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大美新疆天更藍地更綠
—中國石油西部鑽探工程公司綠色發展紀實
發佈時間: 2015-08-19 14:40:51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君君
2007年底中國石油專業化重組後成立的西部鑽探工程公司,有著光榮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蘊。鐵人王進喜等一大批典型人物就在這裡孕育成長;石油鑽井人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精神就在這裡培育發揚。上個世紀50年代,西部鑽井人勇擔使命,以“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豪邁氣概,挺進戈壁荒漠,安下心,紮下根,不出油,不死心,在美麗遼闊的天山南北,打出了一口口為人民爭氣、為祖國爭光的高産油氣井。而今,西部鑽井人發揮建設“新疆大慶”的主力軍作用,先後打出了當時中國陸上最深的探井準噶爾盆地莫深1井等一批高難度井,為新疆、吐哈、塔裏木三大油田增儲上産提供了重要保障,
石油行業有句俗話説,“鑽頭不到,油氣不冒。”鑽井施工在油田開發建設中擔負著先鋒隊、排頭兵的重要角色。60多年來,從祁連山脈、天山南北到裏海沿岸,在千年的古絲綢之路上,西部鑽井人豎起了一座座巍峨的鑽塔,留下了一串串跋涉的腳印。近5年,西部鑽探公司完成鑽井進尺1698.7萬米,相當於圍繞赤道轉了4200余圈。公司創新的24項新技術新工藝填補了世界和國內空白,研發出了一系列破解工程技術難題的“金剛鑽”,打破了國際大公司壟斷高端市場的局面。
“寧肯鑽井速度慢,不讓環境生態壞”,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求得發展。
再緊不能緊環保。面對新疆生態環境脆弱的狀況,西部鑽探致力於生産施工與環境保護齊頭並進協調發展,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防止環境污染放在首位。在建設每個項目前,都嚴格按國家規定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做到防止污染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産使用。據統計,近5年用於環保隱患治理的投入就達2000萬元。
像愛護眼睛一樣自覺愛護環境,已成為西部鑽探人的共識和在鑽井施工現場作業的一道亮麗的風景。不讓一滴油污染環境,是鑽井施工的總要求。
在綠草如茵、牛羊成群的天山山麓齊6井井場,各種生産物資有序堆放,泥漿罐、油罐、物資堆放處的每一寸地面上全部鋪設了防滲布,所有設備都進行了有效防護,為的就是防止油污跑冒滴漏。50606隊將生産中産生的污水,通過凈化裝置進行凈化,用來沖洗振動篩上的沙子和廁所。污水的迴圈利用,既節約了水資源降低了生産成本,又避免了對環境的污染。黨支部書記劉良説:“我們鑽井隊每天都根據不同施工工況,確定環保工作重點,在班前會上提出嚴格要求,讓員工心中有數。班後會上,必須總結環保情況。為確保責任的落實,我們把整個區域劃分到每一個崗位,並制定了嚴格的‘環保規定動作’做到施工現場每一個員工的每一個動作都包含環保內容。50606隊的做法是西部鑽探208個鑽井隊的縮影
在莫北2井井區6331井,還有500米就鑽至設計井深了。井場上,當班員工正利用鑽進時間,自覺擦洗設備、打掃井場,準備恢復地貌。在井場值班室的一張搬家行車路線圖上,對搬家所經地域、植被情況、行車路線標的十分詳細。值班幹部説,“我們這是為了避免在搬運設備時對植被造成碾壓。” 如果在農田周邊施工,更要優先保護環境,必要時搬運管線等材料,要人拉肩扛。
50217鑽井隊承鑽的阜康1井就坐落在優美的天池景區。井場的大門口,3塊安全環保牌標示著規定和要求。井場內,所有鑽機設備之間的管線介面,都用防滲膜包裹的嚴嚴實實,防止費油泄漏污染地面。泵房區間、凈化罐區廢水廢油定點存放,就連振動篩濺出的岩屑也被蒐集儲存起來。進出井場的施工車輛,必須苫蓋篷布,不許掉落一丁點雜物,還要保證尾氣排放達標。司鑽金志説:“幹了31年鑽工,在5A景區打井還是頭次。這麼好的地方,如果因為我們施工破壞了,是件很丟人的事。必須把環保做到極致。”
鄯善溫西3-4581井就坐落在農民的果園周邊。30釐米高的田埂將井場和葡萄園隔離開來。為了保護環境,西部鑽井一線員工把防噴管線一根一根地抬過去,用手提桶一桶一桶地提土,填入放噴基座中,工作量增加了很多倍。隊長高明説:“整個井場面積相比減少了50%,不足一畝地。”原來擔心鑽井施工會給葡萄園造成危害的維族老大爺笑了,伸出大拇指説了句“你們好樣的,亞克西”。
