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設新疆十大榜樣
發佈時間: 2015-08-25 09:23:05 | 來源: 中國網 | | 責任編輯: 君君
1.新疆好巴郎,石油星巴克
——記新疆油田重油開發公司採油班班長肉孜麥麥提•巴克
從一個不會説漢語的維吾爾族巴郎(維吾爾語,小夥子的意思),成長為民漢對譯培訓教材編寫員;從一名普通採油工,成長為中國石油集團唯一的一名維吾爾族技能專家。肉孜麥麥提•巴克是新疆油田重油開發公司採油五區採油六班班長,在採油崗位幹了20年。
肉孜麥麥提•巴克出生在南疆和田一個偏僻的村莊。當這第一個從和田縣走出農村、走進石油企業的年輕人,真正走進油田時才發現,語言和技術成了他工作道路上的兩塊巨大的絆腳石。
荒涼的戈壁沙漠上,繁重的工作之餘,他不僅拿下了漢語八級證書,還成為了一名技術高手。1994年工作至今的20年裏,他多次在各類技術比武中摘金奪銀,被推薦為全國技術能手。
他輔導過的員工有近萬人次,他所帶的多名徒弟都獲得過公司職業技能大獎。他還創辦了一個神奇的網站,不論是石油初級工、中級工、還是高級工,不論是漢族、滿族、蒙古族,還是維吾爾族,大家都在那裏盡情地學習、交流、探討。雖然從未謀面,但心中卻彼此惦念。
“雄鷹能夠飛翔,是因為天空的寬廣。” “青草只有不斷生長,才能成就牧場的肥沃。”每次回到家鄉,肉孜麥麥提•巴克的父親都要這樣對他説。從和田的“巴郎”到油田的青年榜樣,肉孜麥麥提•巴克完成了從“坎土曼”到“拖拉機”的轉變。
兩塊絆腳石
肉孜麥麥提•巴克的家裏有兩張八級證書。一個是他的漢語八級證書,一個是同為和田人的妻子的英語八級證書。
小時候,很少走出村莊的肉孜麥麥提•巴克,坐毛驢車去幾公里外的鎮上趕趟巴扎,都算是一次了不起的遠行。
15歲那年,他通過“民考民”,考入克拉瑪依技工學校,幸運的到了2500公里外的克拉瑪依去讀書,並在三年後順利畢業。
由於從小在南疆長大,肉孜麥麥提•巴克一直用維吾爾語與人交流,到技校也一直上的是維吾爾語班。直到進入工作單位他才發現,不會講漢語,成了工作上的大問題。
師傅和他們新來的員工聊天,讓肉孜麥麥提•巴克也搬一把椅子坐下,他聽不懂,就一直站著不動;師傅問他們在家排行老幾,前面的人説自己在家是老二,他想自己是家裏第一個孩子,就順口説了一句“老一”……
經過了幾次這樣的事情後,再遇到需要用漢語與人交流的場合,肉孜麥麥提•巴克就特別緊張。而不會漢語,更常常讓他感覺自己是一個能聽見的“聾子”、會説話的“啞巴”。
為了學好漢語,肉孜麥麥提•巴克想了很多辦法。他鼓足勇氣,沒事兒就找師傅和同事練習,“説”和“聽”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練習,但寫漢字就太難了。
由於不懂漢字的筆畫、筆順,肉孜麥麥提•巴克便只能死記漢字。每記一個字,就像記一幅圖。如果一句話裏有50個漢字,他就得記50幅圖。工作中常見大罐的“罐”、油藏的“藏”,更是不知畫了多少遍才記住。
一位漢族師傅送了他一本《新華字典》,他如獲至寶。下了班,他像小學生那樣,把漢字一個一個謄寫在方格本上,1萬多個漢字足足抄寫了兩遍。又翻出過去的《基礎漢語》,把每個片語抄寫24遍,整整寫滿了13個本子。為了糾正徒弟的漢語發音,師傅專門買了個小收音機,巡井帶著徒弟聽廣播練發音,班組學習時點名讓這個少數民族徒弟給大家讀報紙、念學習材料。
三年後,他的漢語水準達到了八級。
而要在油田這片天空裏自由飛翔,除了語言,另一個絆腳石就是技術。
雖然肉孜麥麥提•巴克在技校時學習很努力,但工作後,才發現自己的技術和師傅們比,還差得很遠。
有一次,因為操作不當,在啟動抽油機時,肉孜麥麥提•巴克被電流打暈,差點丟了性命。這讓他更深刻地體會到,掌握技術不僅是抓生産的需要,更是保安全的關鍵。
就這樣,練習技術便成為了他新的重心。上班抓緊時間學習,下班回到宿舍,他便在腦子裏模擬操作:電流怎麼測,管線怎麼接,流程怎麼倒。
工作後的第二年,他便參加了作業區舉行的技能比賽,並獲得了個人和全能第一名的好成績。
肉孜麥麥提•巴克做了20年的採油工。採油工是個很辛苦的工作,在“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的亙古荒原上,肉孜麥麥提•巴克帶領的班組為了確保新井順利投産,大雪紛飛中,他們吃住在井場連續作業;有人手上磨出了血泡,還是不肯休息;有的女工為了防止機油凍堵,脫下棉工服裹住油箱,自己卻被凍的臉上抽筋;有人實在困的不行,就抓一把雪抹到臉上提提神。
他們工作的地方重油“九區”,和普通的稀油開採相比,稠油生産的工藝流程更複雜,開採難度也更大,要想把高粘度,不易流動的稠油開採出來,必須要向地層注入200多攝氏度的高溫高壓蒸汽,所以他們經常要待在近70多攝氏度的配汽間裏完成一些工作。
在做好工作的同時,肉孜麥麥提•巴克把更多的心思花在了技術革新上。電動機防盜螺絲、抽油機懸繩器支承盤的改造、大罐浮標改造等技術創新,在油田生産現場得到了應用,曲柄叉頭膨脹器通過專利審核;他還在班組積極開展QC活動,完成了《抽油機曲柄叉頭膨脹器的研究》《加強生産管理,降低輸油泵故障率》等多項成果,取得新疆油田公司及自治區一、二等獎,他所在的QC小組被評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優秀品質管理小組。他撰寫的《抽油機懸繩器支承盤的改造》《電動機防盜螺絲的設計與應用》等論文,在《中國設備工程》《新疆石油科技》等雜誌公開發表。
肉孜麥麥提•巴克的教練顧偉特別鍾愛這個少數民族徒弟。在技能大賽前,顧偉總會幫他把工具擦得雪亮,眼盯著他把紅牛全都喝完,在場外拿著望遠鏡看他全部的操作過程,然後興奮地揮舞著拳頭,豎起大拇指。那場景,就像一個父親看著自己的孩子參加高考。
永遠線上的星巴克
宋寶玉,是大慶油田採油五廠一名工人技師。他和肉孜麥麥提•巴克,一個在東北松嫩平原,一個在西北戈壁荒漠,因為一個網站神交已久。
肉孜麥麥提•巴克培訓備課需要大量資料,但既專業又實用的現成課件太少了,只能自己做。等他把課件做出來,另一個想法又冒了出來:這是我需要的,其他人也應該需要,如果這些只放在我的硬碟裏就太浪費了。
恰好當時,克拉瑪依油田正在建設數字油田,肉孜麥麥提•巴克體驗了網路的便捷和強大後,2006年初,他創建的“紅柳石油網”正式上線。與此同時,他也把手裏所有的資料第一時間上傳到網站,供網友們免費瀏覽、下載。
作為一名工人技師,宋寶玉也需要搜尋大量資料。2006年冬天,他偶然找到了這個“紅柳石油網”的網站。進去之後發現,這個網站對一線工人非常實用,更讓人驚喜的是,這裡所有資料,居然都可以免費無限下載。“在專業資料下載普遍收費的今天,我覺得自己撿了一個大便宜,一晚上就貪婪地下載了近300份資料,甚至恨不得把整個網站都塞進我的電腦。” 宋寶玉説。
2007年夏天,兩人在大慶參加中國石油第八期技師培訓班時相識,宋寶玉發現肉孜麥麥提•巴克平時不怎麼説話,但一討論起問題卻滔滔不絕;和同學交流有些羞澀,但一下課就追著老師要課件,帶來的隨身碟裝滿了,還專程跑到市裏買了一塊大硬碟。
從那以後,宋寶玉幾乎每天都要到他網站上去轉一轉,遇到專業技術問題,總會首先想到肉孜麥麥提•巴克。有一次,宋寶玉的同事呂慶東,急需一個緊急制動系統的教學課件,找了一圈都沒找到,急得團團轉。宋寶玉當晚就滿懷希望地與肉孜麥麥提•巴克聯繫。不出所料,第二天一大早,肉孜麥麥提•巴克真給他發了一份內容豐富、圖文並茂的課件。
“我趕緊給他打電話,道謝之餘,順口開了個玩笑:‘兄弟,你有現成的咋不早點發給我,害我等了一宿。’”聽了這話,肉孜麥麥提•巴克的語速一下子加快了,帶著維吾爾語口音的普通話著急解釋:“不,不是這樣的!我沒有現成的,這是我剛做的。”聽了這話,宋寶玉心頭猛地一顫:這個兄弟交定了。
因為網站,宋寶玉和肉孜麥麥提•巴克從朋友變成了兄弟,從網友變成了戰友,一起飽嘗維護網站的苦辣艱辛。這些年,他們的網站因為域名被盜無法訪問過,因為遭惡意灌水被封閉過,因為伺服器提供商的欺詐癱瘓過。最嚴重的一次,因服務方設備故障,數據一下子丟失了近70%。這對網站來説,簡直就是滅頂之災。看著幾年來一點一點收集的、一字一字撰寫的、一篇一篇上傳的資料就這麼付諸東流,看著多年來千辛萬苦積累的人氣和會員就這麼全部流失,兩人的心都碎了。
在幾乎所有人都準備放棄的時候,肉孜麥麥提•巴克卻花了更大的價錢,租用了更好的空間,購買了更專業的模板,前前後後花了幾萬塊錢,這些錢足夠他在家鄉和田蓋上幾間漂亮的大房子。
那半年,他重新收集整理上傳資料,每天連續上網7、8個小時。過度的勞累,讓他的“滑鼠手”和腰間盤突出更加嚴重,有時連筷子都拿不住,路也走不穩。儘管這樣,他還是拉著同事、朋友,甚至老婆孩子,到人多的地方為網站發廣告;組織版主和還能聯繫上的會員,在各大論壇上發帖子,想方設法推薦網站。
現在網站註冊用戶已超過10000人,點擊量突破了40萬人次,網友們都很關注和支援論壇的發展。一位吉林的網友在西安參加技能比賽時,四處打聽有沒有從新疆油田來的人。當他得知選手張玉華與肉孜麥麥提•巴克是同事時,便塞給了她一張光碟,叮囑她説,這裡面是自己多年來收集的資料,請她一定轉交給肉孜麥麥提•巴克。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網站內容比以前更豐富了,石油專業的文章有4000多篇,石油百科名詞解釋上傳了10000多條,網站已經成為全國石油人學習技術、交流經驗、共用資源的共同家園。在這裡,不論是初級工、中級工、還是高級工,不論是漢族、滿族、蒙古族,還是維吾爾族,大家都可以盡情地學習、交流、探討。雖然從未謀面,但心中卻彼此惦念。逢年過節,互相問候,趕上各民族的重大節日,還會為這些兄弟民族網友送上溫馨的祝福。“我們得把網站辦的更好,等我們退休了,就把它交給油田,一定得保證它時刻線上。”
“我能做到的,你們也一定能”
肉孜麥麥提•巴克除了每天在網上解答各類問題外,還要在現實中幫助更多的人。因為肉孜麥麥提•巴克既懂維吾爾語,又懂漢語,油田的許多少數民族員工更願意向他請教。
有一位維吾爾族小姑娘連續幾次都沒通過技能鑒定,連她的父親都急了,經多方打聽,通過電視臺找到了肉孜麥麥提•巴克。他二話沒説,在站上教了這個女工整整一天。像這樣找他的人太多了,他就乾脆辦起了免費培訓班,義務為油田員工當輔導老師。特別是每年技能鑒定和大賽前,網站上肉孜麥麥提•巴克給網友回貼的時間常常都是淩晨。
肉孜麥麥提•巴克每週利用工作間歇輔導班裏的成員學漢語、學技術。漸漸地,作業區其他班組的成員也來聽課。再後來,其他作業區的人聽説後,也跑來聽課。
起初,他的授課只是針對少數民族員工,但有很多漢族員工來聽課。於是,講課時,他先用漢語講,遇到複雜的內容,再用維吾爾語給少數民族員工解釋。
他還根據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積累,梳理出了採油崗位可能出現的100多項問題和導致問題的600多種原因,並擠時間,將其編寫成了50多萬字的民漢對譯培訓教材。
為了幫助更多的少數民族員工學好漢語、掌握技術,他編寫了《少數民族員工採油實際操作拼音教材》《少數民族員工專業漢語學習手冊》和《高級工鑒定前培訓資料》,作為新疆油田公司少數民族員工培訓教材使用。
在他擔任兼職教師以來,他輔導過的員工有近萬人次,培訓學員3700余人次,幫助100多名初級工順利考核晉級為中級工,50多名中級工晉級為高級工,他所帶的20多名徒弟中獲得新疆油田公司職業技能大賽一等獎2名、二等獎4名、三等獎9名,其中一人獲得集團公司技能競賽採油工種銅牌的好成績。
他的學員還有孩子。2007年,克拉瑪依市第三中學邀請肉孜麥麥提•巴克作為學校的普通話宣傳員。聽他講座的是一批內初班的孩子,90%都來自農牧民家庭,生活比較貧困,而且大多數來自和田。
肉孜麥麥提•巴克以一名和田老鄉的身份,講述了自己學習語言的故事和參加工作以來的收穫,並分享了自己在國內外學習時拍的照片和有趣的經歷。
最後,他打開了特意準備的一幅照片——和田人都熟悉的“千里葡萄長廊”。他指著這幅家鄉照片,鼓勵學生説:“我們是從同一個地方走出來的,我能做到的,你們也一定能!”
