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鄭州將投460億治理環境 建"通風走廊"
發佈時間: 2014-12-22 14:56:19 | 來源: 大河網 | | 責任編輯: 曹洋
近年來,環境品質問題對社會經濟的發展造成諸多困擾。特別是霧霾等惡劣天氣,已經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
12月21日,由河南省科技協會、河南省氣象局、鄭州市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原城市群城市發展研討會在鄭州舉行,專家學者們圍繞中原經濟區建設與環境品質問題展開討論。
行動
鄭州將投入460億元治理環境
目前,影響鄭州空氣品質的主要有三大項,分別是燃煤排放、汽車尾氣、工地揚塵。
針對這些問題,鄭州市政府在今年已做大量工作,如拆除燃煤鍋爐、對污染排放量極大的黃標車限行等。
鄭州市政府副秘書長潘冰稱,未來五年,鄭州將投入460億元用於環境治理,其中200億元由政府出,其餘260億元由社會資本參與。此外,2014年1月1日,鄭州市政府對黃標車採取三環以內限行的政策。潘冰表示,2015年1月1日開始,四環之內要對黃標車限行,以加大對污染源的控制力度。
鄭州大學環境科學研究院教授張瑞芹表示,控制大氣污染僅靠標準是不夠的,減排是硬道理。“努力在短期內實現城市計程車更新為適應‘零排放區’和‘低排放區’要求的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
除了控制和減少污染源的排放,河南省氣象局局長王建國建議,在城區適當增加人工湖,從城市郊區沿城市的輻射方向營造城市內部的綠地,或大力開展行道樹的綠化和加強住宅小區的綠化。
“增加水體或者植被,一方面可以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另一方面可增加大氣的水汽含量,以改善環境品質。”王建國説。
建議
在城市裏建“通風走廊”
研討會上,中國氣象科學院副院長張小曳表示,河南的空氣品質之所以差,與河南的工業結構嚴重失衡有極大關係。
據了解,目前以工業為代表的第二産業佔據了河南GDP的56%。張小曳認為,應當降低工業的比重,重點發展第一産業和第三産業,以減少工業排放。
王建國認為,風速是影響大氣污染擴散的主要因素,而近年來年平均風速顯著降低,對大氣污染物的清除和空氣品質的改善十分不利。“靜穩天氣條件下,污染物會積累,不易輸送和擴散,進一步加大了霧霾天氣出現的頻率,加劇大氣污染。”
對此,王建國建議,政府在工業區的選址、通風走廊的規劃等方面需要高度關注。
“如果城市裏有幾條暢通的通風走廊,使得風能夠在城市中自由進出,有利於城市空氣的更新迴圈,這在許多國家有成功的經驗。”王建國説。
例如,德國汽車工業城市斯圖加特通過建設城市綠色通風走廊,有效緩解空氣污染物在城市凝聚不散的問題。
“另外,通風走廊加快了空氣的迴圈,能有效降低城市的熱島和幹島效應。”王建國説。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