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會昌縣
發佈時間: 2015-12-21 13:38:41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會昌縣位於江西省東南部,東鄰福建、南靠廣東,為贛、閩、粵“三省通衢”之地。全縣轄19個鄉(鎮),243個村(居)委會,3121個村民小組,人口50萬,土地面積2722平方公里,耕地2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9.47%。1934年7月23日,毛澤東登上會昌城外高峰,盛讚會昌“風景這邊獨好”,鄧小平曾任第一任縣委書記,漢鐘離在“江南小蓬萊”漢仙岩得道成仙,中國米粉之鄉,江西省十佳魅力新城,贛州市首屆文明城市,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和全國第二批生態農業建設示範縣。
近年來,我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中央二十字”方針和“五新一好”為目標,以農民增收為核心,全面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惠農政策,大力實施統籌城鄉發展戰略和新農村建設,有力地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農業增産增效取得新成績,農民持續增收取得新成效,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農村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農村改革創新取得新突破,農村黨群幹群關係得到極大改善,農業和農村發展呈現良好局面。2011年,全縣實現生産總值52億元,財政收入6.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3億元,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3795元,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12939元。
——農村經濟不斷發展,農民收入穩步增加。一是農民收入穩步增長。新農村建設以來,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從2004年的1492元增長到2011年的3795元,增加2303元,增長154.36%。二是農業優勢産業規模不斷壯大。臍橙面積達20.7萬畝,被授予“中國柑橘産業20強縣(市)”稱號;年出欄生豬45.1萬頭;煙葉産業得到鞏固並提質增效,為江西省煙葉生産重點縣;優質稻種植15萬畝,5000畝以上規模生産區12個。無公害蔬菜面積達4.62萬畝, 瓜果面積達1.3萬畝,毛竹林面積達11.3萬畝,油茶林面積達14萬畝。三是農業産業化水準明顯提升。全縣共有各類農業龍頭企業30家,農村合作經濟組織222個,參合農戶9350戶。四是農業産業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全縣19個鄉(鎮)建立了農民服務中心,形成了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科技推廣機制。農業資訊服務、行銷服務、農資連鎖服務體系初步建立。
——因地制宜建設特色村鎮,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觀。
一是科學規劃。全面完成全縣1856個20戶以上自然村落和928個20戶以下自然村落規劃,並進行了修編完善,所有村莊規劃均達“三圖一書”以上標準。
二是有序推進村莊整治和圩鎮建設。2006年以來,共抓好了609個省扶新農村建設點,實現改水2.6萬戶,改廁2.4萬戶,硬化村組幹道400余公里;拆除“空心房”101萬平方米、破舊欄廁20萬平方米;新建人畜分離區7萬餘平方米;綠化植樹10萬餘株;新建沼氣池0.8萬餘口,沼氣池總數達4.52萬口,安裝太陽能0.4萬餘臺。西江鎮餅丘村大塘被評為贛州市“十佳和諧魅力鄉村”,小密鄉杉背村店子被評為贛州市“最佳村莊整潔獎”。推進西江、周田、筠門嶺、莊口、麻州、小密、白鵝、珠蘭、高排、右水等鄉(鎮)圩鎮整治,結合特點,挖掘內涵,成功打造了西江鎮工貿強鎮型、筠門嶺鎮紅色文化旅遊型、珠蘭鄉“農科教”結合型等極具特色圩鎮,圩鎮臟、亂、差現象明顯改觀。
三是推進了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全面推行 “1+3+5”農村垃圾處理模式,對垃圾進行收集分類處理,在1040個村點實施農村垃圾無害化處理,重點抓好18個圩鎮、中心衛生院、中心小學,各建設村點和國省道沿線村莊的垃圾處理工作。各鄉(鎮)統一配置垃圾清運車22輛、清運垃圾板車1000台,新建的筠門嶺、周田、麻州、西江、小密、白鵝、莊口、高排、右水等10個鄉(鎮)大型環保垃圾處理焚燒設施規範正常運作,配備村莊保潔員942名。