其實,在他和田的家裏,作為家中的老大,肉孜麥麥提•巴克從參加工作起,便承擔了幾個弟弟的學費、生活費,還用了六年多時間,一步一步翻蓋了老家的房子。後來,四個弟弟都考上了大學,其中還有兩個弟弟出國深造。早在2002年,就在家中最後一間新房落成的那天,父親親手把他的名字,刻在了屋頂大樑上。
2.素手匠心為油芳
——記塔裏木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碳酸鹽岩中心副主任張麗娟
整整23年,露頭、岩芯、薄片、圖表,幾乎是張麗娟的全部世界。
科研路上,她以一個小女子的擔當,二十多年紮根基層,只為油氣噴薄的那抹芬芳。
科研路上,她以一位知識女性的匠心,二十多年潛心探索,精益求精,和團隊一起攻克了礁灘體、碳酸鹽岩層間岩溶等一個個世界級勘探開發難題,編織著一個大油氣田的夢想。
科研路上,她以一個石油人的大愛,二十多年盡職盡責,不計得失,在荒涼的大漠奉獻著最美的青春年華。韶華流逝,如今,依然初衷不改,心懷“百年塔裏木”的美好願景。
油氣流噴薄而出,是她最幸福的時刻。
孤身一人闖大漠
1992年,塔裏木石油會戰的第三個年頭,張麗娟從大慶石油學院畢業。分配動員會上,她得知遙遠的塔裏木油田正在進行20世紀中國陸上最後一次大規模石油大會戰,很需要人才。張麗娟做出了人生中一個重大的選擇:捨棄離家近的大慶油田,來到塔裏木油田。
“當時我爸爸堅決不同意,覺得一個女孩子跑那麼遠,太讓他們擔心。他説如果我來新疆,就斷絕父女關係。”張麗娟説,“後來我多次寫信和父親溝通,看我那麼堅持,他才同意了。”
來塔裏木油田的第一年,張麗娟被安排到井隊實習。在進行地質錄井工作時,每天跟著師傅撈岩屑、取芯、分析錄井資料,成了她興奮不已的事。也就是那個時候,張麗娟對破解塔裏木獨具特色的“地質密碼”産生了濃厚興趣。隨後在地質大隊工作的一段時間,張麗娟刻苦地鑽研業務知識。無論是一張小圖、一個小表、還是繁瑣數據的反覆分析、統計,她都會非常用心去做。
“當時做圖都是在透圖臺上畫,往往一張圖做完,人已滿頭大汗了,這樣的做圖我天天干。正是這段時期的紮實積累和磨練,為我日後的研究打下了基礎。”張麗娟回憶説。
隨著塔裏木石油會戰的不斷推進,沉積儲層、成藏等基礎研究越來越受到重視。1999年,張麗娟被調入沉積儲層室工作。基礎研究十分瑣碎、繁雜,短期內很難看到成果,然而,張麗娟還是堅定地選擇在基礎研究領域紮下根。
一幹就是10年。這期間,最讓張麗娟費盡心力、也最為自豪的是全盆地奧陶係礁灘體攻關、碳酸鹽岩層序地層學及古岩溶研究。
2004年前後,沙漠腹地的塔中62、塔中621等井相繼獲得工業油氣流。然而,當時行業內對儲層的認識産生了極大分歧。一種觀點認為奧陶係太老沒有礁,是灘;一種觀點認為是潮坪沉積;還有人認為是局部礁格架。此外,業內人士對儲層分佈規律、規模也有不同意見。
為了儘快搞清儲層特徵、明確勘探方向,2005年,油田公司組織對全盆地奧陶係礁灘體的攻關,張麗娟成為主要組織者和負責人之一。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張麗娟和團隊成員一起每年要到野外進行三四次地質露頭考察,每次都是荒山野嶺十多天的風餐露宿。其中一次,張麗娟與3名同事到柯坪進行野外考察,在深山裏迷了路,從白天一直轉到半夜才找到公路,7個多小時一口水都沒喝。
除了野外的辛苦,更多的是異常繁雜的數據分析、梳理。由於鑽井資料有限,很多研究必須吃幹榨盡、從頭做起。張麗娟每天不是泡在岩芯庫裏一毫米一毫米地描岩芯,就是關在辦公室裏一張一張地繪圖。常常不分晝夜地工作。就連勘探開發研究院的門衛都説,晚上辦公室只要燈亮著,十有八九她都在。
最終,他們以大量寶貴的第一手資料,確認了奧陶係一間房組、良裏塔格組礁灘體的存在,並落實了塔中、塔北、古城等5個坡折帶,摸索出了礁灘體沿坡折帶疊置連片、規模分佈的規律,從而擴大了奧陶係碳酸鹽岩油氣勘探的領域。
繼輪古潛山油田和塔中礁灘體凝析氣田之後,2007年,按照油田尋找碳酸鹽岩新領域的總體部署,張麗娟和科研人員對層序地層和古岩溶開始了集中攻堅。
塔裏木盆地碳酸鹽岩分佈廣、厚度大、資源量大,但埋藏深、油氣分佈複雜。國外專家認為,碳酸鹽岩埋深達到4000米後,基本就是有效儲集空間的“死亡線”了。也有專家認為,儘管碳酸鹽岩巨厚,但內幕並沒有好儲層。這時,張麗娟卻暗下決心,要在塔裏木6000米地下,在碳酸鹽岩內部找到好儲層的突破口。
為此,她帶領團隊從地震剖面追蹤分析入手,在鑽井、測井、岩芯中捕捉碳酸鹽岩儲層的蛛絲馬跡。最終,在英買2區塊、哈拉哈塘勘探實踐中尋找到了認識的突破口,硬是在“死亡線”之上打開了“層間岩溶”儲層的一片勃勃生機。
張麗娟和團隊首次提出了塔裏木盆地發育層間岩溶儲層的觀點,在巨厚碳酸鹽岩內部發現了至少五期不整合面,明確了沿不整合面勘探的思路,由此助推了哈拉哈塘億噸級大油田的發現和勘探持續突破。
從小區塊到全盆地,從碎屑岩到碳酸鹽岩,從庫車到新區,從塔中到塔北,張麗娟始終選擇在科研最前沿錘鍊自己,為塔裏木油田的滿園春華默默堅守。
“基礎研究是一個十分熬人的活,全憑的是一股不鬆懈的勁,到了山窮水盡的關頭,越是需要最後一絲的堅持。”張麗娟這樣説。
紮根邊陲20年
如果説科研之路是一種“心”的歷練,張麗娟則在這種歷練中鍛造了最美的詞彙:執著和創新。
塔裏木盆地碳酸鹽岩儲層非均質性強,加之沒有成熟的經驗和技術借鑒,“見油不見田”、“高産不穩産”一度是油田碳酸鹽岩開發面臨的瓶頸難題。2008年底,油田成立了碳酸鹽岩中心,以加快推進碳酸鹽岩勘探開發一體化和高效開發。2009年,張麗娟被聘為英買力——哈拉哈塘的項目長。這又是一個重要轉折和巨大挑戰。
“要從基礎轉到生産,從勘探轉入開發,同時要從沉積儲層專題研究,轉變為地質、物探、開發一體化的綜合研究,加之井位、方案、儲量、産量等重任在肩,壓力真是非常大的。”説起當初的轉型,張麗娟記憶深刻。
為了儘快適應新角色,張麗娟立刻打電話給從前線回基地休假的丈夫,告訴他自己一個星期內不會回家,又在辦公室裏準備了幾箱速食麵。
讓張麗娟記憶更深的還有碳酸鹽岩勘探開發一體化進程中諸多世界級難題的極限考驗,如何用技術創新和全生命週期研究來打破生産的瓶頸,成了張麗娟日夜思索的課題。
碳酸鹽岩縫洞體精細刻畫讓張麗娟費盡了心思。碳酸鹽岩岩溶儲層是由一個個不規則的縫洞體組成的,因此,只有準確刻畫出縫洞體的空間形態及位置,保證鑽井準確入靶,才能有效提高鑽井成功率。在當時資料品質有限、技術不成熟的情況下,困難可想而知。
然而困難沒有讓張麗娟和她的團隊止步。近3年攻關中,她們對成千上萬個縫洞體進行了反覆嘗試,對參數和技術手段不斷優化,最終實現了縫洞體從最初模糊的輪廓雕刻到縫洞體內部結構量化雕刻的跨越,從而創新建立了碳酸鹽岩縫洞雕刻評價技術。這項技術猶如一雙透視眼,不僅能夠精細刻畫出縫洞體的內部結構,還可以預測縫洞連通性,計算出儲存油氣的有效體積,解決了碳酸鹽岩非均質儲層預測、評價等一系列世界級難題。
“它指導了我們高品質的部署井位,讓我們知道地下縫洞體是什麼樣的,井該怎麼打。目前哈拉哈塘地區儲層鑽遇率達90%以上,鑽井成功率超過80%,都得益於這項研究成果。”説起這些,現任哈拉哈塘地區勘探開發一體化研究項目長的鄭多明很是自豪。
緊隨其後,張麗娟和同事又把這項技術應用到碳酸鹽岩的儲量計算中,探索形成了儲量計算新方法——縫洞雕刻容積法,解決了以往“傳統容積法”計算和上交儲量誤差較大的問題。2013年,張麗娟主導編制了油田企業標準——“縫洞雕刻容積法”儲量規範,利用該方法上交一定規模的探明儲量,得到了國家儲委的高度評價和認可。
是進?還是退?
