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手機版  |  桌面下載  |  郵箱登陸  |  論壇註冊  |  站點導航定制
 

佛山市高明區區委常委宗紀昌:綠色發展與生態平衡的實踐路徑

發佈時間: 2015-09-13 14:09:34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佛山市高明區區委常委、佛山市高明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局長—宗紀昌
 

佛山市高明區區委常委、佛山市高明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局長宗紀昌現場發言,內容如下: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朋友們:

大家好!很榮幸有機會參加2015年城市發展與生態平衡高層論壇,向大家學習探討城市發展與生態平衡話題,共謀可持續發展之計。在此,衷心感謝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提供的平臺和機會。下面,我就佛山市高明區西江新城如何實踐綠色生態發展向大家作個彙報,請各位專家朋友指正。

高明區位於珠三角中部,西江岸邊,流經高明的西江最寬河道3000多米,其中最寬一段達5000多米,江中有一個大型沙洲。高明在佛山市五區之中設立時間最短,且在空間上,受西江相隔,經濟發展較南海、順德等兄弟區相對滯後,開發強度略低,人口相對較少,87%地域保留原始生態環境,而正是這一發展現狀,高明難能可貴地留下了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擁有廣佛都市一小時生活圈內最好的生態環境,這在珠三角裏絕無僅有,是高明最突出、最響亮的一張品牌。基於此,高明在發展過程中,確立了“嶺南山林水都”發展方向:既要發展經濟社會,實現綠色發展新跨越,又要保留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達到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健康平衡。經過多年不懈努力,高明所積聚的後發優勢逐步顯現,這也堅定了我們走綠色生態文明發展之路的信心。

一、生態宜居,勾勒城市發展新篇章

在2009年,基於高明階段性發展需要,區委、區政府選址西江之濱,在老城區北側,沿著西江,拓展新城。在西江新城建設上,恰逢佛山市實施城市升級、升值3年行動計劃,進行城市美化、綠化,城市空間再造、城市結構進一步梳理和優化。在佛山市城市結構組團大格局下,西江新城定位為大型城市組團之一。在此背景下,西江新城依託高明綠色腹地和豐富的山水資源,立足於生態化、本土化,確立了“山水智都”發展定位,重點突出“水•綠”“水•城”韻味,打造宜居宜業城市新區。

總體概況:

西江新城規劃總面積為2 O平方公里,規劃居住人口25-30萬人,選址于西江之濱,奠定了西江新城大江穿城、通江達海、承東啟西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優勢。新城轄內有廣明高速和佛山地鐵二號線等交通樞紐密集交匯,擬建的廣州白雲聯動機場在鄰,依託西江這個黃金水道,建有客運碼頭,到達香港只需要兩個半小時,另外還有多個貨運碼頭通江達海,到達世界各地。

二、規劃先行,構築城市美好藍圖

在啟動建設之初,西江新城立足於水資源豐富的特點,以水為文章,大打生態優勢牌。20平方公里的西江新城範圍內水體面積佔到了17%,加上超高的綠化覆蓋率,西江新城成為珠三角核心區生態環境最好的區域之一。在此框架下,西江新城憑藉瀕臨西江、八公里秀麗河穿城而過的優勢,通過工程引入西江活水與新城各大湖面、河道相連接,激活了整個西江新城的水迴圈系統。目前,整個西江新城流動的都是西江活水。此外,我們統籌兼顧城鄉發展,將城中村污水管網建設納入水系統改造之中,實行雨污分流,促使城鄉水環境融為一體。

三、綠色發展,體現城市建設新理念

西江新城在實施建設過程中,保留並拓活了原有水系,並加以複合利用,整個水系兼具有防洪調蓄功能,充分將城市防洪排澇功能和居民親近自然有機融合,在此原則下,西江新城秉持“讓自然流入城市”的理念,以“水”為主線,規劃並先後建成了一批水體建設項目,構建以山、林、水系、湖面為基礎的藍綠網路格局。可以説,區內每處,300米範圍內,就可到達一個大的水體,每一處地方都是青山綠水、依山旁水,呈現出人在水中、城在水中的優美畫卷。

此外,在多角度考慮上,每個水體景觀工程,都構建了三個一體化。從綠化角度,打造了岸上岸下一體化,並注重局部人工點綴和大面積的自然保留,相互相成;高品位的提升改植與自然化、本土化,兼促兼有。從親水角度,遊人設施岸上岸下一體化,水生植物與岸邊已連為一體,每個水體景觀配備適當數量親水準臺,讓人與水嬉戲,與水共樂。從功能角度,水利設施利用和生態自然、休閒娛樂一體化。

四、海綿城市,提出城市建設新策略

西江新城著力構建立體複合的水系統,融入綜合利用的理念,逐步形成雲水相依,湖山相映的格局,同時這也是西江新城作為海綿城市的一個有益探索。在具體做法上,我們通過一是在區域上儘量降低地塊鋪砌的比例,儘量少用阻水材料,通過“滲、蓄、凈、用、排”,使雨水儘量下滲回流江河;二是消彌自然邊界,使水體與綠化融和滲透,使岸上岸下景色綠化連貫或滲透,雨水自然回流,回復原始狀態。三是利用地勢高差,南北端設置泵站,把西江水引入,形成活水繞城、自然流通的效果。

西江新城在水體和綠化形態上盡可能追求自然、追求生態。對一些水利設施,在滿足水利功能的基礎上,更新觀念,去除人工化,充分融入生態自然的因素,使水體與水岸無縫對接,融為一體。

舉西江新城的麗江水廊和明湖公園為例説明一下:

麗江水廊是一排澇水渠,原設計按水利部門的要求,河渠的兩壁採用毛石砌築,是一條既平且直的排水渠,徹底阻斷了水與土壤、水與大自然之間的聯繫。為使之與自然相融合,我們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取經,學習其先進意念,使之改造成現蜿蜒曲折的濱水生態綠色休閒景觀長廊。

明湖公園是一個防洪調蓄湖,原設計形式為四週直墻欄杆,倣如一放大的龜池。我們在充分消化吸收相關的規範後,對設計作出調整,融入自然、生態、親水的元素,建成目前水岸相融,湖岸一色,四週都能親水的休閒娛樂與水利功能兼收並蓄的生態公園。

五、品質提升,迎來城市發展新機遇

西江新城通過近年綠色生態提升,已成為市民居住休閒的首選,同時也吸引了境內境外客商前來投資。來到西江新城的市民朋友,都被新城生態自然景象所吸引,交口稱讚。中國建築業協會也組織國內的專家同行到來參觀指導。

在佛山市城市升級總巡檢時,市委書記劉悅倫評價:“中央提出綠色化理念,而西江新城就是佛山綠色化建設的一個典範。西江新城滿目蒼翠,整個城區給人的感覺就是到處是綠,所到之處,無不看到綠色生態水準之高 ”。

市民喜聞樂見西江新城發展成果。每到週末旁晚,新城各個大型公共活動空間廣受市民歡迎,成為一個親子活動、休閒娛樂的絕佳之地。

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如今的西江新城已形成“山水相依、城水相融、人水相親”的生態格局,構建起了佈局合理、功能完善、結構穩定的自然生態體系。生態環境建設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事業,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我們將以本次論壇為契機,學習借鑒先進地區的好做法、好經驗,虛心接受各位專家的指導幫助,更加紮實有效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讓高明西江新城擁有一個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潔凈的美麗家園!最後,預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歡迎各位朋友來高明西江新城旅遊作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