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手機版  |  桌面下載  |  郵箱登陸  |  論壇註冊  |  站點導航定制
 

第三部分 石油魂

發佈時間: 2015-08-25 09:16:28   |  來源: 中國網   |     |  責任編輯: 君君

 

在新疆,一些耄耋之年的老石油有句口頭禪,“奉獻青春獻終身,獻完終身獻子孫!”這是60年來,新疆石油人的人生寫照。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東部發達的經濟吸引了大量人才“孔雀東南飛”。但是,自新中國成立以來,一批又一批的石油青年,義無反顧,前赴後繼,從全國各地走進新疆,“鳳凰西北飛”。無論是開發克拉瑪依油田、還是塔裏木石油會戰、吐哈石油會戰,數以萬計的石油工人告別親人,西出陽關。

在南疆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南疆人民苦,一天二兩土,白天吃不夠,夜裏還要補。”新疆的很多石油企業所在地,不是浩瀚沙海,就是茫茫戈壁,渺無人跡。在這片荒漠和戈壁上,幾十萬、幾代的石油人從黑髮到白髮,從一代到二代、三代,把根牢牢地紮在新疆大地上,默默地踐行以油戍邊的歷史使命。

這不是一個人的力量,而是幾代人的成就。這些石油工人平凡而普通,他們不張揚,更不抱怨,在惡劣的生活工作條件下,特別樂觀和從容。就是這樣一群荒漠石油人,硬是在祖國的西部,在最荒涼的沙漠戈壁上開發出一個個油氣田,在荒無人煙的公路旁建起了一個個加油站,在天山南北建成一條條油氣輸送管道。讓這涌動的油氣翻山越嶺,渡江跨河,奔騰到數千里之遙的北京、上海,和全國的其他角落。

選擇了邊疆,就意味著艱苦和荒涼,也意味著奉獻和擔當。唯有克服這一切困難,才能真正將寶貴的石油資源從地下開採加工出來,送到需要它的地方。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助力邊疆經濟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句空洞的豪言壯語。在遼闊的新疆大地,在綿延的絲綢之路,中國石油人憑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志,用一口口油井、一米米管道挺起了石油人的鋼鐵脊梁。

歷史不能忘卻

幾十年,幾代人。

歷史不曾忘卻。1958年9月28日,著名愛國將領楊虎城的女兒楊拯陸把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2歲。1955年楊拯陸從西北大學畢業後,自願來到新疆,去了最艱苦的野外地質隊。

作為當時新疆石油管理局地質勘探隊117隊隊長,她推遲了婚期,投入到三塘湖盆地的地質勘探工作中,因突遇風雪,她再也沒有能走出來。

2008年11月28日,吐哈油田在新疆哈密地區巴裏坤縣的吐哈油田三塘湖採油廠牛圈湖聯合站前樹起楊拯陸烈士紀念銅像,來紀念這位為了石油事業獻身的勇士。

踏著楊拯陸的腳步,一批一批石油人走進三塘湖盆地,繼續楊拯陸未盡的事業。如今,三塘湖建起年産30萬噸的現代化油田。

在南疆的勘探開發中,有這樣一群物探隊員,為了尋找南疆的油氣藏,在1978到1993年的15年間,先後有44位同志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為了紀念他們,中國石油在庫爾勒市物探基地樹起了一座“征服塔克拉瑪干紀念碑”。在紀念碑上,鐫刻著物探隊員征服大漠的功績。截至目前,共有80多名物探人的生命止步于征服“死亡之海”途中。

那是一個淚水和著石油流的年代。被稱為瑪依塔柯之子的王繼諤烈士,在60年代為了摸清原油性質,加工出新油品,風餐露宿,一口口地跑遍了當時克拉瑪依油田的1040口油井;為了滿足戰備急需,他臨危受命,帶領科研團隊到新疆可可托海,在零下五十多攝氏度的極寒中,爬冰臥雪,做油品性能試驗,在最短時間內,開發出-50號軍用柴油、抗凝液壓油,攻克了低溫下我軍坦克不能發動、機槍不能連發的難題。

就是這樣一位為國家做出重要貢獻的專家,在會見外賓時,卻找不出一件像樣的衣服。在他去世時,除了一張破舊的木板床外,唯一的家當就是陪伴他跑井跑了十幾年的自行車。

最難打的井都在西部。油田開發初期,國家物資匱乏,工業基礎薄弱,鑽工們把設備看的和命一樣重要。他們在一次施工中,吊卡落進了六七米深的井筒。那時根本沒有專門的打撈工具,手邊甚至連根夠得著的桿子都沒有。隊長毅然決定,讓隊友拿繩子給他綁住雙腳,倒挂著下井去撈。井眼裏滿是泥漿,憋一口氣,只能呆幾十秒。挺不住了,他一搖繩子,大家就立刻把他往上拉。反反覆復了好幾次,終於把設備撈了上來。要知道,泥槳的物理性狀就是稀泥巴,泥槳中的酸、鹼、鹽化學成份,灼皮膚、燒眼睛。

