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手機版  |  桌面下載  |  郵箱登陸  |  論壇註冊  |  站點導航定制
 

中央水利扶貧10年投入56億元,“兩手發力”補基礎短板

發佈時間: 2016-02-19 09:43:02   |  來源: 人民日報   |   作者:趙永平   |  責任編輯: 君君

 

銅仁:決戰水困

銅仁豐水。銅仁也缺水。

説豐水,因為境內年均降雨1200毫米左右,是西北旱區的3—4倍。

説缺水,因為“有水用不上”。這裡屬喀斯特地貌,山高溝深,水低田高,連一座大型水庫都沒有,水再多也蓄不住。

水困成為制約銅仁發展的突出瓶頸。2005年一場罕見大旱,全市70%的農村人口受災,糧食減産近12萬噸。

治水治窮。2006年水利部把貴州銅仁定為首個新農村水利扶貧試點,強投入,補短板。10年時間,中央水利投入56億元,帶動銅仁水利總投資168億元。一座座水源工程拔地而起,一條條渠道送水到田,一個個水池落戶山坡梯田……飽受乾旱之渴的貧困地區嘗到“小康水”的滋潤。

精準補短板:

上百個規劃分類瞄準,因地制宜解水困,全市供水能力提高180%

“窮山頭,田大丘,三年兩不收。紅苕拌飯酸菜下,有女不嫁青杠壩。”思南縣青杠壩村支書冷朝剛回憶説,村子坐落在半山腰,山腳就是龍底江,可祖輩看得見水、用不上。“沒水,種啥都不行。”

江口縣太平村位於太平河邊,村民也為水愁。“太平河不太平,三五年發回大水,啥也不敢往地裏投。”村委會主任蒲順國坦言。

各地各村情況不同,水利短板咋補?“科學規劃,因地制宜,把中央的每一分錢花在刀刃上,見到真成效。”銅仁市水務局局長汪世平説。

摸清家底。水利技術人員進村入戶,深入調研,哪個村水庫病險,哪個村渠道破損,哪個村飲水困難,一個個難題明確具體。

對症下藥,缺啥補啥。在水利部技術指導下,骨幹水源工程規劃、每人平均半畝口糧田水利規劃等上百個專項及規劃編制完成。在項目安排上,重點向貧困農村傾斜,真金白銀優先投向最困難、最邊遠、最缺水的地方。

兩條管道把龍底江水抽上青杠壩村,每人平均有了半畝水澆地。冷朝剛説:“別小看這半畝地,有水才能調結構,如今村民種起西瓜、大蒜、辣椒等經濟作物,建起兩個養殖小區,去年每人平均純收入1.2萬元,貧困村變成了小康村。”

道道堤防讓太平村擺脫了水患困擾。蒲順國説,村民們通過土地流轉,發展起200畝花卉、苗木基地,每畝效益能達到1萬元。

清澈的自來水衝進水缸,印江縣杉樹村老支書陳德貴非常激動:“過去挑水要走十幾裏山路,一盆水洗完臉還要洗手、喂豬,如今喝上乾淨的清泉水,真是幸福!”

中央水利扶貧10年,銅仁開工建設31座水庫,新建泵站468座,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3064處,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積52萬畝。與試點前相比,全市水利工程供水能力提高180%,農村自來水通水率由35%提高到79%,有效灌溉率從18%提高到36%,累計讓280萬農村人口喝上了安全水。

銅仁市委副書記陽向東説,一項項規劃藍圖落地,水利基礎不斷夯實,逐步化解水瓶頸制約,貧困農村煥發出新活力。轉方式、調結構、促增收,項目區107個貧困鄉鎮實現“減貧摘帽”,農民每人平均從水利扶貧中增收3600元,農村絕對貧困人口減少92.7萬人。

“大鍋水”變“市場水”:

改革所有權、落實管理權、搞活經營權,“以水養水”解機制難題

水利工程大規模建設,“誰來管”“管什麼”“怎麼管”等問題凸顯。根本原因在機制,政府之手長,市場之手短,成為農村水利面臨的普遍難題。如何讓“兩手發力”,更好地發揮市場作用,成了繞不開的課題。

