商品。 在新媒體之前,過去的行銷方式是硬性推廣,而新媒體行銷則不同,新媒體使得與消費者溝通的互動性增強,有利於取得更有效的傳播效果。企業要做的就是讓目標用戶參與,讓品牌融于消費者的互動活動當中,融于口碑當中,形成另一種傳播源,不斷向下擴散。那麼行銷將事半功倍。相反,如果讓消費者置身事外,他們將永遠無法體味個中滋味,更無法成為行銷的“病毒載體”。 在網路時代,氾濫的資訊讓人們的決策成本空前提高,簡單的資訊告知傳播,顯然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的行銷期望。因此,讓用戶成為你行銷計劃中的一部分,變成行銷的“病毒載體”,一併來完成企業的行銷拼圖,就成了每個企業都望穿秋水的期待。通過它,企業能夠與受眾實現更多的互動,也可以收集到更多的反饋資訊。新媒體行銷讓消費者佔據了主導的地位,在這個崇尚體驗、參與和個性化的時代,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更容易得到滿足。

2 新媒體有效地降低了行銷成本

新媒體不僅使企業宣傳品牌的方式多元化,而且更好的降低了行銷的成本。比如過去很多企業以為花很多錢建一個官方網站,定期或不定期發佈一下企業動態和産品資訊,不停的建新網站和推廣,但效果往往並不理想。而新媒體提供了更多免費的開放平臺,並具資源共亨。比如在開心網建立官方賬戶,在豆瓣建立興趣小組,在天涯建立品牌空間,在新浪微網志建立官方微網志,在百度百科建立品牌詞條,在QQ上建立粉絲群,在自己的官方網站上建立互動有獎遊戲。基本上這些都是免費的。 新媒體不僅提升低成本的平臺,而且提供了低成本的傳播。很多品牌的資訊,在傳統媒體時代,要花鉅資去推廣,而在新媒體時代,只要你的內容有創意,網民覺得有趣或有價值,就用幫你免費傳播。比如某一資訊,從資訊源到N個張三到N個李四到N個王五到N個趙六,這根鏈條,理論上可以無限延長,並且理論上可以呈現出倍數的病毒式傳播效應。而且,最重要的是,成本消耗在從資訊源到N個張三上,之後的傳播鏈,可以讓用戶們自行完成。 多對多形式的“對話”所造成的N級傳播,也是傳統媒體的一級或者兩級傳播所相形見絀的。一個不爭的事實是,有些事情,在社會化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傳播的速度令人驚訝—幾乎達到了一夜之間傳遍天下的地步。這種成本低但見效不錯的傳播模式,在當前受到金融危機影響大部分企業預算普遍收縮的背景下,尤其彌足珍貴。

3 新媒體提升了廣告的創意空間

新媒體的發展使病毒行銷、社區行銷、數據庫行銷、反向溝通、互動體驗、口碑傳播、精準行銷、焦點滲透、事件行銷等各種新的廣告形式和行銷方法不斷出現。在社會化行銷中,創意就是我們的彈藥,新媒體行銷就會發揮出強大的力量。創意可遇不可求,但是一旦擁有了創意,並通過用戶的參與,其整個行銷的效果就有極大提升。 如果説行銷是一桿火槍,那麼只有平臺而沒有創意的廣告,就好比只有瞄準鏡,而沒有彈藥,仍然是毫無火力而言。而新媒體不斷拓展新的行銷傳播方式和手段,正將彌補傳統媒體創意枯竭的問題。通過新媒體這個載體,將更多創造性的元素融入整合行銷傳播當中,對於企業戰略轉型和整合行銷傳播的完善和發展都具有關鍵意義。而創意經濟自身蘊涵著巨大的能量,創意元素成為當今企業和産品競爭中最為重要的一環。

4讓用戶幫你創造産品,並一起掙錢

新媒體能引導用戶創造産品,並分享利潤。蘋果公司的App Store就是個典型的例子。蘋果公司允許用戶上傳自己編寫的應用程式,並由平臺來統一進行銷售和下載。每成功出售一次,作者便會得到一定比例的分成。於是,蘋果公司和應用程式作者實現了讓人難以想像的共贏。短短幾年光景,App Store中經過認證的應用程式就接近20萬,總下載次數超過15億次,其中,收費的應用程式平均價格約為2.85美元。正是憑藉著App Store中大量的應用程式和作者們自發的推廣,蘋果出售終端iPhone和iTouch才賺得缽盆滿滿。 讓用戶創造內容或産品,企業提供銷售平臺,與用戶共同分享利潤,在保證了産品的多元化和創造力的同時,也擁有了大量忠實、可靠的宣傳者。他們熱情而希望旁人認可,更加希望能夠把自己的作品向全世界公開,於是,能夠展示其作品的平臺或終端會倍受他們推崇,口口相傳之下,企業成了最大的受惠者。因為,每一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所以,再沒有比傳播自己的內容還要有驅動力的方式了。新媒體能讓用戶在參與過程中,將一成不變的産品資訊打上自己的烙印,進而再次傳遞,這樣的效果更佳。更進一步講,如果企業在傳遞過程中,因為用戶的參與而獲利,並慷慨地與該參與的用戶來分享利潤,那麼這種共贏的模式,將會進一步提高行銷的效果。