在克拉瑪依展覽館,還有一張廣為人知的冰塔冰人照片。那是1219隊征戰克拉瑪依2號井的縮影。當時氣溫零下30多攝氏度。在鑽進過程中突然發生了井噴,噴出的油水柱剎那間衝上天車。幾個小時後,30多米高的井架就變成了一座巨型的冰塔。危機時刻,隊長陸銘寶帶領隊員冒著生命危險,奮不顧身衝了上去。經過三天三夜的搶險,才制服了可怕的井噴。水氣、雪花凝固在鑽井隊員的身上,如同披上了冰鎧甲。這張照片定格的歷史瞬間,生動記錄了石油前輩戰天鬥地的英雄壯舉,成為了中國石油傳承至今的精神財富。

1989年10月19日,在共和國石油工業發展史上,是個值得濃墨重彩書寫的日子。對所有投身塔裏木石油會戰,鏖戰在茫茫沙海的塔裏木石油人來説,這是個刻骨銘心,永遠難忘的日子。

當天,位於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的塔中1井進行中途測試。20時23分,一股強大的油氣流從3582米的地層深處呼嘯而出。頃刻間,油氣化作火龍,染紅天際。

“出油了!”“出油了!”井場上,人們狂呼、跳躍,呼喊聲和噴油聲交織在一起,一片歡騰。許多人抑制不住激動,抓一把原油抹到臉上,喜悅的淚水摻雜著黑油恣意地流。他們用安全帽敲擊出旋律,跳躍,呼喊。那夜的激動和淚水,連同塔中1井噴出高産油氣流的重大喜訊,迅速傳遍全國。

同一時刻,新疆鑽井公司7015鑽井隊一位普通泥漿工王光榮也在翹首企盼。他身患絕症,正躺在千里之外的烏魯木齊一家醫院病床上,僅靠藥物和血漿維持生命。聽到收音機裏傳出塔中1井噴油喜訊,他用盡生命最後的氣力喊著:“出油了……出油了……”然後閉上了雙眼。他被新疆石油管理局授予“鐵人式共産黨員”稱號的王光榮,與鐵人王進喜的事跡一併陳列在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裏。

守得住荒漠、咽得下風沙、扛得起重擔。這些石油人常年待在沙漠裏,因為沙漠沒有路,很多人走出沙漠到城市,都有過馬路的恐懼症。在冰天雪地的戈壁,他們經常熱氣濕透衣服,然後凍成冰。在火焰山下,他們身在酷夏卻不得不戴棉手套、穿棉鞋,以抵禦那七八十攝氏度的高溫。在新疆的大地上,你總是能看到這樣奇異而幾近悲壯的打扮。

有時,他們也會很想家。他們工作在沙漠腹地、大山深處施工,幾乎沒有手機和網路信號,想給家人報聲平安,都要爬上井場旁邊的高處。有時聽到電話那頭“喂”的一聲,就沒有了下文。即便這樣,也是很大的滿足。抬頭看星星,低頭數螞蟻,講述著重復不知多少遍的家人趣事,直至誰也不願再張口,頭枕著孤寂入眠。

石油魂在傳承

石油血脈代代相傳。站在老一代石油人奮鬥過的遺址前,仿佛能觸碰到石油工業那久遠的歷史,但只要輕輕一轉身,又能看到百年之後的燈火輝煌。

為什麼一代代石油人總是那樣充滿激情和理想,因為總有一種無聲的傳承,一種天賦的使命,會在不知不覺間,融入血脈。

茫茫戈壁,漫漫黃沙。沙漠邊緣的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夏季酷暑,春天狂風肆虐,秋天蚊蠅牛虻成群。新一代的石油人仍是滿懷石油理想。

吐魯番盆地,每到夏季,地表溫度最高可達70攝氏度。2015年,吐魯番最高氣溫創下該地區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高值,在那裏施工就像在火爐裏一樣,你會看見中國石油的工人把冷水管子裹在身上仍揮汗如雨。

