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人民醫院:提供方便、價廉、質優的醫療衛生服務
發佈時間: 2015-02-04 16:09:32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海口市人民醫院是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的附屬醫院,是綜合性“三甲”醫院,有床位1722張。曆盡百年,文化底蘊豐厚,造福椰城萬家。一直以來秉承著“濟世百姓、健康萬家”的宗旨和“厚德、仁愛、勤勉、創新”的精神建設醫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大力推進醫院服務創新,優化服務流程,規範診療行為,改善就醫環境,建立和諧醫患關係,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方便、快捷、質優的醫療衛生服務。
一、成立客戶服務部,推出十多項服務新措施
2014年1月,醫院吸取商業運營“售前、售中、售後”服務模式的經驗,整合與完善了除醫療護理以外的服務功能,抽調30多人成立了客戶服務部。把病人當客人那樣熱情接待。對病人提供院前、院中、院後的全方位非醫療服務。推出前臺接待、就醫諮詢、預約掛號、預約診療、網路預約、診間預約、病床預約、專家預約、智慧卡自助掛號繳費打單、陪同診療、免費接送、病人隨訪等十多項便民服務措施,緩解了看病繁瑣,就醫耗時等現象。
病人可以通過現場、電話、手機APP、微信、網路、診間等方式進行預約掛號,候診室按預約時段安排病人就診,錯開了就醫擁擠高峰,有效地縮短了病人的候診時間。
以往,門診大廳病人掛號、繳費時常可見到人山人海的場面,高峰期時的排隊可以延伸到大門口。為此,客戶服務部在門診大廳等公共場所安裝了34台“自助智慧服務機”,安排專人指導患者辦就診卡、掛號、繳費、列印化驗單等,幾十秒內就可自主完成操作。在門診入口、大廳及各樓層還安排有多名導診員引導分流患者就醫、檢查、取藥等,避免病人因不熟悉服務環境而來回折騰,大大地緩解了門診的擁擠狀況。
床位緊張,住院難,是當前大醫院普遍存在的問題。客戶服務部設立了病床預約服務小組,對外公示服務熱線電話,可幫助病人預約預留床位。在收治科室沒有空床時,則通過聯繫急診科的留觀病床,先住院,再轉科。
有些醫技檢查項目當天不能出結果,外地病人就需要住賓館等待一兩天,或者再跑一趟取報告,很不方便。客戶服務部提供了代寄檢查報告單服務,只要病人留下聯繫電話及住址,客服人員在檢查結果出來後會立即將報告結果和醫生的建議等情況電話告知病人,隨後將報告單寄去,深受病人歡迎。
鄉下病人來到大醫院最怕的是對就醫環境、就醫流程不熟悉,從這樓跑到那樓,像鑽迷宮。客戶服務部對這類病人不僅安排專人陪同檢查,對老弱病殘、行走不方便的病人還有輪椅侍候,讓病人處處都感受到醫院的親切和溫暖。
為方便外籍患者就醫,醫院“貯備”有英語、法語、韓語、德語、日語等20多名醫務人員客串翻譯,提供免費語言幫助。
客戶服務部在院內及車站設有接送點,提供專車免費接送出入院病人到海口汽車東、南、西站及海口動車東站。同時還為有需要的患者及家屬提供車船飛機票、計程車、酒店等預訂服務。
一天下午,陵水的李先生來接痊癒的老父親出院,來到路口攔了幾輛計程車都沒攔住,他才想起這時正是計程車司機的交接班時間,焦急中他聯繫了醫院的客戶服務部。很快,客戶服務部派來了一輛車,直接將他們送到海口東站。不僅使他們按時趕上了那一趟動車,還省了幾十元錢打的車費,這讓李先生一家很感動。一回到家,他便立即給客服部打來電話:“謝謝您們,我們已平安回到家!”
二、彰顯公益事業,到受災最嚴重的地方防疫治病
海口市人民醫院主動承擔公立醫院的社會責任,積極參與救災義診等社會公益活動。如2014年7月18日海南省41年一遇的超強颱風“威馬遜”給海南人民帶來重大災難,位於海甸島、處在本次颱風襲擊風口的海口市人民醫院雖然也遭受重創,但每天仍然派出4支醫療隊,持續一個星期,先後到文昌的鋪前、海口演豐鎮的北港、曲口、下場村、美園村、高呼村、夏山村、龍江村等村鎮以及外省支援海南的電力一線工人中,免費送醫送藥、普及健康知識,指導村民防疫防病。
對於病重和行動不便的老人,醫療隊還到府服務。演豐鎮美園村92歲的高齡老人王纘合耳聾多年,已經聽不到醫護人員對他詢問病情,只是表情痛苦地用手指著額頭和膝蓋。老人兒媳説,老人家患有高血壓和類風濕關節炎等多種慢性病,颱風過後,全身還得了皮炎,由於村裏衛生室缺藥,家裏人又忙著修理房子,也沒有時間為老人去市區買藥,老人早已斷藥好多天。“高壓186mmHg,低壓100mmHg”。給老人量完血壓,大家都吃了一驚,立即拿出降壓藥給老人含服。在為老人做過全面的檢查後,醫護人員這才放心,又為老人留下急需的藥品。當醫護人員離開時,老人眼眶中早已充滿感激的淚水,拖著行動不便的雙腿,執意要送醫護人員到大門外。
抗擊“威馬遜”災害,全院職工還捐款30萬餘元,支援海南的災後重建。