5 滿足個性化需求的精準客戶定位

在新媒體行銷中,不管是門戶網站的按鈕廣告,還是搜索引擎的關鍵詞廣告,相對於傳統媒體來説,都更有針對性。比如你在微網志談論購買籃球的事情,那麼系統會認定你有購買籃球的需求。而過一段時間,不管你是否在做進行籃球運動,系統都有可能為你定制耐克、阿迪或李寧等品牌。在這個行銷過程中,一切都基於人、賬戶以及關係網,所以一切需求和潛在消費慾望都可以被記錄、被計算和被推理。 未來的消費是越來越強調個性的,消費者會主動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在喜歡的時間和地點獲得自己喜歡的商品或服務,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各種工具能讓企業清楚地知道顧客的需求。比如一個3G高額套餐的用戶會是一個經常出差的高端商務人士;一個經常用Twitter嘮叨今天又買了什麼衣服的人,一定是一位追求時尚的潮人……把握這些資訊的企業就不再是對市場盲目掃射的“機關槍手”,而是一顆子彈達到一個目的的“狙擊手”。

6 巨大的數據庫行銷寶藏

新媒體另一個好處,就是輕而易舉的得到如此大量的用戶資訊。在我們看來,自己的資訊只不過是交往時必要的談資;但在網站眼中,用戶就是精準的潛在消費者。目前的技術,完全有能力根據你的基礎資訊和實時交流內容,通過語境和語義的分析,算出你在哪方面有需求或有消費潛力。 我們為了交到志同道合朋友或吸引粉絲,努力的給網站提交自己精準的個人資訊,而且完全自願且主動的。這包括:姓名、年齡、職業、愛好、工作等等,而我們在與朋友線上交流的過程中,無意間又透露了最近我們的行蹤?煩惱和開心的事情究竟是什麼?工作中又遇到了什麼問題?最近想買一個iPad還是iPhone?等等。這些免費而主動的行為,才是今天越來越尊重個人隱私的大時代背景下,各企業爭壓的資源和財富。 有人關心Facebook如何賺錢?如果你了解社交網站的優勢,這些擔心就會顯得有些多餘。因為Facebook擁有6億精準消費者的龐大數據庫,想不賺錢都難。所以Facebook如何賺錢或變現不是難點,問題是在於如何即把錢掙了又,不能太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

7 企業主可以按照廣告效果付費

新媒體使品牌傳播和品牌建構更加精準有效。新媒體的“精準”,使得它可以大膽地宣佈“按效果”收取廣告費用,這在傳統媒體的品牌傳播中幾乎不可為。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選擇新媒體,也是因為傳統媒體的廣告效果實在難以評估。傳統媒體線上上線下結合進行品牌傳播上,遠遠落後於新媒體。效果付費是大部分網際網路廣告形式的核心賣點。而在社交網路行銷時代,這一點依然會沿用。無論是按點擊、按展現、按粉絲數、按電話、甚至按照銷售,一切都可以被記錄,一切也都可以驗證。8 新媒體能有效地面對危機公關

企業經營不可能完美無缺,面對眾口難調的消費者,任何産品和服務都有可能存在所謂的“缺陷”,而且社會化媒體的特點就是資訊分散,輿論極難控制。但是可怕的不是這些負面資訊的存在,而是企業不懂得如何去解決並回應。 要清楚一點,雖然你不一定能管得住別人的嘴,但是你一定要在場。危機的初級階段一般都是難以發現的“小火苗”,既然移動網際網路的各種工具可以讓企業及時地去發現這些“小火苗”,那麼為什麼不儘早地撲滅它呢? 合理有效地利用新媒體,能完善企業危機公關應對策略。公關是整合行銷傳播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而危機公關在某種意義上事關企業的長遠利益甚至生死存亡。新媒體環境下,話語權平等,除了媒介有發佈資訊的權力,公眾利用網路等新媒體同樣可以。因此,負面資訊對企業的影響將是持久而深遠的。對此,新媒體可以形成完善而有效的公關模式,完善危機預警機制,積極與各類媒體展開闔作,以應對突發危機。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