曾經有幾個階段,哈拉哈塘相繼出現複雜井、失利井,一時間放緩勘探開發節奏的聲音此起彼伏。
張麗娟頂著巨大壓力,堅定選擇繼續向前。她和同事們經常連夜加班、討論分析,通過大量的精細研究和探索,提出了通過深度偏移處理解決縫洞準確歸位問題,通過上返高阻層之上測試解決順層改造區問題,同時還提出了臺緣疊加區側鑽良裏塔格組的建議,大型縫洞集合體是高産穩産目標等思路和措施,使困擾生産的難題逐一解決,指導了下一步的井位部署,哈拉哈塘碳酸鹽岩開發迎來了柳暗花明。
如今,在張麗娟和同事們的精心培育下,哈拉哈塘油田已“添丁”236口油井,2014年年産原油已達到115萬噸,成長為油田原油上産的生力軍。從2009年哈7井首獲突破至今,哈拉哈塘已連續6年勘探獲得持續突破,控制含油範圍4000平方公里,落實幾億噸的可動用石油地質儲量,成為塔裏木油田近十年來石油勘探的最大發現。
2014年8月,為了完成《哈拉哈塘碳酸鹽岩油田全生命週期開發規劃方案》的任務,張麗娟經常通宵達旦梳理總結各類資料。最終,她和同事們僅用兩個多月就完成了開發方案編制及彙報任務。而正常情況下,這樣的工作需要近一年時間。她的報告得到了專家的高度認可,然而近4個小時的彙報結束後,她的腿疼得幾乎無法走路。
碳酸鹽岩中心有很多科研人員都是這些年新來的大學生。看到這些年輕人那麼朝氣蓬勃,滿懷理想,張麗娟就想到了自己剛來的樣子。為了能讓他們儘快適應勘探開發快節奏的工作,除了專門培訓外,她在忙於研究工作的間隙,總是要抽出時間到各個辦公室去轉一轉,看一看。在與大家聊天中,彼此交換研究方面的體會和認識,自己的工作經驗也潛移默化地傳遞給了更多的人。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研究團隊是個大家庭,特殊的工作性質讓大家常常無法享受到正常節假日的清閒。但沒有人抱怨,大家兢兢業業,擰成一股繩,高效地完成了很多重大科研任務,靠的就是團結一心、無私互助的協作和奉獻精神。”張麗娟如是説。
如今,張麗娟帶領的30多名技術骨幹已經在油田許多崗位上獨當一面。“她不僅教給了我方法,更重要的是她還把多年科研生産總結的思路和經驗傳授給我們。她是很好的老師,也是可親的大姐。”説起張麗娟,哈拉哈塘地區勘探開發一體化研究副項目長陳方方難掩感激之情。
科研是“百年塔裏木”夢想的基石。張麗娟如同戈壁上的一株紅柳,從22歲的花季到40多歲的中年,將一個女人最美的年華奉獻給了佈滿荊棘的科研工作。如今,當年和她一同來油田的同事有出國的,有調回內地的,但她依然無怨無悔在這裡堅守。
2015年4月28日,作為來自中國最西部油田的全國勞動模範,張麗娟在人民大會堂接受了黨和人民授予的榮譽。
選擇了石油,選擇了塔裏木,選擇了科研,就是選擇了責任和擔當。每一口井獲得油氣流的那一刻,是我最幸福的時候!”張麗娟説。
3、為油消得人憔悴
——記吐哈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地質勘探研究三所康積倫
吐哈油田41歲的勘探專家康積倫,中等身材,其貌不揚,卻是一名技術高超的勘探專家。
在我國鑽井成功率平均30%的水準時,康積倫能在火焰山下的戈壁荒灘上準確部署油井位置,保持70%以上的成功率。
1991年2月2日,《人民日報》向國內外發佈消息,宣佈吐魯番—哈密盆地發現大油田。2月25日,吐哈石油會戰揭幕。一時間,以玉門油田為主體,來自華北、中原、物探局等23個單位的1萬多名石油工人,告別親人,西出陽關,馬不停蹄,晝夜兼程,挺進吐魯番。5年後,一個年産300萬噸的現代化油田在火焰山下迅速崛起。
正是在這樣的熱情感召下,1996年,康積倫從西北大學地質係畢業,自願來到吐哈油田。如今,他擁有了火焰山一樣熱情的性格、戈壁灘一樣廣闊的胸懷,更是練就了一雙探尋地下油氣藏的“千里眼”。吐哈油田聘他為A級科技項目首席專家,而身邊石油人更喜歡稱呼他“油藏大夫”。
“禁區”、“冷宮”裏找到新油氣田
上世紀50年代,在火焰山這方土地上,石油前輩含辛茹苦5年勘探,僅發現勝金口小油田,累計採油2萬餘噸。吐哈石油會戰以來,這裡的勘探也從未停止過,踏勘的腳步一遍遍碾過,然終無所獲。
2002年,執拗的康積倫力排眾議,力主鑽探葡6井,結果發現了火焰山油田,被吐哈油田表彰為勘探成果一等獎。
葡6井的突破,為火焰山隆起帶油氣勘探打開了一扇窗。很少有人知道的是,為了確定葡6井井位,康積倫綜合研究了火焰山地區的石油地質條件,並反覆分析歷史上在這裡鑽探過的5口井失利原因,才最終得以成功。
正是這樣的慧眼識珠,在近20年的工作中,很多被其他專家列為“禁區”、打入“冷宮”的地帶,經康積倫一把脈、一琢磨,總能起死回生,令人驚嘆。
2004年,他在紅連地區發現了一套新含油層係,獲得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2010年,他在溫吉桑斜坡區原生緻密油氣地質勘探獲得突破,獲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當年度重大勘探發現一等獎;2011年,他在玉果地區實現岩性油氣藏勘探突破,成果獲得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當年度重大勘探發現二等獎。
在石油行業,衡量一個石油地質勘探研究者的成就大小,一是看鑽井成功率,二是看探明儲量。
1996年至今,康積倫一直圍繞吐哈盆地的油氣勘探研究做文章,創作出一個又一個“大部頭”:發現有利圈閉60余個,提交各類井位50多口,鑽探成功率保持70%以上;累計探明優質石油地質儲量3500萬噸,控制2500萬噸,新建産能57.9萬噸。
吐哈油田公司負責勘探工作的領導告訴記者:“這兩個指標都遠遠高出國內平均水準,找到的儲量看得見、摸得著、採得出,都是可以高效建産的優質區塊。”
不到20年的工作中,康積倫完成或主持參與完成科研項目20多項,獲得省部級、地局級科技進步獎8項。
“不炒回鍋肉”,用新思維讓老區重煥青春
産量自然遞減是所有油藏都躲不過的規律,吐哈油田亦不例外。在原油産量在攀上300萬噸後,吐哈油田遭遇了開發瓶頸,穩産乏力,從原油年産量長期穩定在200萬噸的水準降低到了155萬噸。
吐哈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專門成立項目室,目的只有一個:讓老區重新煥發青春。
作為勘探開發研究院地質勘探研究三所副所長的康積倫,兼任吐哈油田公司科研項目技術主管。他帶領的項目團隊,負責稀油精細地質勘探和緻密油氣地質勘探,這兩樣都是吐哈盆地深化地質勘探的熱點和難點,也是國內外油氣地質勘探的前沿攻關課題。
在勘探開發過的老油區找油,就像在翻過多遍的土地裏找馬鈴薯。康積倫勉勵身邊科研人員:“老區塊找油必須換思路,不能抱著老認識炒回鍋肉。”
功夫不負有心人,康積倫和他的同事們在鄯善、紅連、葡北等一個個老油區裏追根溯源,抽絲剝繭,抱出了一個又一個“金娃娃”,迎來油氣勘探的持續增長。
2011年,康積倫帶領科研團隊先後發現了玉果南斜坡三間房、西山窯兩套油藏,建成了玉果油田,當年産油達到11.3萬噸,為吐哈油田原油産量止跌回升做出貢獻。
2014年,康積倫和他的團隊逐夢三塘湖,超額完成各項科研任務,蘆101H井、馬61井等探井相繼獲得高産油量。當年,三塘湖原油産量增幅達84%,在吐哈油田6個採油廠排名第一。
然而,比這些成果更重要的是,康積倫完成的岩性油氣藏勘探“八套技術系列”和精細勘探“七定技術”,成為吐哈盆地岩性油氣藏勘探研究的“領軍技術”,幫助科研人員取得一個又一個勘探成果。
找得到油藏,卻“找不到自己的家”
工作上風風火火、激情滿懷康積倫,在妻子眼裏卻是一個“不愛家的人”。
關於家,康積倫還有一件囧事。2012年5月,康積倫喬遷新居。可直到新房裝修入住,兩個多月時間,他還搞不清自家房子的具體位置。
一次下班後,他急匆匆往家裏趕。可到了小區裏,他懵了:家在哪兒呀?正當他在小區裏四處亂轉、一籌莫展時,遇到一個熟人。
“我看你在這裡轉悠半天了,怎麼回事?”熟人問。
“我找我家。”康積倫的回答讓人摸不著頭腦。
“你連自己家都找不到?可真有意思!”熟人打趣。
“真的,我只來過兩次,沒記住。”康積倫認真的樣子把熟人逗笑了。隨後,得知消息的妻子趕到,把他領回了家。至今,同事們還常拿這事兒同他開玩笑。
吐哈油田勘探領域廣、資料繁雜,康積倫深知要想做出成績必須全身心投入,把每份資料、每個油藏裝在頭腦裏,所以他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以上,以致生活中常常發生“忘我”的事……
“石油勘探是一件苦差事。但通過自己不懈努力,能找到更多的石油,即便是苦,也是一種享受。”這就是康積倫的“辯證法”。
在吐4井地質設計的那段時間裏,為儘快打開戰局,康積倫總是盡可能花更多時間去分析各種資料,經常一天工作十五六個小時,連吃飯、睡覺也在不停思考。
井位部署優化,在康積倫那裏猶如一場沒有敵人的戰爭。肯定自己,否定自己,再肯定自己,直到自己無法否定自己,這場戰爭才算結束。
半個多月的時間裏,康積倫和同事們常常忙到淩晨才離開辦公室。即便回到家中,高速運轉的大腦依然像失控的汽車一樣停不下來,當疲憊的大腦剛要進入休息區,新的一天又開始了。
由於長期用腦過度,康積倫患上了嚴重的神經性偏頭疼。醫生叮囑,必須臥床休息。但他一吃完藥又跑到辦公室,辛苦的工作使病情反覆惡化。
妻子心疼他:“工作是大家的,身體是自己的,連命都不顧惜了嗎?”
他卻説:“打一口井,成本百萬千萬的,要是研究認識不到位,井位提交不精準,打了水漂心裏過不去啊。”
後來,吐4井喜獲高産工業油氣流。繼吐4井後,一批重點探井接連取得突破,把勝南、神泉兩個區塊連在一起,拓展出了一個3000萬噸優質儲量區塊。
為此,他受到吐哈油田公司總經理嘉獎。康積倫動情地説:“對搞油氣勘探的人來説,油井出油,就是最大的獎賞。只要出了油,付出什麼都值。”
4.美女博士的石油情懷
——記獨山子石化公司乙烯廠技術處副處長吳利平
這是一個艱難的選擇。是留在繁華的上海?還是到遙遠而陌生的新疆?