海口市人民醫院發揮其“三甲”醫院的技術優勢,常年對口支援瓊中黎族自治縣人民醫院、以及海口市第四人民醫院、新坡衛生院、龍塘衛生院、東山衛生院等基層醫療機構。歷經多年,醫院派駐專家幫扶樂東黎族自治縣黃流鎮衛生院快速發展,使該院于2012年6月率先在全省通過了衛生部二級甲等醫院評審,並且成為海南省內第一家建在農村鎮上的二甲醫院,使其成為全國首批20家,海南唯一的“中國千家農村醫院數字化扶持工程”的項目醫院。無償接納基層醫院的醫務人員來院學習,每年達100多人次。
三、弘揚人道主義精神,救人始終擺在第一位
海口市人民醫院始終把救人治病放在第一位,對於急危重症病人實行先搶救治療,再補交費用。
2014年4月,已72歲高齡的張一丁老先生寫來感謝信,飽含熱淚,講述他在海口市人民醫院住院時所遇到的感人事跡。他因突發腦梗,鄰居幫忙將他送來海口市人民醫院時,身上僅有200元錢,而醫院並沒有因為他錢不夠而影響到對他的治療,立即將他收治住院。他和老伴2人住在海口,兒女都不在身邊,而老伴又不慎脊柱壓縮性骨折而臥床,在接下來的治療中,是神經內科的醫生、護士給了他無微不至的幫助,讓他第一次體會到隻身在外,仍然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溫暖。
家住海口的李正青多年疾病纏身,一家三口,每月只有3000多元的收入。今年6月6日,他突然暈厥。妻子周女士在鄰居的幫助下把他送來到海口市人民醫院。病人由於呼吸衰竭、多臟器功能障礙、膿毒性休克,在重症醫學科搶救了25天后病情才好轉,轉入呼吸科普通病房繼續治療。丈夫這一住院,妻子周女士很著急,醫保報銷後,還欠醫院十多萬元醫藥費,她東湊西湊,該借的都借了,也只籌到7萬多元,情急之下,她竟然借了6萬元高利貸,幸好被醫生及時發現,馬上進行阻止,勸説她退回了高利貸。
海口市人民醫院為了確保急危重病患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佳的治療效果。開展多學科聯合會診,打破各自為陣的局限性,使學科之間的交叉結合更加緊密,實現快速會診、快速手術,減少程式,形成完整的應急系統。2014年8月17日晚,兒科收治了一名高燒不退、渾身膿瘡的1歲半女孩。危急時刻,兒科與多學科聯合會診,明確患兒是因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敗血症侵害到心臟。心胸外二科馬上組織進行心臟瓣膜手術,把幼小的生命從死亡線上救了過來。
四、做好“最後一公里”文章,讓病人滿意放心
醫院通過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廣泛徵求意見,搜尋服務差距,緊緊抓住解決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問題做文章。如有群眾反映來醫院看病停車難,從2014年4月1日起,醫院把最好的車位讓給病人。將原來發給本院職工的免費停車牌全部收回,要求住在院內或住得較近的職工,不要開車上班,倡導綠色出行,步行上班或乘坐公交車。把緊鄰門診部和住院大樓的120個車位,全部讓給病人。
為規範醫療行為,積極開展臨床路徑,每季度都進行處方點評、公示,形成了新常態,加大了對醫生開大處方的處罰力度,有效地遏制不良行為,使老百姓少花冤枉錢。
在看病結算方面,門診大廳設有電子查詢觸摸屏和價格收費公示欄,病人在繳費前可以知道醫生所開出的檢查及治療等費用。在住院病房設置專職的“病房行政秘書”,實行一日清單,每天清單上將本日的費用合計、剩餘費用、已交費用以及床位費、診查費、注射費、護理費、西藥費、化驗費等一一列示出來,讓病人明明白白消費。病人出院時還可以在床頭直接結賬,減少了病人出院結算的等待時間。
為確保患者就醫安全,營造正常的就醫環境,醫院通過物業公司增加保安職數,與海甸派出所聯合,在醫院設警備崗,加大巡查力度,有效地遏制了醫托、醫鬧等不法行為。
近年來,海口市人民醫院加大醫德醫風教育,加大職業榮譽感教育,經常邀請國內著名專家來院進行“顧客滿意及醫療服務技巧”等方面的專題講座和培訓,在醫務人員中逐步形成病人就是“客戶”的理念。使大家深刻領悟到各种醫療服務技巧,掌握到更多的醫療服務和溝通方法,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縮短與病人的距離。
五、引進JCI認證,建立安全保障的長效機制
“病人安全”是醫療管理的永恒主題,而JCI認證是國際上最廣為推崇的醫院品質標準,代表了醫院服務和醫院管理的最高水準。海口市人民醫院自2011年5月引進JCI認證以來,下決心按JCI認證標準,逐步改變過去的一些不夠全面、不夠科學的傳統行為和習慣,取得了成效。如以往的術前訪視,往往側重於關注病人是否完成術前準備,並與病人和家屬做手術知情同意的最後確認。而JCI認證標準規定的手術暫停則更加關注手術安全,關注病人身份等資訊的確認和相關資料的齊備。在即將開始手術之前的那一刻要求所有參與手術的醫務人員進行一次“暫停”,以共同確認病人身份、手術名稱、病人體位、手術部位、使用的器械與植入物等5個要素。建立一個更為安全的醫療體系,避免病人承受可以預防的醫療差錯。提示醫院前瞻性地發現和降低醫療風險,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通過規範化、精細化、同質化的服務,使患者的醫療安全得到最大的保障。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