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手機版  |  桌面下載  |  郵箱登陸  |  論壇註冊  |  站點導航定制
 

黨河飛天

發佈時間: 2015-11-02 13:58:22   |  來源: 聯盟中國   |   作者:郭旭帆   |  責任編輯: 君君

 

黨河飛天

提起敦煌,除了絲綢之路的往來商賈,恢弘盛大的莫高窟,神秘優雅的飛天,還有永遠繞不過的一道彎,那便是滋養敦煌的母親河——黨河。

黨河,是蒙古語“黨金果勒河”譯名的簡稱,意思是肥沃的草原。這條由巍巍祁連冰雪融化匯聚而成的敦煌生命之河,宛如一條剔透的玉帶,由南向北,款款而來。

千百年來,她向茫茫戈壁訴説著綠洲的故事,她用涓涓細流記載著大漠的滄桑。自漢代以來,先民們追逐著她,繁衍了敦煌這座擁有著盛大輝煌的歷史與文明的城市。

幾經春秋,幾番浮沉,流域內社會經濟的發展愈是迅猛,黨河的水資源問題愈是無法回避。上游阿克塞縣“引黨濟紅”工程要分水,月牙泉治理回灌要用水,敦煌人口和耕地面積急劇增加,黨河的甘泉漸漸乾涸。

如何永葆母親河的生機,使流域內水草依舊繁茂,敦煌人民上下同心,殫精竭慮。1971年,他們肩拉手扛,在距敦煌市北36公里的黨河口處築起了高臺大壩,甚至18名工匠的精誠魂魄被封印在這全國第一座瀝青混凝土心墻砂礫石壩中。1975年,塵色荒山環抱出一泓瀲艷的水面,黨河水庫建成並正式投入使用。

黨河飛天

防洪、灌溉、發電、排沙,自水庫運作以來,敦煌十萬民眾受其恩澤,黨河灌區40余萬畝良田賴其所灌。百姓少旱澇之憂,兼受水電之利。經過二次改建及多次的除險加固,修繕後的大壩高大雄偉。粼粼湖光與跌宕起伏、綿延數裏的臥佛山、鳴沙山相依相擁,壩下黨水悠悠北流,壯哉黨河得以繼續澤被鄉間,造福萬民。

漸漸,敦煌人民已然不滿足於黨河僅僅被好好地“用起來”,開始探索如何使她一直“美下去”。黨河城區段流經敦煌市中部偏西部位,由於常年用於泄洪和排沙,兩岸沙塵飛揚,河道垃圾阻塞、污水橫流,行人不得不側目屏息而過。為了將古老河床徹底改頭換面,2006年,集城市景觀、休閒娛樂、泄洪排沙、農田灌溉、環境治理于一身,全長3.2公里的“黨河風情線”工程正式開工,並於2008年開始蓄水。

隨著不竭甘泉由黨河水庫匯入景觀水體,乾燥熾烈的空氣變得濕潤清爽,隨即遊人如織。黨河橋上的“九龍噴水”,雕著歷代名人語句的石砌護欄,刻著莫高窟壁畫圖案的文化景觀墻,河岸綠樹的裝點,配上橋下潺潺流水,洋溢著人類、自然與文明和諧共處的自在。暖陽下,市民們三五成群,在河邊樹下翩翩起舞;華燈初上,璀璨霓虹與音樂噴泉更是相配。“黨河風情線”流出了雙贏的人居環境和投資環境,淌出了城市品位和城市內涵。

往日輝煌今再現,如縷清泉養後人。這條陪伴著戍邊將士黃昏飲馬、端詳著絲綢之路鈴聲駝影、滋養著戈壁綠洲萬畝農田、見證著敦煌文明盛大繁榮的生命之水,已然英姿勃發,再煥生機。

文/記者 郭旭帆 圖/溫紅建 朱鵬 耿磊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