2007年,吳利平從繁華的上海到蒼茫的戈壁,從一位名校的博士後到科研一線的石油人,她完成的不僅是生活空間的變遷,更是人生軌跡的轉變。
選擇了邊疆,就意味著艱苦和荒涼,也意味著奉獻和擔當。
2009年9月,獨山子大石化項目建成投産。這是一項事關國家能源安全、新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浩大工程。先後有十六萬人參與建設,僅鋼結構用量就46萬噸,可以建起4座鳥巢;裝置中各類管線總長度3600公里,可以從獨山子一路鋪到北京。
來到獨山子後,吳利平便投身於工程建設。從建設到投産開車再到新産品開發,在四年多時間裏,她帶領的團隊,先後完成科技攻關7項,積極消化專利技術,成功生産了17個牌號的橡膠産品,其中有兩個環保膠産品填補了國內空白。我們穿的衣服鞋子、走過的柏油路面、家中的冰箱彩電,在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這些産品的身影。
為愛情來到獨山子
2005年,在南開大學獲得高分子專業博士學位後,吳利平一直在復旦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從事科研工作。2007年7月,吳利平面臨艱難選擇。導師説,高等院校、研究院所,想去哪都可以。可是,相戀多年的男友,卻邀請她一同去新疆。
在南開大學,男友朱軍與吳利平是學士、碩士、博士三屆同窗,學習成績同樣優秀。朱軍生在新疆,長在新疆,完成學業後又回到新疆,在獨山子石化從事科研工作。他説,新疆缺少人才,需要人才。
一個月後,吳利平來新疆看朱軍。黃昏,朱軍帶她到獨山子附近的泥火山,吳利平看到了古老的煉油釜和老油井的遺址,知道了獨山子是中國石油工業的發祥地之一。從原始的土法採油起步,一代代石油人將這裡建設成了我國西部重要的石化基地。
“站在這些老一代石油人奮鬥過的遺址前,你仿佛能觸碰到石油工業那久遠的歷史,但只要輕輕一轉身,又能看到百年之後,泥火山下那雄偉的煉塔和輝煌的燈火。” 吳利平説。當時,中國最大的煉化一體化項目、西部大開發的標誌性工程——獨山子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正處於建設的高峰期,壯美的石油畫卷如同西部的大漠孤煙、長河落日一樣,深深地震撼了她。那一刻,對於人生的第一次艱難選擇,她似乎有了自己的答案。
朱軍告訴她,有個老院長,被稱為瑪依塔柯之子的王繼諤烈士在60年代,為了摸清原油性質,開發新油品,風餐露宿,一口口地跑遍了當時克拉瑪依油田的1040口油井;為了滿足戰備急需,他臨危受命,帶領科研團隊到新疆可可托海,在零下五十多度的極寒中,爬冰臥雪,做油品性能試驗,在最短時間內,開發出-50號軍用柴油、抗凝液壓油,攻克了低溫下我軍坦克不能發動、機槍不能連發的難題。
就是這樣一位為國家做出重要貢獻的專家,在會見外賓時,卻找不出一件像樣的衣服。在他去世時,除了一張木板床外,唯一的家當就是一輛陪伴了他十幾年的自行車。
那一刻,吳利平突然間懂得了,為什麼一代代石油人總是那樣充滿激情和理想,因為總有一種無聲的傳承,一種天賦的使命,會在不知不覺間,融入血脈。
許多人根本不相信吳利平會在新疆,會在獨山子,那樣一個遙遠到他們甚至都沒有聽説過的地方,紮下自己生活和事業的根。
工作中,徐廣彬師傅給了吳利平很多鼓勵。他是獨山子石化一名優秀的焊接專家,退休後,在內地一家企業擔任技術顧問。在得知家鄉大石化建設需要支援時,他毅然放棄了優厚的待遇,回到了獨山子。每次在工地遇見吳利平,徐師傅總會和藹地對她説:“博士妹子,委屈你了,工地上太辛苦,要注意身體啊。”
但當時沒人知道,因為長期超負荷工作,徐師傅自己時常感到腹部疼痛,面對家人的叮囑,他總説等閒了再去檢查,可在忙碌的工地上,他哪有閒下來的時候?一天,正在檢測焊口品質時,他突然倒在了崗位上。經過檢查,徐師傅被確診為胰腺癌晚期。
即使在生命最後的一段時光裏,他對大石化的建設還是唸唸不忘,總説我一定要好起來,我一定要回去,我一定要親眼看著咱們的大項目漂漂亮亮地建設好。可徐師傅的這個願望最終也沒能實現。在送別他時,吳利平和在場的所有人都哭了。
雖然吳利平也不確定自己會有怎樣的未來,但她相信,在這片浩瀚的土地上,一定有一個大大的舞臺,能讓自己的人生有別樣的精彩。
不一樣的女博士
博士在讀期間,吳利平學習成績優異,多篇論文發表在國內外核心期刊,還有一項成果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在為期兩年的復旦大學博士後流動站工作中,吳利平工作成績斐然,一項研究成果獲得國家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剛到獨山子時,吳利平原本可以去研究院工作。但她認為,企業的研究最終還是要為生産服務,不懂生産,理論與實際就會脫節,於是,她主動請求去化工項目部現場實踐學習。
在同事蔡志勇的印象裏,“美女博士”初到獨山子時,很有些不一樣。那時,她膚色白皙,身材嬌小,説話柔聲細語,穿的工作服就像借來的,與膀大腰圓、行事如風的老石油形象相差甚遠。
雖然之前對石化生産有所了解,可當她真正從小小的實驗室走進企業,真正面對那一個個陌生而巨大的裝置,就如同走進了一座鋼鐵迷宮。在這些變形金剛般的鋼鐵巨獸前,每個人都會覺得自己是那樣的渺小,一陣陣惶恐隨之襲來。為了儘快熟悉裝置設備,熟悉工藝流程,吳利平每天都泡在現場,一點點地去摸索。
剛到工地時,由於氣候不適應,鼻血每天都會突然間流出,在近40攝氏度的高溫下,在飛揚的塵土、乾燥的空氣中,熱情和夢想似乎瞬間就能被撲滅。在工地上,艱苦的何止是環境,“白加黑、五加二”、“吃三睡五幹十六”,這些以往只是聽説過的概念,在這裡竟是一種常態……
艱苦的環境並沒有嚇倒吳利平,她反而成了工廠裏店技術大難。
車間生産出現波動,同事們總是第一個電話打給吳利平,吳利平詢問幾個參數後,或是要求把一個自動閥門切換到手動擋進行微調,或是其他操作,問題總能很快得到解決。多年來,像這樣的生産難題,吳利平解決了100多個,技術經驗轉化成100多條操作標準,成為操作規範。
盛夏裝置檢修,氣溫接近40攝氏度,煉油釜、罐內更是悶熱。吳利平鑽進鑽出查看,爬出來時總是渾身濕透。要不是取下口罩和帽子,前來維檢修的技術人員都不敢相信,眼前的竟是大名鼎鼎的吳博士。
“你和身邊的工人,都混成一個樣兒了。”這位技術人員有些不解:“鑽釜爬罐是工人的事,你一個博士,還是個女的,這麼苦累幹嗎?”
“對裝置了解越多,使用管理起來才更有把握。”這些年來,每遇裝置檢修開膛解體,吳利平總會抓住難得的機會,深入腑臟查看裝置內部流程。
“我就把自己當成石油人、新疆人”
2011年,獨山子石化公司百萬噸乙烯進入正常生産狀態,項目終於建成,吳利平沒有像許多人預料的那樣離開一線,而是選擇留在了與她研究方向接近的丁苯橡膠聯合車間。
多年來,橡膠産品價格和種類呈現出高速增長的態勢。如今,這裡正努力打造中國石油原油評價、橡膠和樹脂三大研發中心。
吳利平所在的丁苯橡膠裝置僅僅是獨山子大石化項目運作的一個縮影。車間裝置是中國引進的第一套同類裝置,投産後外方專家都撤走了,作為負責車間工藝品質和産品研發的技術員,吳利平和同事們都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
最忙碌的那段日子,吳利平懷孕已有三個月,強烈的妊娠反應時常一遍遍襲來。一次,為了找出一個造成生産波動的參數,整整一夜裏,她五次往返于化驗室和車間,直到清晨八點才找到問題所在。就在大家都松了一口氣時,一陣劇烈的腹痛讓她難以站立。在被送往醫院的路上,車間一個姐妹紅著眼圈對我説:“姐,你不要命了嗎?工作再重要,你也要為孩子考慮考慮啊……”
快速研發新産品越來越緊迫。吳利平所在的丁苯橡膠裝置是公司新産品研發的主戰場之一。
有一次,吳利平和同事首次生産一種新型橡膠,轉産那天,五十年一遇的暴雪突襲獨山子,每個人都在緊張中期待著。就在操作有序進行時,一個加料閥的自動控制突然失靈。緊急時刻,車間的一個班長,爬到了塔上,根據指令,手動控制。在沒過膝蓋的大雪中,在寒冷的煉塔上,他一站就是三個多小時,遠遠望去,如同一座冰雪雕塑。那個雪夜,吳利平和同事自主開發的第一個新産品順利誕生。當那個班長走進控制室時,吳利平看到融化的冰雪伴著淚水一起流過他年輕的面頰……
新産品開發的道路上,需要擔當精神。2012年5月,外商來進行例行的技術服務,當時吳利平和同事正在試産一種新産品,按照他們的配方,産品品質一直不合格。吳利平分析是偶聯劑加少了,外商非常堅決地否定了她的意見,認為是溫度太高了。當時,已是深夜兩點,發出降低溫度的指令後,外商就回酒店了。作為專利方的代表,他們無疑是這一領域的權威,聽從他的指令,吳利平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可那一釜釜浪費的原料,實在讓吳利平心疼。
她相信自己的判斷,相信她的團隊從實踐中得出的第一手數據,於是,她果斷地更改了指令,讓操作人員增加偶聯劑,結果一化驗,産品合格了。第二天,外商來到現場,得知情況後,什麼也沒説,只是尷尬地笑了笑。回國的那天,他悄悄地把吳利平叫到一旁説:“吳,你比我們想像中,更了解這套裝置。”
就是在這樣日積月累的磨礪中,曾經難以駕馭的裝置,用一個個喜訊回報著吳利平和同事,先後有19個牌號、62萬噸的橡膠産品在她們的生産線上誕生,僅10萬噸的環保膠,就能生産出700萬輛汽車的綠色輪胎。
近些年來,身邊陸續有技術人才離開,到環境好、待遇高的內地發展。也有私企、外企老總邀請吳利平共謀發展,並許以優厚待遇。吳利平均婉言謝絕。
吳利平説,從紀念館裏老一輩石油英模到身邊鐵人徐廣彬,石油血脈代代相傳,大慶精神鐵人精神薪火傳承。她忘不了,是師傅閔文斌一遍遍帶著自己認識了一套套裝置;忘不了,是身邊各族員工團結協作,才換來同行業最優的生産指標;也忘不了,各族員工上班是戰友搭檔、下班是兄弟姐妹,工作相互支援、生活相互幫助的一幕幕往事。如今,她已像那些石油前輩一樣,早就融入獨石化各族員工之中,就像血溶于血,渾然難分,一樣的石油人,一樣的新疆人。
5.小小儀錶的親密夥伴
—記烏魯木齊石化公司化肥廠儀錶車間二化維護班班長李華山
三伏熱天,因為怕儀錶燙著,他將表箱門逐一打開;三九寒冬,怕凍著,他又給儀錶伴熱……這樣的事兒李華山已經重復了二十年。
對於儀錶,李華就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在整個廠區,儀錶時刻守護著設備的運作狀況。通過聲響、度數、顏色,李華山就能了解這些親密夥伴的“想法”。
李華山是烏魯木齊石化分公司化肥廠儀錶車間二化維護班班長。入企業20年,他數次主動放棄升遷,始終堅持在二化肥裝置現場儀錶維護管理崗位上。
工具和機械的長時間操作讓他的手掌中結滿了厚厚的硬繭,卻能夠遊刃有餘地對付各類故障。20年來,李華山解決了無數生産中的疑難雜症。
鮮花送英雄,天道酬辛勞。從一名普通的儀錶工,到班組長,再到烏魯木齊石化公司高級工人技師、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崗位能手,直至榮獲全國儀錶維修工技能競賽金牌。李華山幾乎年年被評為各級先進,2013年更是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初出茅廬
1995年,學校畢業後,李華山進入化肥廠,正值二化肥廠破土動工。高聳的造粒塔、密如織網的管線讓他既興奮又有些膽怯。興奮的是,自己終於走向社會,所學有了施展的地方;膽怯的是,頭一次近距離接觸真實的設備,冰冷的塔架充滿神秘。
李華山深信,作為一名剛畢業進入企業的操作人員,需要做的是更多的努力和付出。正值建設中的二化肥給了李華山一個良好的學習機會。
在二化肥建設的近700個日日夜夜裏,面對尚未被組裝的設備零部件和拿著各類建設圖紙的施工工人;面對學校書本裏很多從來沒有見過的儀錶設備;面對一個個無法解決的操作難題,李華山跟著師傅們一起走現場,上塔鑽罐,早去晚歸,勤懇鑽研學習,了解每一件設備的性能作用和操作辦法。
憑著年輕人不服輸、肯學習的精神,李華山掌握了大量實際操作技能。在二化肥新裝置試車時,這個進入企業僅僅不到兩年的年輕人因貢獻突出,被授予三等功。
二化肥投産後李華山多次解決生産技術上的難題隱患,先後多次組織和參與二化裝置的QC或技改工作,並獲得烏石化公司和化肥廠不同等級的獎勵。參與編制的《全面設備管理法在二合成主聯鎖改造中的應用》獲得省部級創新成果三等獎。
1999年,不滿26歲的李華山被任命為合成維護班班長,成為儀錶車間建廠以來最年輕的班長。
而這僅僅是李華山職業生涯的開始。
建功立業
擔任班長後,李華山為了確保裝置的安全、穩定、長週期運作,堅持每天去現場巡檢。
