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合陽縣
發佈時間: 2015-12-22 13:30:52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三是興業富民生活美。創新産業發展模式,促進三産結構合理、融合發展,注重培育惠及面廣、效益高、有特色的産業,帶動經濟發展,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一)加大惠農扶持力度。隨著我縣農業産業結構調整進一步加快,經營規模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農民對發展資金需求日益增加,但是隨著各金融機構的支農政策調整和涉農貸款條件的提高,農民貸款越來越難。為了破解這一制約難題,我縣在渭南市率先開展“農權貸”試點工作,截止目前,全縣共發放“農權貸”60余戶,貸款400余萬元。將“農權貸”和農業園區建設、産業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和農戶擴大生産規模相結合,持續加大對發展現代家庭工業、培育農村專業合作社、規範提升“農家樂”服務、推進農業科技研究與成果轉化、新農村公益性項目建設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實現了“農戶押農地,農地貸農款,農款促農業,農業上臺階”。
(二)突出三産融合發展。近年來,按照中、省、市“三農”工作統一決策部署,堅持以發展現代農業為目標,通過積極招引工商企業、提升農業園區,創新經營方式,擴展農業功能,擴寬銷售渠道等方式,全縣農業穩步向現代農業邁進,逐步實現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産業內部融合、産業鏈條融合、産業交叉融合、産業滲透融合等4種融合模式。截止目前,全縣共有“合歡”麵粉、“興隆”奶業、“恒興”果汁等知名品牌龍頭企業25家(其中省級2家,市級23家)。經命名的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21個(包括省級5個、市級16個。其中設施農業類10個,畜牧類2個,果業類1個,休閒觀光農業類4個)。在建、正建縣級園區18個(設施紅提6個,設施蔬菜2個,畜牧類3個,果業類5個,果畜結合類2個)。完成或正在建設現代農業園區面積共15.67萬畝,佔全縣常用耕地面積的16.86%。園區農業人口數量7萬人,從業人員7440人。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累計達到209個(其中市級示範社8個),成員1.2萬餘人,帶動農戶2.2萬戶。按行業劃分,種植業134個(其中果業85個,蔬菜28個,花椒6個,棉花2個,藥材5個,糧食3個,其他5個),畜牧業62個(其中奶牛養殖18個,生豬養殖27個、養雞4個,養鴨2個,肉牛羊7個,奶山羊1個,其他3個),水産養殖3個。農機服務業6個;其他4個。註冊各類商標26個,8家合作社分別在大中城市設立産品銷售窗口,6家合作社獲得了農業部無公害産地産品認證。同時,認定家庭農場152個,其中市級示範家庭農場22個。各類農家樂發展到56個,安排從業人員140余人,轉移農村勞動力140余人;發展草莓、櫻桃採摘園80余個。
(三)依託多種媒介做大宣傳。圍繞洽川5A級景區創建、國家水利風景區和徐水河國家濕地公園、印光故里、福山等景區以及紅提葡萄、九眼蓮、紅薯等特色農産品,利用電視臺、廣播、旅行社、推介會、高速路宣傳牌等媒介進行廣泛宣傳,提升了生態遊和鄉村遊的豐富旅遊內涵,推進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四是文明和諧鄉風美。倡導崇善向上、勤勞致富、鄰里和睦、尊老愛幼、誠信友善等文明鄉風,營造上有動力,下有激情的合力推進氛圍。
(一)開展文明新風氣系列評選。在深入推進創建過程當中,我們深刻感受到文化內涵發掘與農民素質提升既是我們的難點所在,也是我們塑造美麗的靈魂所繫。為緊密配合國家文明城市創建活動的開展,提高群眾廣泛參與美麗鄉村的積極性,我們向全縣6萬餘農戶發放了“幹群齊心協力 共建美麗家園”的倡議書。並在全縣組織開展了“尋找最美家庭”活動,開展了“文明村、文明戶、好媳婦、好公婆”等一系列講文明樹新風活動。今年共申報創建省級文明標兵2個,市級文明單位8個、市級文明鎮1個、市級文明村3個,縣級文明單位(村、學校)共37個。
(二)傳承與弘揚鄉土文化。深度挖掘文化精神內涵,實施“送文化、種文化、揚文化、護文化”等文化惠民工程,不斷培育鄉土人才。通過文化下鄉、文化挖掘、文化打造、古村保護等有效手段,將生態文明與鄉土文化有機結合,將城市文明、現代文明向農村延伸、融合,全面提升農民素質。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