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手機版  |  桌面下載  |  郵箱登陸  |  論壇註冊  |  站點導航定制
 

張掖節水的“科技范兒”

發佈時間: 2015-10-30 14:07:48   |  來源: 聯盟中國   |   作者:黃峰   |  責任編輯: 君君

 

張掖節水的“科技范兒”

作為地處河西走廊腹地的張掖市以資源型缺水聞名於世,但張掖先進的節水經驗早已聲名遠播。10月27日,“絲路明珠”採訪團來到張掖市節水典型甘州區、民樂縣探尋節水經驗。

據張掖市節水辦主任楊宏介紹,2002年,張掖市被選為全國第一個節水型社會建設的典型試點,經過多年努力,張掖市群眾節水灌溉的意識和觀念日漸濃郁。事實上,這些轉變的發生,還有一個更重要的背景就是張掖作為一個典型的資源型缺水地區,水資源像珍珠一樣珍貴,每人平均佔有可利用水資源量只有1250立方米,畝均511立方米,分別只有全國平均水準的57%和29%。

張掖節水的“科技范兒”

在甘州區盈科水管所,管理人員向記者現場演示了由他們開發的滴灌自動化中央控制系統,“我們在田地裏每一壟薄膜下,都鋪設一條黑色的小塑膠水管,而在溝壟之間,還分佈著一個個高效節水灌溉的自動化傳感系統設備。這些設備依靠太陽能電池板充電保持運轉,由水務管理工作人員通過光纖傳輸數據來遠端控制安裝在上面的電磁閥,進行灌溉操作。同時,我們還配備了智慧化灌溉決策系統,由設備蒐集田間氣象、土壤含水率、蒸發量等數據,判斷作物是否缺水,進而遠端控制灌溉。”

張掖節水的“科技范兒”

甘州區水務局有關負責人説:“以前盈科灌區主要是渠灌,現在改用膜下滴灌,配上自動化傳感系統,一畝地一個輪次可節水近30立方米,一年下來能節水200立方米左右。另外,高效節水技術和水肥一體化技術配套推廣,用多功能一體機一次性完成滴灌管道鋪設、覆膜、播種和施肥,這樣不僅省水、省工,還能節約大量肥料和種子。”

在民樂縣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現代農業園區,穿行于平整的水泥路上,記者實在看不出這裡就是農田,一座座溫室大棚連綿起伏、蔚為壯觀,大棚裏一壟壟蔬菜、水果青翠欲滴,蘑菇長勢喜人。

張掖節水的“科技范兒”

張掖節水的“科技范兒”

張掖節水的“科技范兒”

民樂縣六壩鎮黨委副書記王晶一見到記者就迫不及待地介紹起他們的科技節水經:“地還是那些地,天還是那個天,以前就是長不好,現在種出來的就是多!我們大力引進新技術、新品種,建成各類設施農業大棚10552座。可是,以前數量眾多的設施農業大棚雖然都安裝了卷簾機,卻採用的是人工控制技術,本來就已投資大、週期長,加上人工控制耗時耗力的弊端,明顯制約了設施農業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升。所以,我們自主研發了大棚自動化控制系統,現在我們這大棚有災害天氣預警、光照度、溫濕度控制、自動補光、滴灌、故障保護、遠端控制等功能,有效地提高了農業産值和效益。”

張掖節水的“科技范兒”

張掖節水的“科技范兒”

張掖節水的“科技范兒”

潮涌催人進,風正好揚帆。行走在張掖的田間地頭,一道道整齊劃一的U型渠縱橫田野,一個個天藍色的閘板像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與流淌在田間一道道清淩淩的渠水自然融為一體,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圖畫。記者也仿佛看到在生機勃勃的田野上,人們正收穫著科技節水的豐碩成果,正演繹著綠色崛起的華章!

文/記者 黃峰 圖/溫紅建 朱鵬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