2004年夏天,二化肥裝置大檢修。在他的帶領下,維護班承擔了五大機組自動化控制系統全部改造工作。在短短的兩天時間裏,完成了幾千根電纜、上萬個接線端子拆除工作,實現了開車一次成功,創造了中國石化行業的一項新記錄。
一年後,他帶領技術員對散庫耙料機進行改造,不但降低了職工的勞動強度,而且有效避免事故的發生。
2007年,他憑藉自身工作經驗,在二化裝置P14A設備上開孔安裝新型探頭,並在信號線上併入2千歐電阻抗干擾,使二化裝置P14A再未發生超速停車事故。
李華山多年的學習鍛鍊迎來了考驗的時刻。2009年首屆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儀錶維修工職業技能競賽中,在29支代表隊100名選手中,李華山奪得個人第一名。烏石化為他記個人三等功,給予10萬元重獎。第二年,他被授予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勞動模範”,同年被國務院國有資産管理委員會授予“中央企業先進個人”。
隨後,2013年,烏魯木齊石化公司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創新工作室。李華山在工作室裏成立現場消缺、二化飛揚、水汽攻關、分析表運作、現場整改等五個活動小組,用以推廣普及先進的技術和工作方法、帶動專業技術技能素質水準的提高。
就在李華山工作室成立不久,GPS時鐘同步攻關也取得突破。時鐘同步是控制系統特別是多套控制系統配合工作的可靠保證。李華山工作室通過GPS時鐘源在大化肥裝置控制系統中的應用,實現了DCS控制系統、TRICON控制系統、電腦時鐘與GPS時鐘同步。系統投入使用後運作穩定,各系統間時鐘誤差縮小到ms級。
當時,二化肥裝置控制系統升級優化改造是李華山工作室成立後遇到的一個大難題。通過五個小組協同作戰,使改造有效解決了二化DCS及SIS系統老化問題,為裝置安穩長滿優運作創造了有利條件。
為了進一步優化裝置運作,減少非計劃停工,李華山工作室還對一化大聯鎖系統進行邏輯優化改造。將單因素聯鎖轉變為雙因素或“3取2”模式,增加聯鎖條件的旁路開關,通過對旁路開關的投用、切除,實現工藝流程變動後新的聯鎖對應關係。通過這次優化,減少了線上修改及下裝程式的次數,從而降低了線上下裝時的風險以及頻繁下裝程式引起的系統故障報警,提高了系統的穩定性。
李華山工作室成立兩年來,圍繞降低成本、節能減排、技術改造、安全生産等主題,組織開展學習交流、技術攻關、技能培訓等活動,影響和帶動了廣大職工提升技術技能水準。
如今,李華山和所在班組每天都在努力完成著各項創新改造工作,不僅做到了立足本職,也在單位上下營造出了“學技術、比技能”的班組學習高潮。
“很多時候,學習過程是枯燥的,研究方案的過程也是艱苦的,但當你通過通宵達旦的努力,最終用知識解決了生産中的難題,並得到大家的認可,那種滿足,那份輕鬆,難以言表,同時又激發起不斷向新的目標邁進的動力,這才是樂趣所在。”李華山説。
6.“琢磨”出來的技能專家
——記克拉瑪依石化公司重整裝置班班長陳淑建
他只有高中文憑,卻被中國石油集團三次聘為技能專家,最近一次是2014年。
他只是一位普通工人,卻擁有中國石油集團技術能手、克拉瑪依市突出貢獻技師、克拉瑪依石化公司勞動模範等眾多榮譽稱號。
他只是一位普通的班長,卻是自學成才的楷模。
他是低調的陳淑建,克拉瑪依石化公司煉油第四聯合車間重整工藝一班班長。
“多琢磨”解決大問題
和陳淑建接觸過的人都知道,他有個遇事愛琢磨的習慣。時間長了,陳淑建便落了個“陳琢磨”的綽號。
煉油第四聯合車間30萬噸/年重整裝置在每次開工過程中,氨冷凍系統收氨難的問題一直困擾大家,為此車間也多次組織技術骨幹對收氨操作進行細緻研究,但始終效果不佳。所以每次開工時,收氨操作都成了影響開工進度的絆腳石。
“難道除了操作規程中提出的收氨方法,就真的別無他法嗎?”那段時間,陳淑建一上班就圍著氨冷凍系統琢磨,下班後又到圖書室大量查閱資料。平時本來就不大愛説話的他,顯得更加“蔫巴”了。但琢磨了十來天,還是沒啥頭緒。
“能不能改變過去的氣相收氨而改用液相收氨呢?” 有一天,陳淑建為腦海裏突然閃出的這個念頭興奮不已。他迅速將設想的流程畫成草圖,第二天一早就帶領兩個班員到現場實踐。
“成功了!”望著氨罐的液面不斷升高,一位班員欣喜地一蹦高。
30分鐘,完成了過去至少3天才能完成的收氨操作,效率提高了100多倍。從此,這種方法被稱為“陳淑建收氨操作法”。
這僅僅是靠”多琢磨“解決的一道難題。
2003年,30萬噸/年重整裝置迴圈壓縮機入口分液罐切液線堵塞,若不及時處理,分液罐裏的液體一旦進入壓縮機將會對設備造成很大損害,甚至釀成事故,大家想了很多辦法都無法疏通。
分液罐液面還在一點點上升,眼看就要到最高警戒液面了。在場的人都主張緊急停工。“讓陳淑建過來看看吧!”一位員工提議。
大家不約而同,都明白這是唯一的希望。
幾分鐘後陳淑建氣喘吁吁騎車趕到車間。了解情況後,陳淑建抬頭道:“用高壓氫接在切液線上逆向帶壓解堵。”
果然,切液線很快就被高壓氫頂通,大夥懸著的心終於落了下來。
後來車間又使用這種方法成功解堵了其他容器的堵結問題,數次減少裝置局部停工,確保了生産正常運作。
“公司要是多一些像陳班長這麼愛琢磨的員工就好了。”陳淑建解決一次難題,原車間主任王兵就感慨一次。
“多琢磨”創造大效益
陳淑建有一套自己的理論:“勤觀察,勤動手,多思考,多琢磨”。正是靠著這種“琢磨”的功夫,2000年以來,陳淑建提出或參與的車間技術改造、技術革新等項目11項,為公司累計創效近千萬元。
2000年10月,30萬噸/年重整裝置開工以後,一直處於半負荷或三分之一負荷運轉,噸油加工費用也就隨之增加了許多。為了能使車間的能耗費用降到最低,陳淑建又開始“琢磨”起來。
在裝置低負荷運轉的過程中,水、電是生産成本中的主要部分,而重整增壓機又是主要耗能設備。“能否將一直處於半負荷狀態的增壓機改造一下呢?”
自有了這種想法後,陳淑建便開始研究這台機器,像著了魔一樣,只要一有空就跑到氫壓機房圍著裝置轉悠。
兩個月後,一份“重整增壓機汽缸改造方案”提交上去,很快得到審批:方案可行,立即實施。2001年1月,兩台增壓機中的一台由雙缸雙作用改為單缸單作用,每小時可節電300千瓦時,每年可節約費用102萬元。
煉油第四聯合車間有一台冷卻器,由於只有在裝置開工、停工時才用得上,大部分時間被閒置。但是因為考慮到冬天防凍,冷卻器的迴圈水需要一直開著。陳淑建算了一筆帳:這臺冷卻器一小時的耗水量是80多立方米,一天下來就是1000多立方米,一年就得浪費十幾萬元。
經過20多個日日夜夜,陳淑建琢磨出了改造方案,既減少了迴圈水的浪費,還使除鹽水每小時減少了2噸,一舉兩得。方案實施後,每年節約資金20多萬元。
“多琢磨”排除大隱患
2003年5月23日,巡檢時從重整爐區飄來一股淡淡的燒焦味,陳淑建一邊皺眉一邊又吸了兩下鼻子。
“是不是哪著火了?”他自言自語地向裝置四週望了望,對整個爐區又認真排查了一遍,但也沒發現異常。回到操作室坐了幾分鐘,“不行,還得到現場看看”。他又到爐區檢查了一次,還是沒有發現問題。
吃午飯的時候,陳淑建扒拉一口飯,琢磨好半天。忽然他放下碗,叫上兩個班員再到爐區檢查,終於發現燒焦味是從重整換熱器內部冒出來的。
陳淑建迅速判斷,“裏面可能發生了自燃”。他吩咐兩個班員將消防蒸汽和滅火器準備到位,自己則小心地將換熱器202浮頭的保溫鐵皮拆開,以便弄清真相。
剛一拆開保溫鐵皮,保溫棉內就冒出了大量濃煙,從換熱器浮頭螺栓處泄漏的400多攝氏度高溫油氣“騰”就著了起來。
“快用蒸汽掩護!”陳淑建迅速拿起滅火器邊撲火邊大聲喊道。
剛剛燃起的火苗迅速被撲滅,當車間領導、技術幹部和換熱器修理人員趕到時,險情已被控制並做了緊急處理。車間主任感慨道:“你們可立了大功啊。”
2005年5月28日晚上9時左右,陳淑建在巡檢時聞到一台泵的新水中有一股淡淡的瓦斯味,他的第一反應是“可能是泵的機械密封有點漏”。走出泵房後他不太放心地又折回來,將所有泵的新水都聞了一遍,發現每台泵的新水裏都有淡淡的瓦斯味,而且越來越重。
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他,這可能是液化氣竄入新水系統了。液化氣一旦遇到靜電,後果不堪設想。他立即向公司彙報,同時以最快的速度將機泵新水改為迴圈水。
由於他發現彙報及時、分析判斷準確,為迅速查明瓦斯來源提供了依據,使液化氣在竄入新水系統很短的時間內就得到有效處理,消除了重大安全隱患。
“和愛琢磨的陳班長在一起,就是有一種安全感。”“陳琢磨”成了班員們的“定海神針”。
7.管道站場的“110”
——記西部管道公司哈密維搶修隊隊長謝志斌
一個簡單的站隊,一群不簡單的青年。這裡是新疆東大門的西部管道哈密維搶修隊,謝志斌是他們的隊長。
在我們生活的土地下方,有一個龐大的、不為人知的管道世界。據統計,新疆境內油氣管道長度達1.8萬公里,佔全國總長的15%。它們就像是盤旋于地下的鋼鐵長城,是經濟運作的血液和命脈。
西部管道公司成立於2004年8月,肩負著建設和運營我國西北油氣戰略通道的神聖使命。全公司百分之八十五的站場都身處戈壁荒漠,陪伴這些管道員工的除了冰冷的機器,就是空曠的戈壁。管線從哪過,人就從哪走。管線有多長,人就走多遠。
哈密維搶修隊在西部管道公司7個分公司的102個站場中原本並不起眼,隊伍規模不大,員工文化層次不高。但是,這個身處基層一線的普通車間站隊,先後在多個領域實現零的突破:取得第一個國家發明專利,獲得第一個由基層站隊技術員完成的省部級一等獎論文,成功研製出第一台自形式全液壓管道收發球作業專用車……
在謝志斌擔任哈密維搶修隊隊長的六年時間裏,這個僅有34名員工的維搶修隊榮獲了國家實用新型發明專利4項,優秀QC成果11項,完成小改小革18項,幾乎平均人手一個,也可謂是中國石油的一個不簡單的團隊。
最後一道防線
在油氣管道運輸行業內,維搶修隊伍常被稱作管道“110”。僅從這個稱呼上,就不難看出維搶修對於管道安全平穩運作的重要性。
哈密維搶修隊位於吐哈石油基地,肩負著2區9站及其所屬41座閥室、近1804公里管線的維搶修業務,由於業務覆蓋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西一線、西二線4條出疆大動脈,維搶修任務異常艱巨。
守護靜靜地從腳下穿越而過的油氣管道,並不是件“安逸”的事。這裡地處世界聞名的火洲吐魯番盆地,每到夏季,地表溫度最高可達70攝氏度,把雞蛋埋在沙子裏,抽根煙的功夫就能熟。
但是這一切困難,都被哈密維搶修隊克服掉了,並牢牢地守護著油氣管道管道平穩東行。
2014年11月25日,煙墩作業區西三線35#、36#、37#閥室出現管線冰堵,給天然氣正常輸送帶來極大安全隱患,如果得不到及時處理,極有可能會導致閥室截斷閥意外關閉,全線停輸的嚴重事故。哈密維搶修隊第一時間帶著設備趕往現場,在寒冷的夜間連續工作11個小時,消除了冰堵隱患,保證了天然氣的安全輸送。
2015年3月,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站場進出站先導式水擊泄壓閥突然無法回座,造成全線停輸,謝志斌連夜和員工趕往現場。查看趨勢圖,了解現場情況,查看設備記錄,根據經驗現場,謝志斌準確判斷出問題原因——由於溫度降低,導致先導油路不暢,閥芯無法備壓。維搶修隊用自製的水擊泄壓閥檢修工具進行現場拆解和線上測試後,一次性復位成功,設備泄放回座正常,全線啟輸。
像上面這樣的緊急搶修現場故事,每一個哈密維搶修隊人都能給你講上幾個。荒涼的戈壁灘寂寞難耐,但是對於維護管道的員工來説,它又很親切。他們經常吃泡麵、住閥室,有時一待就是20多天。給領導唯一的建議就是,麻辣牛肉麵以後能不能換個味兒。
作為一名油二代,謝志斌從小生活在玉門,聽過最多的歌就是《我為祖國獻石油》,已經在石油行業工作26年的他常説:“石油人肩上不僅有責任還有感恩。”
在哈密維搶修隊有兩個雷打不動的場面:每天早上出站的員工總能看到隊長謝志斌站在大門口,聽到他那句“注意安全”;每天傍晚幹完工作回到站上的員工也總是第一眼就看到站在大門口的隊長,並聽到那句“大家辛苦了”。起初,隊裏的員工以為這就是謝志斌的一個“面子活”,堅持不了多久,但沒想到,謝志斌這一做就是六年。
“有人靠人,沒人想辦法”
哈密維搶修隊前身是哈密維修隊。2009年,維修隊員工人數超過50人,2010年時僅負責西部原油成品油管道四堡至河西3個站的維檢修工作,2012年重組整合後開始涉足搶修業務,那時人數達到歷史最高水準——76人。但隨著近年來公司管控模式的變化,這個維搶修隊在冊員工減少到34人。
從50人管3站,到34人管9站,這種變化隨著帶來的挑戰不言自明。對此,謝志斌説,“有人靠人,沒人想辦法。”這裡的辦法就是創新。
