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手機版  |  桌面下載  |  郵箱登陸  |  論壇註冊  |  站點導航定制
 

四川省武勝縣

發佈時間: 2015-12-22 11:51:15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推進“六項創新”,增強發展活力。

創新農村産權交易。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統籌農村各類産權“多權同確”。建立農村産權交易平臺,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流轉收益保證貸款試點,探索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的多種實現形式。創新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堅持依法、自願、有償,引導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在公開市場逐步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流轉,發展多種形式規模經營。建立農業園區農民土地承包流轉交易服務平臺,鄉鎮設流轉服務站,村設流轉服務點,開展委託流通、農地生産能力等級、流轉價格評估、抵押擔保等服務,加強農村土地流轉監測。堅持“規模化、專業化、品牌化、産業化”發展方向和“大園區、小業主”建設模式,在穩定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大力扶持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建多種利益聯結機制,有效增加農民收入。一是發展家庭經營。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技術服務、規範管理等方式,建立了“專業大戶+基地” 的家庭經營模式,條件成熟的積極發展家庭農場,促進分散經營向規模經營、自然農業向法人農業轉變。目前,培育發展家庭農場14家、種養專業大戶53戶。二是發展合作經營。按照“依託主業、生産在戶、服務在社、能人治社”的原則,探索“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合作經營模式。培育蔬菜、生豬、甜橙等農民合作組織24個,發展3300多農戶入社。創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支援體系,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共同發展的農業經營方式創新,發展企業經營。按照“引外育新、扶強興大”的理念,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引導具有一技之長的農戶,通過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培育成為專業大戶;扶持企業做大做強,建立“龍頭企業+基地+農戶”或“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企業經營模式。目前,共培育引進多戶産業關聯度大、輻射帶動力強、實力雄厚的農業龍頭企業。發展村集體經營。發揮村“兩委”組織優勢,採取“村委會+企業、合作社、基地等村集體經濟+農戶”的集體經營模式,通過開發集體資源、盤活集體資産、營運集體資本和建設村集體企業、協會、基地等發展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高洞村、盧山村分別組建村旅遊發展公司等集體企業年創收10萬元以上,白坪村、高洞村村集體領建甜橙合作組織各發展甜橙産業基地1000畝,觀音橋村、練山壩村村集體各發展蔬菜産業基地1500畝。開展示範性家庭農場創建活動,促進家庭農場健康發展。取消註冊資本限制,放寬準入條件,積極推行“先照後證”,加快農業企業發展。創新農業社會化服務。堅持主體多元化、服務專業化、運作市場化發展方向,積極構建公益性服務與經營性服務相結合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健全完善農業園區和鄉鎮農業技術推廣、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管等公共服務體系。開展農機作業、委託代耕、病蟲害防治、育種育苗、儲藏保鮮等經營性服務,擴大農業生産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定向委託、獎勵補助等方式,支援有資質的經營性服務組織從事農業公益性服務。創新新農村建設資金籌措。組建縣農投公司,發揮整合政策、集聚資源、集中資金的優勢,按照市場法則,堅持平臺融“資”、掛鉤籌“資”、經營增“資”、招商引“資”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首期注入300畝縣城國有存量土地給農投公司作為抵押物,向銀行融資7500萬元、向社會BT融資2.47億元;2014年,通過銀行貸款、租賃融資等,再籌集資金1.5億元。首批實施白坪鄉、三溪鎮城鄉土地增減掛鉤項目1340畝,可實現土地增值收益4億元以上。通過開展國有土地經營,實現土地收益1.2億元。編制招商項目,吸引城市工商資本和社會民間資本25.6億元到示範區投資興業。創新區域工作運作機制。推行園區統籌、公司營運、鄉鎮服務、村社治理的協同機制,力促示範區高效運作。成立園區管委會,負責示範區的經濟事務,履行統籌規劃、要素保障、建設管理等職責。管委會下設農投公司,其按照區域平衡原則,採取市場運作,對示範區進行整體投資建設營運。鄉鎮全力配合示範區建設,重點履行轄區內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職能。推進基層自治,構建以村黨組織為核心、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為決策機構、村民委員會為執行機構、村務監督小組為監督機構的村級自治機制。


     1   2   3   4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