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手機版  |  桌面下載  |  郵箱登陸  |  論壇註冊  |  站點導航定制
 

春風不度 漫道雄關

發佈時間: 2015-11-02 13:52:35   |  來源: 聯盟中國   |   作者:郭旭帆   |  責任編輯: 君君

 

春風不度 漫道雄關

玉門關

盛唐時期著名詩人王之渙有一首膾炙人口的佳作——《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詩中那悲壯蒼涼的情緒,總能引發我們對“玉門關”這座古老關塞的嚮往。

玉門關,俗稱小方盤城,位於甘肅敦煌市西北90公里處。相傳西漢時西域和田的美玉,經此關口進入中原,因此而得名。玉門關也省稱“玉關”。

提起玉門關,總要講到張騫出使西域的一段歷史。

春風不度 漫道雄關

絲綢之路開通後,東西方文化、貿易交流日漸繁榮。而好戰的匈奴卻屢犯漢境。

為確保絲綢之路安全與暢通,漢王朝開始曾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希圖換取暫時的安寧。漢武帝時,放棄了和親政策,對匈奴發動了大規模的軍事反擊。元狩二年, 驃騎將軍霍去病率兵西征,沉重打擊了匈奴右部。同年,漢分河西為武威、酒泉兩郡。元鼎六年,又增設張掖、敦煌兩郡,同時建“玉門關”和“陽關”。從此,它們就成為西漢王朝設在河西走廊西部的重要關隘。當時的玉門關,駝鈴悠悠,人喊馬嘶,商隊絡繹,使者往來,一派繁榮景象。

現今的漢玉門關遺跡,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聳立在東西走向戈壁灘狹長地帶中的砂石崗上。登上古關,舉目遠眺,四週沼澤遍佈,溝壑縱橫,長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楊挺拔,泉水碧綠。紅柳花紅,蘆葦搖曳,與古關雄姿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遼闊壯美的神奇畫面,令人心馳神往,百感交集,懷古之情,油然而生。  

春風不度 漫道雄關

嘉峪關

嘉峪關,位於河西走廊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43年的歷史。廣闊的關城橫臥戈壁灘上,兩側城墻與山相連。巍峨朱色的城樓昂然欲飛,襯托著祁連山如玉的雪峰,美麗如畫。

相傳,明洪武五年,宋國公、徵虜大將軍馮勝在班師凱旋途中,選址在河西走廊中部,東連酒泉、西接玉門、背靠黑山、南臨祁連的咽喉要地——嘉峪垣西麓建關。經過168年時間的修建,嘉峪關成為萬里長城沿線最壯觀的關城,是現代萬里長城西端主宰,是中國規模最大的關隘。

古代西域,初時僅指天山以南的新疆南部和東部,有許多在綠洲上發展的“城邦”,對內地漢族政權時附時叛。到明代,東部的吐魯番日漸強大,常引兵進犯河西走廊各城,嘉峪山隘口為必經之地。自建成嘉峪關後,這關便為西部國防重地,對保障河西地區的安全起著重要作用。明代,政府軍和吐魯番兵曾數次在此作戰,嘉峪關成為歷代兵家征戰的“古戰場”。

春風不度 漫道雄關

而夾于巍峨祁連和北山之間的河西走廊,有一條古道穿行于祁連山麓的戈壁和沖積平原上,它聯繫起古都長安和西域各部,便是著名的 “絲綢之路”。 嘉峪關所處河西走廊最西的一處隘口。正是中國絲路文化和長城文化的交匯點,因此,素有“河西重鎮”“邊陲鎖鑰”之稱。

現今,嘉峪關很大程度上已經成了一種文明和精神的象徵,每每站在嘉峪關下看著那雄闊的山關卻總是內心澎湃不已。登城樓遠望,萬里長城似龍遊于戈壁灘瀚海間。城下戈壁灘上駱駝隊的渾厚的悠揚的鈴聲,使人想起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商隊和旅行者,令人心馳神往。

清代林則徐因禁煙獲罪,被貶新疆,路經嘉峪關,見這關如此雄偉,有詩讚道:

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徵人駐馬蹄。

飛閣遙連秦樹直,繚垣斜壓隴雲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蒼茫入望迷。

誰道崤函千古險,回看只見一丸泥。

極言這關的威嚴和雄偉壯麗。又雲:“除是盧龍山海險,東南誰比此關雄。”

自此,“雄關”的美名萬古流傳。

文/記者 郭旭帆 圖/溫紅建 朱鵬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