早在維修隊時,謝志斌就倡導員工創新,“早些時候我們在維修中遇到了些問題,我就鼓勵大夥兒創新,一個目的就是不能讓設備帶病運作,一個就是想提高設備的使用壽命。”
墨守成規,只能原地踏步,創新求變,才能打開僵局。正是長期以來創新意識的培養,哈密維搶修隊形成了一個技術創新的濃厚氛圍。從修舊利廢到小改小革,因地制宜改造設備和製造的工具不計其數,隨著氮氣置換裝置的誕生,收發球車的研製成功......雖然人手依然緊張,但創新帶來的驅動力在“人少活多”的局面下發揮了作用。
拿收發球車來説,由於數條管線管徑、壓力和輸送介質不同,在進行清管作業時,清管器型號大小各異,因此配置的發球小車也規格不同,設備資源重疊浪費。而對於發送大型清管器則只能靠吊架、倒鏈加人工,這給哈密維搶修隊清管作業帶來工作難度的同時,加大了作業風險。如果能“造”出一台滿足不同規格清管器的收發球小車,做到“大小通吃”,那就方便了很多。
為此,謝志斌把技術員和業務骨幹召集在一起,把設計的想法和初衷説了出來,大家一拍即合,説幹就幹。四個月後,“小車”的雛形出來了。但在使用中卻出現了大家始料未及的新狀況:吊裝位置不平衡、電機功率不夠、噴淋系統射程偏近、液壓推桿磨損幹澀、底板強度不夠等諸多問題。
於是,大家又坐在一起,商量對策,最後決定見招拆招。找準平衡點、焊接吊裝架、更換換向油壓管路、加強底板硬度、安裝輪胎和差速器等。
經過一年半的討論、製作、實踐、完善,集行駛、收發球、噴淋于一體的“自行式全液壓管道收發球作業專用車”應運而生。
截至目前已成功完成輸油氣站不同規格清管器的收發作業10余次,就在前不久的在四堡輸油站原油管道弱磁變形檢測中,它還大顯身手。
與原先相比,勞動強度減低的同時,時間縮短了一半,更重要是安全風險降到了最低。2014年9月22日“自行式全液壓管道收發球作業專用車”獲得國家專利。
而對於一些隊裏沒有的工具,維搶修隊不等不靠進行了創造發明,對於一些進口設備的配件則進行了國産化改進,大大節省了時間和金錢的成本,用隊裏員工總結的話説,就是“土法子治起了洋毛病”。
幾年來,一批具有解決現場實際問題的QC成果涌現出來。在西三線斷管作業中,量身製作的“電動液壓站”成功應用於瓦奇爬管機和鋸管機,以小成本解決了搶修設備動力源不通用和數量不足的問題。“丹尼爾水擊泄壓閥拆卸機具”高效解決了6台泄壓閥閥芯密封的拆卸和安裝問題,並獲得國家專利。
不久前,哈密維搶修隊被西部管道選樹為標桿站隊,他們的人才隊伍培養與使用之道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兄弟隊站學習借鑒。
“創新不是做樣子,而是要真正解決生産中出現的難點和問題,提高作業效率,保證員工作業本質安全。”謝志斌説。
8. 在“死亡之海”為你加油
——記新疆銷售公司羅布泊加油站經理孫富民
羅布泊是世人公認的“死亡之海”。但是在這寸草不生之地,卻蘊含著極其豐富的鉀鹽礦産資源,為此,羅布泊將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鉀肥生産基地。
但是這首先要確保石油能源的供應。於是,在這個死亡禁區,佇立起了中國石油的一個加油站,也是當地唯一的一個加油站。
面對缺水少電、道路不通、生活條件異常艱苦的工作環境,誰來做著加油站的負責人都個巨大挑戰。但是孫富民一幹就是十年。
在硬體最差、員工最少、條件最惡劣和客戶源最局限的羅布泊加油站,孫富民帶領3名員工,戰風沙、冒酷暑、鬥嚴寒,堅守保供職責,用心呵護區內重點項目——國投羅鉀公司的建設發展,為當地送上源源不斷的能源動力。
“寶石花”為鉀鹽開發加油
羅布泊加油站在羅中鎮。距離若羌縣城320公里,距離哈密市420公里。方圓二百公里內,沒有任何可以用以辨別方向的植被或參照物,滿目都是堅硬無比、離奇怪異呈龜裂狀的鹽鹼殼。
這裡,夏天地表溫度高達70多度,冬季低溫常在零下30多度。一年之中,揚沙、浮塵、沙塵暴天氣在 250天以上,人被吹跑、車被吹翻是常有的事。
同樣,這裡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超級鉀鹽礦。5億噸大儲量,可持續開採100年的期限,8000億元以上的潛在經濟價值,開發價值明顯。
在國家西部大開發宏偉戰略決策指引下,新疆加快了羅布泊鉀鹽的勘探和開發。初具規模的鉀鹽生産結束了我國鉀鹽依賴進口的歷史,為推動新疆經濟跨越式發展起到了積極地作用。
為響應若羌縣人民政府支援鉀鹽開發建設的號召,2002年10月,新疆銷售庫爾勒分公司在這裡建設了加油站,成為第一家支援鉀鹽開發入駐羅布泊的大型國有企業。
羅中鎮沒有常住人口,只有一個五個人的鎮政府和兩三個民警的派出所,四個人的加油站算是鎮裏數一數二的“重點企業”,年銷量最高時超過萬噸。
但是,加油站營業條件極其簡陋,三間移動房構成了營業室,員工日常生活是在5米之下的地窩子裏度過。油罐深埋1.5米,用以抵禦夏季白天高溫灼烤和夜裏氣溫驟降所帶來的巨大溫差變化。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生活必需品。這裡的生活用水是從3公里外的鉀鹽礦區買來的淡化水。一方水價60元,雇車拉運60元,一方水的價格就達到了120元。員工生活用水都是重復利用,洗臉水沉澱後洗腳,洗腳水再讓狗喝,從不浪費一滴水。一個月才能去鉀鹽礦洗一次澡。在這裡,水,真的比油還貴。
為了保證加油和傳輸日報,加油站需要自己發電。為節省油料費用,大家早已養成車來發電加油、車走熄火靜候的用電習慣。為加油站配備的電視機,除了逢年過節幾乎沒有打開過。
由於鹽田泵站以及拉運鉀鹽去哈密車輛用油所佔比重很大。羅布泊加油站作為當地唯一的加油站,很好地完成了為國家鉀鹽大開發的成品油供應工作。
國投羅鉀公司領導曾經這樣説:“有了羅布泊加油站的全力支援,我們才能夠一步步地壯大和穩定發展。”
堅守“死亡之海”
若羌城市不大,羅布泊加油站名氣卻不小。
隨著鉀鹽公司火力發電投産後,羅布泊加油站年銷售量下降,但孫富民和三個員工年每人平均銷量仍在850噸以上,遠高於庫爾勒銷售公司每人平均銷量水準,創造了2007年、2008年連續兩年突破零售萬噸的優異成績。
多年來,孫富民走遍了羅中鎮及周邊的各用油點,通過規範服務用語、提供節假日送祝福等親情服務,以及開展“一個關係活一片,一個朋友串一線”的促銷活動,在開發新客戶的同時也維繫了一大批老客戶。
2011年8月份,孫富民在一次拜訪客戶時,汽車在無人區和無通訊信號區的地方鋼板斷裂被迫停車,他把車上剩下的水和乾糧全部留給司機,自己抱著一線希望去尋求救援。徒步十幾公里時,幸運地遇上了鉀鹽公司補給車,絕路逢生,被救了一命。
在進出羅布泊的路上,孫富民八次遇險,救人與被救,讓他遠近聞名,人送綽號 “團長”——冬天遇險躲進駕駛室,夏天遇險躲在車底下,都要蜷縮成一團。每一次遇險,都是與死神的較量。
特殊的環境也造就了人與動物特殊的情愫。鳥窩本來並不是件稀奇的事,但你見過用鐵絲構築的斑鳩窩嗎?三年前,一對斑鳩夫妻相中了加油站的紅罩棚。萬般無奈的斑鳩從礦區銜來細細的鐵絲,在罩棚一角搭起了愛巢。每年春秋兩季在這裡育子繁衍。成了“死亡之海”裏一對神奇的生命。
加油站還有個特殊的編外成員,他就是狼狗“布希”。布希”外貌雄健、氣宇軒昂,格外通達人性。每晚孫富民和同事入睡時,它總是雄居在地窩子的臺階,守護著加油站的設備和地窩子出口,儼然一把鐵將軍把著門,白天則與孫富民和同事形影相隨、寸步難離。
因為寂寞和孤獨,羅布泊加油站員工流失率很高。月朗星稀的長夜,孫富民和同事總是翻來複去數著遠處礦區的路燈,盤點著頭頂的星星。講述著重復不知多少遍的家人趣事,直至誰也不願再張口,頭枕著孤寂入眠。
由於加油站地處偏遠,站上的名員工經常一住就是1、2個月,孫富民自己常常堅守加油站2-3個月才回家一次,而儘量讓員工們每個月都能輪著回家一次。
寂寞難耐時,他跑上高高的沙丘吼上幾嗓,與老獵狗阿布追逐逗趣;想妻子孩子時,他躲進轟隆隆的發電機房裏唱情歌;想家時,他數數夜空中的點點繁星……他成為居住在羅布泊時間最長的人之一。
9.鑽塔情深
——記西部鑽探克拉瑪依鑽井公司50585鑽井隊黨支部書記吳平河
在準噶爾盆地茫茫的戈壁大漠上,一位錫伯族漢子吳平河,伴隨井架東征西戰,一幹就是26年。
俗話説,“鑽頭不到,油氣不冒”,鑽井是油田吐哈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地質勘探研究三所康積倫的排頭兵。60多年來,從祁連山脈、天山南北到裏海沿岸,在千年的古絲綢之路上,西部鑽井人豎起了一座座巍巍的鑽塔。
鑽井是個技術活。多複雜的井、多難打的井在西部都遇到過。鑽井總是與艱苦為伴,而西部鑽探就更苦。安下心、紮下根,不出油、不死心。“一名鑽井人,就得什麼苦都能吃,什麼罪都能受,哪有石油,哪就是我們的家。”
多年來,哪有“硬骨頭”井,吳平河就帶領50585鑽井隊出現在哪。2012年,吳平河當選中國共産黨十八大代表,是唯一來自石油鑽井一線的黨員代表。
癡戀井隊
吳平河的家鄉在美麗的新疆伊犁河谷。那裏生活著哈薩克族、維吾爾族、錫伯族、漢族等十多個民族。
1986年,吳平河從獨山子石油學校畢業後,成為了一名西部鑽井人,從此過上了隨著鑽塔轉移而遷徙、伴著鑽機轟鳴而入眠、望著遠方明月而思念的井隊生活。
一開始,吳平河被分配到鑽井公司32950鑽井隊,從最基礎的崗位——場地工開始了鑽井生涯。
儘管已經做好了吃苦的準備,但是每天十幾個小時的高強度勞動,還是讓他有點吃不消。一身油泥洗也洗不乾淨,還要經受烈日炙烤和飛沙走石的洗刷,特別是冬天,在零下三四十度的露天環境中,濕漉漉的工衣和手套被凍得硬邦邦的……
1987年,火燒山採油廠會戰,吳平河所在的32950隊當年上1萬米鑽井進尺,同事們住在活動板房裏,每天只有吃飯、上班、睡覺三件事,一天要幹12小時。
那年冬天,寒流突然襲來,氣溫降到了零下30度,哈口氣立刻就凝成霜,正常鑽井風險很大,一不留神就會出安全問題。而根據當時井上生産又不能停,全隊上下每個人各司其職,保證所有設備正常運轉,順利度過寒流。
作為一名剛工作不久的年輕技術員,吳平河在這場會戰中經受了磨礪,不僅體會到了井隊工作的辛苦和風險,更看到了老工人不怕苦臟累的愛崗奉獻精神,一種神聖的責任感油然而生。
鑽探區域一般都在高原、高寒、高溫地帶,不僅要忍受嚴寒酷暑,有時還要挑戰生命禁區。有的時候,井區周圍是百里無人區,空氣稀薄缺氧,氣候變化無常。有的時候,高溫地區每到夏季,地表溫度最高可達70攝氏度。常年在火焰山下打井,在那裏施工就像在蒸籠裏一樣,汗水一會兒就能浸透工衣,結成一層層鹽巴。
除了艱苦條件外,鑽井工人還要時刻面臨井噴失控、有害氣體泄漏等危險,有時還要遭遇生死考驗。
就是在這樣等條件下,吳平河熟練地掌握了井上的各項技術、井下的地質情況,熟悉地像看自己的手掌一樣。
2002年,組織上為了進一步培養吳平河,讓他擔任技術部門負責人,負責十幾個隊的技術管理。在別人看來,這是一個有很大發展空間的崗位,前途無量。但是他卻身在曹營心在漢,“聽不到鑽機的轟鳴,我睡不著,沒有和兄弟們朝夕相處,同吃同住同勞動,我心不安。”吳平河説,他屬於鑽井隊,他的一生將與鑽井為伴,樹塔為志,鑽油為生。
半年後,聽説50585隊沒有主帥,吳平河主動請纓,又回到了魂牽夢繞的井隊,主動要求去帶這個出名的“後進隊”。
精打細算
從擔任50585鑽井隊隊長的第一天起,吳平河就暗下決心,要徹底改變這個許多人都不願意接手的“後進隊”面貌。
擔任隊長後,他首先遇到的就是400多公里的鑽機長途搬遷工作。鑽機搬家安裝是大型施工,作業點多,勞動強度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出現意外事故。以往,50585鑽井隊長途鑽機搬遷大型施工都是由公司安排工作組來協助完成。這次,吳平河決定組織50585隊單獨完成搬遷工作。
鑽機搬家安裝前,他與隊上的骨幹一起,認真研究制定實施方案,對每一個工作步驟、每一台設備的裝車順序、每一個作業面的責任人都進行了詳細的安排部署,然後召開會議進行安排動員,將責任分解落實到每個崗位和每個職工。
整個鑽機搬安過程,他一直堅守在現場,親自指揮車輛裝卸,穿著厚重的工鞋,在井場來來回回的奔走,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以上。
在他的嚴密組織、精心協調下,整個搬安工作按照實施方案環環相扣,提前2天圓滿完成任務,受到公司的高度評價。
井隊搬遷這一仗增強了50585鑽井隊員工的信心。搬遷結束,吳平河回到家小休,換上拖鞋,妻子錢寶芬看到他的腳滿是血泡。
2011年,為減輕吳平河的重擔,公司調肖國華到50585鑽井隊當隊長。肖國華剛上任,就遇到了井隊搬家的棘手事。50多臺鑽井設備有40多噸重,要全部搬到新井區,需要多少輛車,如何分配人員才更有效、更能節約成本?