四是彰顯“六個一”致富庭院特色。大力實施以每戶“一幢房、一園果(菜)、一欄豬、一口沼氣池、一張因特網、一台太陽能熱水器”為主要內容的“六個一”致富庭院工程。近年來,全縣共建成“六個一”致富庭院新村142個,建成了一大批産業型、生態型、紅色文化型、致富庭院型、和諧社區型等各具特色主題新村200個。
五是注重村落連片、村鎮聯動整治建設。2011年起,我縣在繼續抓好一般自然村莊整治建設的同時,堅持把村 鎮聯動和村落連片整治建設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點來推進。按4:4:2的比例安排基礎村點、村落連片村點和村鎮聯動村點在全縣選點佈局。實施村鎮聯動,把鄉鎮集鎮及所在地和周邊村莊作為一個整體,集中進行整治建設,通過綜合整治配套和聯動推進,逐步實現道路硬化、飲水凈化、衛生潔化、街坊美化、環境綠化、産業強化、商貿繁化、服務優化、管理細化、生活現代化“十化”目標;實施村落連片整治建設,以中心村、大村莊為中心,聯動周邊自然村落,對其進行整體規劃、集中布點、一體整治建設,中心村的人口集聚力、服務輻射力和發展帶動力顯著提高。實施村鎮聯動和村落連片一體整治建設,把農村新社區建設成為和諧社區、生態社區、開放社區、文化社區和小康社區,農村社會管理水準得到提高,農村新型社區各項功能發揮更充分、更完善。
——農村社會事業不斷發展,農民生活品質明顯提高。一是農村教育得到改善。全面落實了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籌資300萬元資助高中、中職、大學貧困生2000人,新、改擴建校舍10余萬平方米。組建了縣農民培訓學院,完善了縣、鄉、村、社區四級農民教育培訓體系,2006年以來共培訓農民16.98萬人次(其中農業實用技術8.93萬人次,職業技能5.68萬人次,文化、經營、健康素質培訓2.37萬人次),農民綜合素質明顯提高。二是農村保障體系逐步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416464人,參合率達98.96 %,列全市第一。加強了農村三級衛生服務網路建設,積極開展社區衛生服務試點工作,定期為農民免費體檢。“保險、門診、住院、大病、應急、慈善、優惠、關懷”醫療救助與新農合、醫保同步運作結算的“八位一體”醫療救助模式在全市得到推廣。全面完成了鄉(鎮)敬老院改造,農村敬老院“5+1”供養模式在全市推廣。農村低保實現應保盡保,全面啟動並實施了縣城規劃區失地農民進養老保險工作。四是群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有160多個村達到文化基礎設施“四個一”標準,涌現了200多間農家書屋,成立特色文化管理隊83個,創評“文明信用農戶”1.2萬戶,培植文化中心戶1100戶,舉辦了兩屆農民文化藝術節、三屆農歌會,豐富了群眾的業餘生活。
——紮實推進基層組織建設,夯實農村工作基礎。一是黨組織的覆蓋面和影響力不斷擴大。建立村級“為農服務社區”204個,社區黨員服務室428個,組建地域型黨組織574個、 功能型黨組織198個,經濟組織、産業協會的黨小組“入會”、組建率為100%。幹群關係更加融洽,黨群關係更加穩固,基層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進一步增強。二是鄉村組織活動條件明顯改善。完善提升了130個新建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辦公設施條件;推進實施了鄉(鎮)幹部職工辦公生活用房改(擴、新)建工程,筠門嶺、清溪、小密等鄉(鎮)幹部職工生活用房條件得到根本改善。三是積極推進了村民自治步伐。加強了村“兩委”組織建設和新農村建設理事會建設,完善村民自治各項管理制度,進一步調動了農民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農村綜合改革層層推進,農村工作機制不斷完善。一是土地流轉穩步推進。出臺了《加快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促進農村土地規模經營實施方案》,以租賃、轉包、互換等方式,把土地流轉給名返鄉農民工承包經營,有效地幫助了返鄉農民工實現就業創業。二是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加大了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投入,全面推進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的實施。三是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效顯著。打破了壟斷,放活了自主經營,林農成為了山地的真正主人,拉動了毛竹、油茶産業的發展,大力推進“一大四小”工程建設,完成造林綠化任務11.65萬畝,“森林十創”成果得到鞏固,覆蓋面進一步加大。2009-2011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省、全市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先進縣。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