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手機版  |  桌面下載  |  郵箱登陸  |  論壇註冊  |  站點導航定制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銅業集團公司董事長李保民:資源企業"走出去"正逢其時

發佈時間: 2016-03-10 09:33:50   |  來源: 《經濟參考報》   |   作者:章靜怡   |  責任編輯: 沈曄

 

“危機的另一面就是機遇,特別是對於資源型行業,越是在行業低迷期反而越是實施‘走出去’戰略的最佳時機。”全國人大代表、江西銅業集團公司董事長李保民這樣對記者説。

據了解,去年倫銅累計重挫25%,因相關國家的經濟增速大幅放緩抑制了需求,供應過剩局面進一步加深,銅價大跌促使全球最大銅生産商——智利國家銅業公司等銅開採商控製成本,嘉能可等其他公司則關閉銅礦來限制産量。國內市場上,隨著銅市場價格嚴重背離行業基本面,江西銅業、銅陵有色、雲南銅業等10家企業發佈聯合倡議稱,計劃2016年減少精銅産量35萬噸,並同時建議國家積極採取收儲措施。

在李保民看來,在行業低迷期,“走出去”戰略對於江西銅業以及整個銅産業都非常重要。“我們國家是一個貧銅國,在銅資源方面比較缺,70%以上的銅資源都需要進口。所以,我們要走出國門,開發國際資源,進行反週期地低成本擴張。”他説,“走出去”也符合國家“去産能”的戰略目標以及目前世界經濟大融合的趨勢。

他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礦價低迷,海外許多礦企市值大幅縮水,在現金流困難局面下必然會打折大甩賣;而以礦業為主的國家及地方政府也會在低谷期推出更多稅費優惠政策,無疑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好機會,一是可以反週期、以低成本來收購國外的一些資産,二是可以通過産能轉移,把中國銅業的加工能力輸出到國外,尤其是一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於銅産品的需求量很大,産能轉移存在很大空間。“很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雖然有資源,但是沒有開發資金,我們走出去和當地的企業一起開發,就是一個很好的方式。”他説。

“抄底”並不意味著盲目,回顧江銅之前“走出去”經驗和教訓,李保民向記者坦言,企業在“走出去”時要把握好機遇,同時也要防控風險。“走出去的企業一定要非常熟悉當地的政策、法規以及方方面面的情況。否則的話,就有被套牢的風險。”他對記者説,江西銅業過去在這方面有過比較沉痛的教訓,有些國家存在政治和軍事風險,對於企業的經營造成很大負面影響。

李保民特別強調,資源型企業在“走出去”之前,一定要清楚了解當地資源的真實性。“否則盲目進入,結果開發了沒多久,就發現資源沒了,那肯定不行。”他説,企業如果在“走出去”過程中要收購國外的企業,那麼一定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是否能夠駕馭這個公司”。“不同企業之間的文化是不一樣的,並購不僅僅涉及資金問題,更涉及團隊文化問題。所以,我們在走出去的過程中,一般都用當地的管理團隊來管理當地的公司,以減少這方面的文化衝突。”他説。

李保民告訴記者,江西銅業集團公司成立於1979年,是國家“六五”期間的22個重點項目之一,經過這36年的建設,江銅集團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一個銅生産基地和供應商,也是全國最大的銅加工企業和供應商,作為國內銅業龍頭企業,江銅也感受到了來自整個行業冬季的寒冷。

在他的判斷裏,今年銅行業整體艱難的局面甚至還會持續幾年。一是價格漲不上去,導致整個行業的利潤被攤薄;二是運作風險越來越大。“銅行業的下游企業是一些中小企業,隨著這幾年經濟形勢的變化,一些行業受到了負面影響,這樣一來,下游行業的風險就傳遞到我們這一層。因此,在風險控制方面,我們還是面臨非常大的壓力。”李保民説。

李保民認為,行業艱難狀況將成為常態,在這種背景下,企業就要對以往通過價格上漲和規模擴大來增加利潤的做法做出調整。“以往企業更多地還是追求規模,所以銅行業出現了産能過剩,雖然規模上去了,但是效益下來了,這對整個國家的環保也是不利的。現在銅價漲不上去,我們就要從原來的追求規模轉化成追求效益。”李保民説,現在江西銅業就是更多地從效益層面來考慮問題,首先是節約成本,降低消耗,甚至包括招待費用、出差旅遊等方面,這些小錢都要管起來。

其次,作為應對行業週期性危機的方式之一,李保民表示,除了發展主業外,江西銅業這兩年也提出了發展礦山,鞏固冶煉,精深加工,實施相關多元的發展戰略。在他看來,在經濟下行期,“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裏”就體現了它的意義和效益。

作為江西省國資改革的一個排頭兵,江西銅業在國企改革方面也做出了多方面嘗試。李保民表示,“這麼多年來,我們在法人治理結構這一方面應該説受益很多。”他説,江西銅業經營層的運作必須是在股東大會的框架下進行的,同時真正地發揮好其自身監事會的作用。與此同時,股東大會、董事會設有多個獨立董事,這些獨立董事在江西銅業的發展過程當中比較好地發揮了作用。

李保民告訴記者,國企改革的關鍵在於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把企業搞活,與此同時也要去行政化,把人才和管理層真正放到市場上去定價。“目前國企的職業經理的市場還未完全形成,而這一市場的形成需要倚靠一個市場化機制,這種機制包括激勵機制,也包括約束機制。”他説,為了防止國企管理層的短期行為,可以嘗試將薪酬分期支付,以未來企業的運營表現來作為其薪水高低的標準。他還表示,國企也需要引入外部監督機制,對企業的經營狀況以及企業管理層的行為做出客觀的評估。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