這時吳平河遞給他一張紙,紙上清楚地寫著搬家的所有過程及需要的車輛、人員安排。
肖國華一看佩服之至,這個搬家方案最大限度控制了成本,提高了效率。要知道,井隊搬家車輛租賃費是一筆很大的開支。
吳平河節約成本的招數很多:減少複雜事故,縮短工期,減少材料費、租賃費,修舊利廢,挖潛增效……
“每口井的地質情況都不一樣,每個崗位的人員都必須學會處理。” 吳平河常要求大家學習技術,在他的心裏裝著一本帳,只有科學鑽井,在安全的前提下提高鑽速才是最大的節約。
“鑽井工期縮短一天,就可以節約3噸柴油,工期提前5天,就可以節約15噸柴油。” 吳平河常説。
走一步,看三步,提前安排,科學打井,採用新工藝、新技術,優選鑽井參數,強化泥漿管理,嚴格按設計組織施工。依靠這套“法寶”,8年來,哪有“硬骨頭”井,50585鑽井隊就出現在哪,年年鑽井進尺在克拉瑪依鑽井公司名列前茅。
2010年,在新疆油田莫北2井區,50585鑽井隊承鑽的MB2251井,井深4005米,公司下達的工期是50天,他們僅用23天17小時就安全、優質、高效順利完井,鑽機月速度高達5069米/臺月,機械鑽速為16.76米/小時,創下了莫北2井區開發多年以來的歷史新紀錄,受到了西部鑽探公司和新疆油田公司的高度讚揚,引得其他井隊紛紛來取經。
多年來,他養成了一個習慣,在每口井開鑽前,他都要和成本員一起認真做好口井預算,將鑽井隊能夠控制的油料、修理費、材料、運費等十大項變動費用的控制責任分解到每個崗位,與業績考核相掛鉤,進行嚴格控制;每口井完井後,他都要認真對照檢查分析,尋找差距。他要求每個崗位、每名職工節約一滴水、一滴油、一度電,挖掘潛力,減少消耗。
據不完全統計,通過精細管理,精打細算, 50585鑽井隊近8年來,共計節約成本超過500萬元。吳平河的精細管理法讓曾經名聲寂寂的50585鑽井隊成為了標桿隊、金牌隊。
率先垂范
在鑽井隊,大家都管吳平河叫“不回家的人”。吳平河總是堅持天天跟班作業,大型施工不分白天黑夜,全過程盯在現場。
2011年夏天,一口井開鑽前,防滲泥漿池要鋪防滲膜。吳平河看到人手不夠,已經年近半百的他毅然下到4米深的池中。火辣的太陽當頭,新翻起的泥土陷沒腳踝,時而一陣風起,吹得滿臉泥塵,汗水浸透了紅色的工服。老吳和小夥子們一起堅持幹了2個多小時。
“兄弟,拉我一把,我實在爬不上不去了。”幹完活兒後的吳平河已沒有氣力爬上4米高的池子了,只好讓員工拉他上來。
48歲的內鉗工徐新文説:“員工身上有多少汗水,老吳身上就有多少。”作為一隊之長,他白班事務多、工作雜,但是在大型施工作業或人員緊缺的情況,他還主動擔起值起夜班的責任,有時連續值十多個夜班,同事都擔心他長期這樣吃不消。
安全生産是鑽井隊所面臨的最為嚴峻的考驗和挑戰。
“員工帶著情緒工作容易出事。” 於是,發現員工精神狀態不好必談,員工工作發生問題必談,員工間發生矛盾必談,生産的關鍵階段必談,員工受到獎懲必談,員工家庭發生矛盾必談。這是吳平河給自己定下的規矩。
50585隊是個由漢、維、回、哈、滿、錫伯族員工組成的大家庭。全隊36名員工,其中少數民族員工11人。從小在伊犁長大的吳平河會説漢語、維吾爾語、哈薩克語、錫伯語等4種語言。這給他做員工思想工作帶來了便利。
吳平河就是這樣通過點點滴滴感動著身邊的員工,引導井隊時時處處安全生産。
多年來,在他的帶領下,50585鑽井隊先後多次創出新指標、新紀錄,成為西部鑽探工程有限公司最出色的標桿鑽井隊。
10.握好手中的方向盤
——記運輸公司駕駛員孟濤
孟濤駕駛的原油罐車已經成為塔裏木蒼茫大漠的一道流動風景。
15年的駕駛生涯,連續安全行駛140多萬公里,年年業績名列前茅,6年內運送原油5.4萬噸,孟濤不斷刷新著記錄。
跑一趟車瘦兩斤
從小就看著父親風塵僕僕開著老解放的孟濤,早就愛上了駕駛,能握著方向盤馳騁大漠是他兒時的夢想。自1996年兒時夢圓,孟濤至今從未因駕駛崗位的苦、累、難,而後悔過自己的選擇。
2010年7月,正值塔裏木油田熱火朝天原油上産,塔裏木盆地沙漠腹地也是天氣火熱,氣溫高達43攝氏度,熱浪翻過沙丘咄咄逼來。孟濤深知夏季拉油的艱辛,提前備好了“糧草”——10個馕餅、20瓶礦泉水。
此時,駕駛室就像是功率巨大的“烤箱”,幾個小時下來,衣服就汗透了,頭髮也被“洗”了好幾遍。中途休息時,孟濤先將紅色勞保工服晾在駕駛座上,然後抓起一張馕餅啃起來。
荒漠空氣乾燥,最缺的就是水,一瓶水往往“一口悶”。睏了就在車上瞇一會,因為炎熱,車窗大開,醒來全身上下被蚊蟲叮咬得一片紅腫,奇癢難耐。一趟車跑下來,孟濤總能瘦上兩斤。“既然選擇了這份職業,再苦再難也要堅持下去……”純樸的言語透出他對工作的“忠貞不渝”和對辛苦的“習以為常”。
技術過硬讓人服氣
2011年3月,孟濤在執行原油拉運任務時,遭遇南疆連續七天沙塵暴天氣,黃沙漫天、粉塵嗆鼻。執行任務的原油車都排著長隊等待裝卸。在這種情況下,孟濤堅持每天將空氣濾清器清掃一遍,並在動車前檢查設備關鍵部位是否良好以確保安全。
看到孟濤在擦車,一位同事笑著説:“老弟,這樣的沙塵天氣,擦也白擦,別幹了,白費勁……”孟濤瞪大了眼睛:“越是這樣的惡劣天氣車輛損傷越大,公司把幾十萬元的設備交到我們手裏,把車子保養維護好,才對得起這份信任啊。”
在他的影響下,車隊的車容車貌煥然一新,他本人和所駕駛的車輛也被評為局級“勞動模範”和“紅旗設備”。
“孟濤這人在技術上沒有誰不服,他人老實,這個地方好。”駕駛員吐爾洪•阿不都熱依木拍拍自己的胸膛。“無論誰的車有了故障,漢族的、維族的,他都停下車幫助。孟濤在技術上是這個呢。”他豎起了大拇指。
這個同事口中“杠杠”的大男人,似乎不善言辭,但是,他在擔任原油運輸車隊六分隊隊長期間,帶領著他的分隊征戰沙海、所向披靡,多次被評為原油運輸車隊安全、設備維護先進分隊。在工作中,他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樂於助人,不吝將所學所會與同事分享,帶動身邊人共同進步,所以,誰有了困難都會第一個想到他。
有一次,從英買力油區滿載原油的1597號油罐車,經過新和縣城時突然柴油管爆裂,不得不停止行駛。司機找不出原因,急得在車頭打轉。孟濤正好駕車路過,查看一番,他從工具箱裏拿出一個備用的溢流閥換上,1597號的機器即刻運轉正常。
更令人拍手叫絕的是,2010年4月, 孟濤按照隊裏安排接手了一輛半挂式斯太爾王油罐車。在跑第一趟任務時,感覺這種車的油罐半挂車體剎車遲鈍。那是他執行從庫車南部的羊塔克油田向600多公里之外的澤普石化廠運送原油的那段時期。天下著雨,車子在國道柏油路面上很容易打滑。好幾次一踩剎車,長長的油罐拖挂體由於慣性減速不下來,就斜斜地從一側向前折過來。孟濤想到,斯太爾王在陰雨天容易發生這種情況,那麼冬天在雪路上行進更容易發生;要是遇到緊急情況,很可能在剎車時大幅度折過來,甚至和車頭碰在一起。他仔細檢查了剎車系統,發現是氣路設計存在缺陷:少裝了一副緊急續動閥,剎車鼓制動力不夠。從澤普石化廠空車返回的路上,他再次向三岔口鎮的一位修理師傅請教,證實了他的判斷。於是,他在沿路的車隊食宿點領取了一副續動閥安裝到車上,剎車不靈的情況就從根本上解除了。
事後,在他的建議下,原油運輸車隊對其餘29輛斯太爾王車全部加裝了續動閥。
“我挺喜歡當駕駛員的,上技校報汽車駕駛專業前,在家裏看到我爸的榮譽證書有一摞子,我就想,將來我要超過我爸。”每當被問到為什麼能把駕駛工作幹得這麼出色,孟濤總是靦腆地説。
原來,勞模先進有一位同樣榮譽滿堂的“老先進”作為標桿,這正是“黨員父子兵,看看誰更行”。
2011年3月,34歲的孟濤被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錄取,成為社會工作係2011屆的一名本科新生。許多人羨慕他:“孟濤,你算熬出頭了,終於不用天天跑車吃土了,”可孟濤説,我只想多學點知識、多學點技術,回來後更好地工作。
大學圓夢再回油田
2015年1月,孟濤順利通過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勞模本科班考核,拿到了他嚮往已久的畢業證書。一畢業,孟濤就回到原油運輸二大隊,伴隨塔裏木運輸公司原油拉運急難險重任務集中到哈拉哈塘油區,孟濤也被調配從事生産調度工作。
離開了伴隨他近20年的方向盤,起初有些不適應,在和他一同從事原油拉運的駕駛員看來,孟濤坐辦公室了,舒坦了。可是迎接他的是又一個新的更大的挑戰。“生産任務調配容不得半點馬虎,車輛調配不合理,就會導致試採單井原油不能及時運出,單井高架罐冒油,造成生産、環保事故。”孟濤介紹説。
2015年4月初,塔裏木油田哈拉哈塘躍滿8井完鑽,噴出高産工業油流,並進入試運作階段。該井每小時産油12方左右,運油任務24小時都不能停。“躍滿8井試油屬於特殊生産任務,我們原油罐車24小時都要不間斷地拉油,該井試油期間,我每天都要熬夜到淩晨3點多,第二天早上7點又開始安排當天的生産任務。”孟濤説。
除了正常車輛調配外,孟濤還兼顧著車輛GPS監控、安排車輛保養、應對車輛緊急救援等。他的辦公室是一間野營房,板房內夏天熱、冬天冷,這裡也是哈拉哈塘原油拉運“調度中心”。滿滿的工作量讓他忘卻了戈壁的荒涼,閒暇時,他會翻開他的藍色畢業證書,激勵和鞭策自己。
作為一名地地道道的石油運輸子弟,孟濤沿著父輩們的足跡果敢前行,這是一種熱愛,更是對祖國石油事業無限的忠誠。
11.鶴發老人綠染白鹼灘
——記新疆油田離退休幹部王延明
每每回想起30年前做的決定,王延明心裏總是充滿著自豪和激情。離崗退休30年來,他就幹了兩件事,不是種樹,就是養樹護綠。