領養“綠孩子”,天藍地綠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共同追求
西部鑽探固井壓裂公司水泥混配儲運站位於一片鹼灘上。泥漿是鑽井施工不可或缺的血液。在生産過程中,如果不採取措施,産生的粉塵會對環境造成影響。這個站投入專項資金,對設備和工藝進行改造,引進國內外先進設備,進行全方位綜合治理,成了整潔環保的綠色站。經過攻關,研製出一種新型除塵器,投入使用後,員工作業不戴口罩了。黨支部書記于成平説:“我們站日處理水泥數百噸,成品水泥存儲能力800噸。水泥從水泥廠拉運進站,到混配站進行數次混配,在拉運到施工現場,整個過程見不到一絲粉塵。”
在這個站人人都有“綠孩子”。站裏堅持開展“美化廠區、綠色和諧”植樹活動,在鹽鹼灘上造出了一片綠洲。于成平説,在鹽鹼灘上把樹養活,比養孩子還難。以前種的樹,成活的沒幾棵。後來,站裏專門諮詢當地農林專家 ,根據土質特點等因素,確定種植胡楊、大葉榆、紫穗槐、怪柳等4個樹種。為了確保樹木的成活率,站裏制定了一條措施,即每個員工領養3棵樹,員工因此有了自己的“綠孩子”。這幾年,站裏開墾出9000多平方米綠化地,植活了上萬株樹木。員工説:“環境好了,身體健康了,幹起活來心情更愉快了。”
“好人一路走過來,鮮花在身後開放。”在克拉瑪依阿依庫勒水庫邊,有一道綿延兩公里的綠色林帶,它是西部鑽探井下作業公司員工艾合買提江用3年時間,自掏腰包買樹苗、自己挖坑置換土、改裝自家車拉水澆灌而成的,如今成為茫茫戈壁上一幅撩人的風景。
實施“電代油”,把環保壓力化為轉型動力
綠色施工,清潔發展,是企業長遠、高效發展的必然要求。西部鑽探大力推廣鑽機燃料替代技術,對鑽機進行“油改電”、“電代油”、“油改氣”改造,節能減排,西部鑽探在努力而且見到了明顯效果。
西部鑽探品質安全環保處處長石向前説,多年來,西部鑽探使用的機械鑽機和電動鑽機均採用油料作為動力,國內主力型鑽機進行正常施工,每部鑽機月消耗柴油約115噸,消耗機油約1噸。不僅成本高,且産生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對環境有影響。要對200多部鑽機全面更新,設備投入資金高達數十億元。而對現有鑽機進行“油改電”改造,每台則需幾百萬元。鑽機改造投産後,13個月就可收回投資。
西部鑽探是國內最早實驗、應用機械鑽機“油改電”的企業,現已獲得7項自主智慧財産權發明專利。去年這一技術已推廣到青海高原鑽井並獲得成功。
西部鑽探在有條件的鑽井區域推廣“電代油”技術改造,在對50部鑽機進行改造後,累計節約柴油1萬餘噸,節省燃料成本8500萬元,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別為8萬噸、1000噸和3000噸。
在塔裏木油田克深901井,90001鑽井隊成本員給算了一筆賬。這口設計井深7250米的井,全井用時269天。如使用柴油作為動力,每天消耗柴油10噸左右。現今使用工業電網,平均每天耗電4萬千瓦時,折算後相當於消耗7噸柴油,單項能耗費用每天可節省2萬元。更重要的是震耳欲聾的鑽機轟鳴聲沒有了,有害氣體沒有了。今年上半年,9部鑽機在塔裏木油田實施“電代油”,鑽井能耗綜合成本同比下降36%,累計減排二氧化碳等4629噸,可謂環境與經濟效益雙豐收。
去年,鑽機“油改氣”在克拉瑪依鑽井公司獲得成功。以低耗能、低排放、低噪聲、低成本為特徵的新型鑽井動力技術,成為綠色生産、清潔生産的重要途徑。
西部鑽探將“環保優先”的理念融入生産經營全過程,以各崗位的安全清潔生産,確保公司的綠色清潔發展。多年來,堅持開展綠色作業隊創建活動,著力培養員工綠色意識,養成清潔生産良好習慣。通過不斷完善綠色作業隊的相關制度,目前已形成了一套嚴格的考核、驗收和評比的制度體系。環保指標層層分解到部門、井隊(站),誰主管,誰負責,實現了內容、任務、措施、責任、檢查驗收6個落實。
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助力邊疆經濟發展,自覺保護生態環境,從來都不是一句空洞的豪言壯語。在遼闊的新疆大地,在綿延的絲綢之路,西部鑽井人憑著敢於擔當的責任感,用一次次豎起井架、一米米鑽進地層、一口口優質油井,讓大美新疆天更藍,地更綠。在新疆,最完好的原始的生態系統仍然匍匐在盛産石油的準噶爾盆地古爾班通古特沙漠,仍然屹立在油氣高産區吐鄯托盆地,仍然如千年胡楊聳立在塔裏木盆地的大大小小油田。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