思南縣邵家橋鎮提水站就遇到市場困境。10年前,農民趙秀兵拿出外出打工攢的33萬元,在村裏建起這座提水站,可村民不買賬,水費收不上,運作不到1年就舉步維艱。關鍵時刻,水利扶貧資金幫扶,對提水站進行技術改造,引導成立用水戶協會,採取“433”運作管理模式:水費的40%用於協會開銷,30%用於管理基金,30%用於會員股份分紅。

市場機制活了小農水。趙秀兵感慨:“提水站和村民利益綁在一起,水價一起定,收益大家分,實現了良性運作。現在用水戶發展到1900多戶,覆蓋7個村1000多畝耕地,一年收入40多萬元。”

農民也滿意。全江村村民趙佔志説:“協會管水公開透明,每年一次用水戶代表會,交多少錢,開銷多少,都有明細賬。水管、水泵出問題,一個電話,15分鐘技術人員就到位,村民用水方便了,誰還好意思不交錢?”

新模式不斷推廣。銅仁創新“以水養水”新機制,改革所有權、落實管理權、搞活經營權、擴大參與權,全市建立農民用水戶協會1300余個,“公司+協會+農民”管水模式成為主流,確保小農水工程實現“自管、自用、自養”。

改革向縱深推進。松桃縣探索“片區管水”模式,整合原來分散的鄉鎮水利站,建立以小流域、灌區為單元的片區水務分局,打通基層水利服務“最後一公里”。

激活沉睡的資源。江口縣採取承包、租賃、股份合作、拍賣等方式,讓小農水工程走向市場。位於合心村的大坳山塘,年久失修、泥土淤積,通過拍賣明確了管護主體,幾個月補修,讓山塘恢復了生機。村民楊再強説:“來年灌溉可算有指望了。”作為承包人的唐思發也有賬算:“山塘養魚,發展漁家樂,算大賬投入划得來。”

水價改革跟上。思南縣實行“兩部制”水價,基本用水2元/立方米,超定額用水加價。農民用得起嗎?“咱種的是大蒜,一畝收入近萬元,百十元水費不是問題。”青杠壩村村民黎宇生説,水價中考慮了村集體公益性提留,村裏的五保戶、貧困戶生活用水免費。

市場化機制讓“建管養用”成為一體,給銅仁水利注入新活力。

合力增效益:

政策杠桿撬動民間資本,部門聯動顯現綜合效應,到2020年基本解決工程性缺水問題

水利扶貧關鍵看成效。

補短板為的是興産業,錢從哪兒來?

整合資金打捆使用。在思南縣關中壩山區現代水利試點,分洪渠、分洪閘、水源工程連成一體,種植基地管網密布,工作人員輕點手機,水肥一體系統就能精準滴灌。項目區整合水利、扶貧、國土等資金6800萬元。

“光政府投入不夠,PPP模式應運而生。”思南縣縣長張延高介紹,在園區規劃同時,就和企業、大戶、合作社達成協定,政府負責水源、主管網投入,田間工程由經營主體投入。政策杠桿撬動民間資本,項目區社會資本投入2.6億元。

如何發揮最大效益?

部門聯動五指成拳,規劃同編,建設同步。在江口縣閔孝鎮現代農業園,水利部門管灌溉,交通部門管修路,農業部門引技術,園區發展標準化蔬菜基地2萬畝,紅心獼猴桃基地2000畝,淡水龍蝦養殖基地400畝,實現銷售收入2.1億元,提升水利扶貧綜合效益。

調動農民積極性,銅仁實行“民辦公助”“一事一議”,建立農民投工投勞四級承諾制。江口縣魚良溪村支書楊再棟説:“國家出錢、出料,為農民辦事,村裏人舍得出力!”短短兩個月,全村人一起幹,硬是把5公里外的山泉水引進村莊。

有水,就有了脫貧希望!水利基礎為現代農業提供了有力支撐,全市發展農業産業園區25個,規模化、專業化種植面積達13萬畝,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有了質的提升。

銅仁市委書記夏慶豐説,這些年水利基礎有了明顯改善,但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精準脫貧要求比仍有差距,堅持不懈補短板,不斷推廣可複製的經驗,銅仁有信心到2020年基本解決區域工程性缺水問題。

( 2016年01月10日《 人民日報 》 記者 趙永平)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