30多年過去,這片叫做“延明園”的林子,如今綿延數裏,層層疊疊,果實堆翠砌玉壓彎枝頭,滿目青翠風景。不但成為花果園和職工群眾休閒娛樂的好去處,還成為“青少年社會實踐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學生到這裡義務植樹、除草、施肥。
在王延明的身後,克拉瑪依石油人種樹不止,昔日“草兒不生、鳥兒不飛”的荒漠戈壁如今綠樹成蔭,環境幽雅,空氣清新,樓亭相映,“國家衛生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國家環保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等榮譽稱號更是接踵而至。
夢綠
王延明第一次到新疆,是60年前的1955年5月。那時,他在北京有色金屬設計院工作,隨水文勘探隊到獨山子找石油。從此,他走遍天山南北,與大漠戈壁相伴,與石油結緣。
1959年,王延明走進新中國第一個大油田——克拉瑪依。遠離海洋的新疆,到處是戈壁荒漠。克拉瑪依,更是“沒有草、沒有水、連鳥兒也不飛”。戈壁灘除了極少的梭梭草和乾枯的紅柳叢之外,很難看到一點綠色。
1976年,王延明出任採油二廠廠長。採油二廠所在的地方,地上白茫茫的一片。抬眼望去,以為是雪。走到跟前,用手一抓,放嘴淺嘗,竟然是鹼!正因如此,當年的石油人來到這裡時,隨口給取了個名字叫“白鹼灘”。
採油二廠的員工們,是多麼地渴望能有一個良好的生活、工作環境。“剛來二廠,廠區裏基本沒幾棵樹,很荒涼。員工都不願在這工作,好多人都想調走。”王延明回憶起當年的情形説:“我考慮,要留住員工,先得搞好綠化。”
老家在河北承德的王延明,從小看慣了綠綠的田野、青青的河水。初到白鹼灘那些年,他説夢裏經常出現的顏色就是綠色,綠油油、水汪汪的一大片、一大片。
綠,難以割捨的情結,想綠、盼綠、夢綠。在一天天的艱苦勞作之後,他常常深情地望著眼前的戈壁荒灘,時常還會冒出一個看起來十分貪念的想法——這地方要是有片樹林該多好呀!有了樹,可以擋風,可以遮雨,可以消暑納涼……
沒草沒綠的日子,王延明深知其苦。三年自然災害那幾年,全國大饑荒,很多人都在挨餓。有的地方,野菜、樹葉甚至觀音土,都成為過充饑的食物。可在白鹼灘,沒有野菜,也沒有樹葉,只有焦黃的駱駝草。那時候的石油人,餓著肚子搞生産。是多麼地渴盼綠色啊,恨不得讓採油樹都變成綠樹。
要在遍地是茫茫鹽鹼的白鹼灘搞綠化,談何容易。在講究“先生産、後生活”的那個年代,王延明沒能在任上實現綠化夢。那時候國家缺油,石油人一心撲在生産上,連生活都顧不上,哪還顧得上綠化美化環境。
1985年,身為採油二廠黨委書記的王延明積勞成疾,患上心臟病。年僅54歲的他堅決要求辭職。幾經懇求,上級終於同意。在全廠幹部大會上,他説:“從明天起,我來負責搞綠化,要讓白鹼灘變成綠洲。”
白鹼灘也能變綠洲?不少人直搖頭,以為老書記只是説説而已。沒想到,王延明病情剛剛穩定,就帶領著由40余名職工和家屬組成的綠化隊伍,一抔土、一棵苗地開始植樹種綠,這一幹就是30年。
植綠
離開廠黨委書記崗位後的王延明,謝絕組織安排的療養,帶領綠化隊開始了廠區街心公園的建設。
在新疆工作30年,王延明從未回過老家。1986年,在老伴一再催促下,王延明總算回到了承德。
到家剛幾天,他呆不住了。不是上山找花種,就是下山找樹苗,一找就是一天。沒等返程,光花種就收集了五六公斤。聽人説鹽鹼地種山楂樹容易活,他就自己掏100多元錢,買了一大捆樹苗。
承德到克拉瑪依,光火車就得轉好幾次。為了帶花種、樹苗,他把親友們送的土特産都悄悄留下了。老伴一看,哭笑不得。
五六天的行程,車廂裏擁擠不堪,王延明把用塑膠紙包裹著的樹苗抱在懷裏,生怕被人擠折了、踩壞了。火車上沒有水,他隨身帶了一些,但他捨不得喝。寧願自己口渴受累,也要把省下的水一滴一滴澆到樹苗的根上……
在新疆,種樹很難,當地人常説,“種活一棵樹比養大一個孩子還要難”。為了種樹,王延明跑遍了烏魯木齊、石河子、沙灣、阿勒泰、伊犁等地。每到一處,王延明不僅僅是訂購樹苗花種,還細心查看當地的園林佈局,討教植樹養花經驗。
在鹽鹼地種樹,地下全是膠泥,不滲水。澆水水不往下滲,老躺在地面上,一個星期都下不去。結果,上邊澇、下邊旱,樹全死了。
怎麼辦?土不行,就換土。王延明領著大家從遠遠的地方把熟土挖運來,填進樹坑,這才栽樹。但是,由於樹坑大小受限,水還是不往下滲。辦法總比困難多,大家想到了挖溝排水。
第一年,是栽不活樹的。先換土,再反覆澆水,把鹽鹼排掉,第二年才能種樹。總算是有了新綠,樹苗存活得越來越多。
幾經摸索,王延明找到了在戈壁荒灘種樹的規律,工作的效率不斷提高。樹木成活率由不到30%提高到85%以上,並在白鹼灘上成功種植出桃樹、杏樹、李樹等經濟果木。
1993年,花甲之年的王延明正式退休。但他並未中斷染綠戈壁的事業,依然領著廠綠化隊的同志們一起戰鬥,併發動大批離退休人員和員工家屬義務投入到這項事業中來。
如今,那片昔日的荒涼戈壁如今已成了“塞外小江南”,大片果園碩果盈枝年年豐産。
愛綠
因病而辭官的王延明,剛種樹時身體非常虛弱。受心臟病折磨,走上幾十步就得靠著物體休息一會兒。每天要服三次藥,口袋裏時時裝揣著急救丸。
在烏魯木齊住院治療時,大夫説是典型的勞累型心臟病,囑咐再不能幹體力勞動,否則有生命危險。王延明放不下種樹的事,一回到白鹼灘又扛起鐵锨上了林子。
老伴心疼,硬拽著不讓出門。他説,讓我呆在家裏等死,比死還難受。老闆拗不過,只好天天護送。
綠化工作是項系統工程,挖坑築溝、拉運客土、修築蓄水池,工作千頭萬緒。王延明成天奔波勞碌,心臟病多次復發。
王延明拜託身邊的同志:“要是看我不行了,就幫我掏一粒急救丸送到嘴裏。”屢次遇險,又一次次死裏逃生。但是這些都阻止不了他植樹的熱情,仍然堅持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連回家吃飯都要家裏人去催。
有一次,王延明累得一頭栽倒在泥水裏,被送進醫院搶救了兩個多小時才甦醒過來。可第二天,他又硬撐著上了綠化現場。提起他,知情的人都會慨嘆:“這些年來,老書記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染綠一片片戈壁荒灘啊!
風雨三十年,挖溝時他栽倒過,施肥澆水時他病倒過。老伴無數次到工地嘮叨過,擔心他的安危。但是,王延明從未停止過種樹護綠。有時為了能幹較重的活,他還得提前服用雙倍的藥量。
建公園那段日子,要拉運大量的石頭。卸車,人手不夠。王延明就把家人拉到工地。老伴、兒子、兒媳婦,一家老少都忙碌在工地。
2005年,王延明在市區買了套住房。老伴高興壞了,可王延明自己卻不去住。她對老伴説:“這套房子,是專門給你買的。跟我在外種樹這麼多年,覺得很對不住你。”
老伴一聽,不樂意:“你不去住嗎?”“我搬過去就種不了樹了,還是留在這裡吧。”要不去,大家都不去。至今,王延明夫婦還住在白鹼灘區的老房子裏。
説來也奇怪,種樹30年,雖然很忙碌,勞累不止的王延明身體越來越好了,心臟病也消失了蹤影。如今,已84歲的他仍然堅持天天進園子,在林間小道活動活動筋骨,或揮動鐵鍬植樹,或放水澆菜,或摘果送人。
播綠
在老書記的帶動下,採油二廠越來越多的員工和家屬參加到種樹植綠中來。廠區的綠地面積,以平均每年3萬平方米的速度增長。
採油二廠先後建起街心公園、青年公園、水上樂園、動物園、植物園、花房……如今,綠化率超過40%,堪稱園林式“小江南”。當年王延明辭去黨委書記職務時,綠化率還不到1%。
1999年,採油二廠黨委討論決定,將西北角的園子命名為“延明園”。王延明知道後,找到廠長表示堅決反對。他説:“我種樹原因只有一個,就是喜歡。取這個名字好像給自己樹碑立傳一樣,這算啥子事嘛。我不願意,我不接受。”
與其説是喜歡種樹,不如説王延明是喜歡綠更準確。在“延明園”裏,不但有榆樹、白楊、銀杏,還種下了蘋果、李子、山楂等果樹和紅花綠草。1998年,王延明還曾帶領工作人員在這裡成功試種水稻,為克拉瑪依“大農業”戰略的實施蹚出一片新綠。
為著這片片綠洲,王延明沒有張口要過一分錢的報酬。他總説:“有退休工資足夠生活了,要那麼多錢幹啥呢?”
其實,如果不是一心搞綠化,王延明並不缺財源。30年來,不少人找到府來,有請他當顧問的,有請他出任企業法人代表的,還有請他合股辦公司的,他一一婉拒。理由只有一個:“我的樹還沒種完呢。”
多年來,王延明種的是樹,卻不僅僅是樹,更多的是石油人對綠色生態的渴望和呵護。在生態環境脆弱的西部,種樹是一種情懷,一種意志,一種嚮往,是石油人的精神守望。
當初種樹時,克拉瑪依周圍沒樹。王延明植出一片綠後,周邊的人們紛紛前來觀摩。回去之後爭相效倣,鑽井、電廠……後來,白鹼灘區政府成立,種樹綠化環境成了區政府抓的頭一件事。
現在,越來越多的克拉瑪依人和王延明一樣喜歡綠色,要是不栽上一回樹,總覺得缺少了點什麼,一年到頭不舒服。每到植樹季節,人有老少,衣分五色,肩挑手提,蜿蜒數裏,或挖坑,培土,或澆水,好不壯觀。
克拉瑪依石油人,已把義務植樹當作是人生的必修課。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約有14萬人次參加義務植樹,成活率在85%以上。在這裡,共産黨員有“先鋒林”,共青團員有“青年林”,軍地有“共建林”,夫妻情侶有“惜緣林”,家庭有“親子林”,少年兒童有“希望林”,普通百姓有“防護林”……綠蔭,向著戈壁深處延伸。
截至2014年底,克拉瑪依綠化率接近43%。綠化率達標了,是不是可以歇歇了?面對身邊人的好心勸説,王延明有自己的主意:“達標只是最低標準,趁著自己還能幹得動,抓緊時間能多種幾棵樹就多種點吧。”
“只要我活著一天,就要在這兒種樹播綠!”一頭白髮的王延明,深情地望著滿園翠綠,仿佛巡視著自己的孩子。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