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手機版  |  桌面下載  |  郵箱登陸  |  論壇註冊  |  站點導航定制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木壘縣:創新驅動 轉型升級 力促農牧民增收

發佈時間: 2016-01-18 15:59:53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勞動力轉移增收成新亮點

近年來,木壘縣通過牧民定居工程實施,使一部分牧民逐漸“定”了下來,但許多牧民仍以從事粗放的畜牧養殖業為主,增收渠道單一。如何增加牧區群眾收入,是擺在木壘縣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

圖説:鳴沙山旅人如織

木壘縣委指出:把農牧民從有限的草場和土地上解放出來,全力向二、三産轉移,是增加收入最有效的方式,這第一步就是轉變幹部群眾思想觀念。

木壘縣白楊河鄉西泉村是一個自治區級扶貧開發重點村,是木壘縣縣委書記王志華的一個聯繫點。2011年,這個村的農牧民每人平均收入只有5500元。西泉村黨支部書記賀明榮:“2012年昌吉州幫扶政策啟動以來,我們重點抓了三件事,一是轉變農牧民思想觀念,成立草畜聯營合作社,促進傳統畜牧業向現代畜牧業轉變;二是培育了哈薩克牧民建築隊、民族刺繡隊,促進勞動力轉移增收;三是利用木鄯公路開通,在南部山區大力發展旅遊業,促進畜牧業就地轉化。2014年,全村農牧民每人平均收入達到11057元”。

圖説:刺繡産業園遊客如織

西泉村哈薩克建築隊工人哈力木説:“我從2012年3月份參加哈薩克建築隊,參加了40天培訓,拿到了證書,現在一天能賺200元錢,一年工作6個月,收入3萬元以上,我們建築隊現在已經有60多人。以前覺得我們哈薩克人只會放羊,現在通過學習培訓,能幹很多事,過上了富足的幸福生活。”

木壘縣博斯坦鄉博斯坦村是自治區級扶貧開發重點村,收入以畜牧養殖為主。2014年,在住村工作組的協調下,把駕駛技術培訓辦到了村一級,使60多名牧民陸續拿到駕照。博斯坦村村民熱合木説:“今年政策好,每天喂完牛羊去村上練車,半年就拿到了駕照,現在我跑小客運,一個月能掙3000塊,比以前好多了。”

吾古力汗是博斯坦鄉的一個維吾爾族家庭主婦,心靈手巧,會刺繡、縫紉。2012年,靠昌吉市的幫扶,木壘縣博斯坦鄉修建了一座800平方米的刺繡大廳,成立了刺繡合作社。從此,吾古力汗每天都到刺繡合作社去上班,靠自己精湛的技術,每個月收入可達2500元。如今,在博斯坦鄉刺繡大廳裏,每天都有100多名各族婦女在刺繡,月平均工資達到1500元以上。

圖説:遊客紛紛購旅遊紀念品

2012年以來,木壘縣在牧區富餘勞動力思想引導、技能培訓、勞務輸出平臺搭建上做大文章,陸續成立了“農牧民運輸隊”、“女子務工隊”、“哈薩克建築公司”、“哈薩克刺繡隊”、“社區家政服務隊”等15個優秀勞務轉移品牌,不斷拓寬就業渠道。2014年,木壘縣轉移農業富餘勞動力19141人(次),實現轉移創收1.98億元,農牧民每人平均收入中,勞務收入達到2180元,佔到了農牧民每人平均收入的18.2%。

近兩年,木壘縣大規模培訓農村富餘勞動力,年內計劃實現1200人就業,轉移農村勞動力1.89萬人次,實現轉移創收1.96億元。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