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設備産業迎來機遇期 火電廠減排最給力

發佈時間: 2014-12-22 11:06:14   |  來源: 中國經濟網   |   作者:祝君壁   |  責任編輯: 曹洋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電企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電廠在脫硫、脫硝、除塵幾方面的投入力度有增無減。目前我國燃煤電廠煙氣脫硫裝機比重高於美國30個百分點,煙氣脫硝比例高出美國5個百分點。(資料圖片)

入冬以後,高聳的煙囪、隨風轉向的白煙是不少北方城市裏一道特別的風景線。但實際上,煙氣中含有大量粉塵及有害物質如硫化物、氮氧化合物等,是引發霧霾的因素之一。有研究顯示,目前我國大氣污染狀況十分嚴重,具體表現為城市大氣環境總懸浮顆粒物普遍超標,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較高水準,機動車尾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增加迅速,氮氧化物型酸雨趨勢嚴峻。

其中,煤煙型污染仍是我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塵産生的第一大污染源。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3年全國煤炭消費量約為36.2億噸,同比增加0.7億噸,增長1.97%。在短時間內無法改變能源結構的前提下,大氣污染治理迫在眉睫。

環保政策利好

今年9月,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國家能源局三部委聯合印發《煤電節能減排升級與改造行動計劃(2014-2020年)》,要求嚴控大氣污染物排放,提出東、中部地區的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應基本達到或接近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同時推進現役燃煤發電機組大氣污染物達標排放環保改造。

“這是世界最嚴的標準”,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環境保護分公司總經理特別顧問谷吉林已經在電力行業工作30多年,他告訴記者,早年電廠污染物排放只有除塵這個環節,2000年以後,為適應經濟發展各地大規模興建電廠,燃煤污染物大量排放導致空氣污染變得突出,國家先後3次對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進行修訂,嚴格控制塵、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根據最新的計劃,全國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低於300克/千瓦時;東部地區新建燃煤發電機組大氣污染物排放濃度基本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中部地區新建機組原則上接近或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鼓勵西部地區新建機組接近或達到燃氣輪機組排放限值。支援同步開展大氣污染物聯合協同脫除,減少三氧化硫、汞、砷等污染物排放。

在此背景下,相關環保設備發展迎來機遇,據業內人士估算,“十二五”期間,脫硫脫硝、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設施建設投資將達6000億元;工業行業餘熱余壓發電、“三廢”綜合利用以及煙塵、粉塵控制領域均存在巨大需求。

火電廠減排最給力

據中國環境保護協會脫硫脫硝委員會數據,2013年當年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硫機組容量約3600萬千瓦;截至2013年底,已投運火電廠煙氣脫硫機組容量約7.2億千瓦,佔全國現役燃煤機組容量的91%。

中國華電工程集團環境保護分公司王凱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從技術原理來説,煙氣進入爐內都會經過脫硝、除塵、脫硫、深度凈化再到排放的流程,主要原料為石灰石,因為其價廉且量大,絕大多數火力發電廠採用的都是這種技術。

目前,華電集團投運的首臺“超低排放”燃煤機組已經在河北石家莊投入運營,據裕華熱電有限公司技術人員介紹,該機組共投入將近5億元資金進行環保技改,其中脫硝主要是鍋爐SCR裝置增加第三層催化劑,使脫硝效率達到92.3%,氮氧化物排放濃度降至50毫克/立方米以內;脫硫主要增設二級吸收塔,實現串塔雙迴圈運作,使脫硫效率達到99%,二氧化硫排放降至35毫克/立方米以內;煙塵主要在幹式電除塵和高頻電源的基礎上建設了濕式電除塵,除塵效率達到99.93%,煙塵排放濃度降至5毫克/立方米以內。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電企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電廠在脫硫、脫硝、除塵幾方面的投入力度有增無減。”中電聯秘書長王志軒表示,目前我國燃煤電廠煙氣脫硫裝機比重高於美國30個百分點,煙氣脫硝比例高出美國5個百分點。僅2013年1年我國投運的脫硝裝機容量就接近美國全部脫硝裝機容量。

大氣污染治理市場廣

雖然火電廠在“高壓”之下排放標準與目前發達國家和地區的要求基本接近或已達到,但普通百姓感覺空氣品質似乎並沒有明顯好轉,霧霾依然嚴重。

中國環保産業協會脫硫脫硝副秘書長路光傑指出,從燃煤的使用來分,中國每年産40億噸煤,一半歸電廠使用,一半是非電行業,如冶金、水泥、工業鍋爐和工業窯爐使用,雖然電廠目前脫硫安裝已達90%以上,脫硝已達50%以上(2015年脫硝要達85%以上)。另一半非電行業也安裝了一些,但是跟電力行業比還有很大差距,如水泥行業現有企業至2015年6月30日仍執行800毫克/立方米的排放標準,新建企業自2014年3月1日執行400毫克/立方米的排放標準,針對重點地區執行300毫克/立方米的排放限值。

這被環保設備廠商視作未來的機會。王凱亮表示,下一步電力行業的環保裝備完成以後,勢必將逐漸轉向鋼鐵、水泥、工業鍋爐等非電行業領域。“這些行業環保裝置比較小、分散,對我們來講沒有技術難度,關鍵是市場和成本控制。如果市場不規範,我們很難和小公司競爭”,王凱亮建議政府加強行業監管和市場準入,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壓價競爭和偷工減料。

中銀國際證券化工行業分析師蘇文傑指出,隨著環保要求的逐漸提高,國家強制實施了降低燃料含硫量的法規,要求用做工業及民用的能源産品必須進行凈化處理。隨著要求不斷提高,行業門檻也將逐年提升,市場或將向擁有高性能、環境友好的凈化産品和技術的企業集中。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