在塔克拉瑪幹沙漠腹地和邊緣,塔中1井和克拉2井有很多八零後、九零後年輕的小夥子和姑娘們,正在與世隔絕、遠離人煙的沙漠中央開採油氣。採油工是個很辛苦的工作,地處“地上不長草,風吹石頭跑”的亙古荒原上,氣候變化無常。為著多産油氣,那些年輕人毅然放棄了安逸的生活,選擇了寂寞,選擇了堅守。

在塔裏木盆地的沙漠公路上,中國石油天然氣運輸公司的小夥子,開著滿載原油或柴油汽油的大罐車,經常要橫穿沙漠。夏季拉油是很辛苦的,他們帶著馕餅、礦泉水作為乾糧,駕駛室就像是功率巨大的“烤箱”。如果打開車窗,全身上下就會被蚊蟲叮咬得一片紅腫,奇癢難耐。在浩瀚的流動沙漠中,建了這樣一條沙漠公路,是世界奇跡,運輸的小夥子駕駛的油罐車,更成為大漠的一道流動風景。

在沙漠深處的塔中,有一座中國石油的加油站——塔中加油站。如果沒有這座加油站,很多過往車輛就得背上油桶穿越沙漠。這裡的兩對四位剛剛新婚不久的年輕人,每日等候著過往的車輛,他們撐起了過往車輛的“生命補給站”。在帕米爾高原的塔什庫爾幹紅其拉甫口岸的友誼加油站,也有中國石油加油站人員在保障整個地區的油品供應。如果沒有這個加油站,路就不通了。這裡是通往巴基斯坦的中巴經濟走廊的關鍵要道。同時,在無人區的羅布泊,唯一加油站是中國石油的。那裏方圓二百公里內,沒有任何可以用以辨別方向的植被或參照物。在新疆最艱苦和最邊遠的山區,都有中國石油的加油站。有路,沒有油,就是死路。中國石油遍佈新疆的一千多家加油站,每時每刻都守候著在路上的人們。

在霍爾果斯果子溝,管道員工一年四季在山中巡線。油氣開採出來,輸送出去是關鍵。在我們生活的土地下方,有一個龐大的管道世界。它們就像是盤旋于地下的鋼鐵長城,是經濟運作的血液和命脈。作為亞洲最大的輸氣站場,霍爾果斯壓氣首站是首條跨國天然氣能源大動脈的“龍頭站”,在這裡,每天有超過1萬立方米來自中亞的天然氣沿著鋼鐵巨龍奔向沿線100多個城市近300多家分輸用戶、3000多家大中型企業和6000萬居民用戶,其平穩運作直接關係到下游用戶的能源供給。如果到了冬天,果子溝的積雪都會深達20釐米。最低溫度達到零下30攝氏度,每年總有幾場8級以上的大風。西部管道公司百分之八十的站場,都在戈壁荒灘和無人區。管線從哪過,人就從哪走。管線有多長,人就走多遠。

在獨山子石化公司,每次檢修時員工都要在煉油釜、罐內鑽進鑽出。夏天,氣溫接近40攝氏度,煉油釜、罐內更是悶熱。獨山子“千萬噸煉油、百萬噸乙烯”是當時中國最大的煉化一體化項目,也是西部大開發的標誌性工程之一。先後有16萬人參與建設,僅鋼結構用量就達46萬噸,可以建起4座鳥巢;裝置中各類管線總長度3600公里,可以從獨山子一直鋪到北京。穿的衣服鞋子、走過的柏油路面、家中的冰箱彩電、汽車的輪胎,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他們生産的産品身影。

除了野外作業的辛苦,更加繁雜的研究和分析工作也任務艱巨。許多研究人員要根據有限的資料吃幹榨盡、從頭分析。常常是泡在岩芯庫裏一毫米一毫米地描岩芯,或者關在辦公室裏一張一張地繪圖,不分晝夜。

在他們身上,每個人都有或辛酸、或艱辛的故事,但是卻又都凝聚著石油人共同的特徵:吃苦耐勞、勇於奉獻、創新向上。這些更是中國石油的鐵人精神——愛國、創業、求實、奉獻。

有一首歌是這樣唱的:

走進石油門,擁有了奉獻的心,苦在離家走四方,樂在油田井成林。久當石油人,扎穩了做人的根,常以青春換成功,常把黃昏當早晨……石油人是遠征的人,石油人勇於擔重任......

文字和歌曲總是蒼白的。無法還原這些人在艱苦的自然環境下是如何克服那些困難的,也無法描述他們的堅守換來的是怎樣的成就。

無論你在任何城市,去加油站加油,或是在家裏打開燃氣灶的時候,希望能夠想到在遙遠的西部荒漠和戈壁上,有這樣一群石油工人在堅守著。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