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承載力逼近上限 綠色低碳迴圈成發展新方式

發佈時間: 2014-12-15 14:11:42   |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     |  責任編輯: 曹洋

 

12月9日至11日,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由於此次會議是新常態思路下召開的首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因此備受關注。

此次會議從九大方面提出了經濟發展的常態。會議指出,過去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空間相對較大,現在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必須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推動形成綠色低碳迴圈發展新方式。據悉,把經濟發展和環境承載能力相結合,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歷史上尚屬首次。

“我們對整個環境形勢有一個基本判斷,過去沒有把環境放在這樣重要的位置,這次把它作為新常態的一個表現方面,説明這個問題很嚴峻。”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秘書長駱建華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但是,可能還不夠,現在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有些指標甚至超過環境承載能力。

部分地區污染物排放超上限

2014年,中國環境保護工作經歷了不平凡的一年。今年9月,內蒙古和寧夏交界處的騰格裏沙漠存在企業非法排污現象。12月,廣西大新縣五山鄉三合村常屯出現疑似鉛鋅礦重金屬污染,造成部分村民出現不同程度的關節腫大、變形等情況,當地正動員村民搬遷。

相對全國的環境違法案件,上述案例只是“冰山一角”。環保部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共處罰環境違法案件超3萬件,向公安機關移交涉嫌環境污染犯罪案件1232件。

從披露的數據來看,2014年查處的環境違法問題明顯多於2013年。環境違法、污染犯罪等問題頻發,引起社會對環境容量的擔憂。

針對水污染物的排放問題,2014年2月,環保部副部長翟青在介紹2013年環保工作進展情況時表示,水環境形勢依然非常嚴峻,化學需氧量的排放量大概在2400萬噸左右,氨氮的排放量大體在245萬噸左右。這個排放量遠遠超過了目前的環境容量。有專家測算,這些總量必須要削減30%-50%,水環境才會有根本性改變。

公眾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實際上,環境承載能力和環境容量是一個概念衍生出來的兩種提法,環境容量應該是基於承載能力計算出來的,但實際上沒有按照承載能力去計算,在一些地區提出的環境容量顯著超過了承載能力。

以北京為例,2014年4月,北京市環保局發佈的報告顯示,2013年北京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繼續下降,但污染物排放總量仍大幅超出環境容量。

駱建華介紹,如果超過了環境容量,應該是超過環境承載能力上限。

環保力度不斷加大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一直以來,困擾著一些地方政府如何協調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相關問題,已經有了較為明確的答案。

此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提出,必須順應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期待,推動形成綠色低碳迴圈發展新方式。

馬軍認為,綠色低碳迴圈發展相關概念此前已提及過,關鍵是接下來採取何種強有力措施並落實。目前看,在實際落實中碰到了一些困難,核心問題是激勵機制還存在問題。

近年來,隨著環境問題的集中高發,社會對環境污染防治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但環境保護工作的推進困難重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業界普遍認為,主要困難來自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違法成本低於守法成本的現實困境,另一方面是環境執法力度相對薄弱。

據馬軍介紹,違法成本低、執法不嚴、訴訟困難、一些資源價格也沒有真正體現價值,也使得經濟轉型、産業結構調整缺乏動力。

好在事情正在發生改變,即將實施的新《環保法》,將按日連續計罰等制度納入其中,不設處罰上限將對於環境違法行為起到較好的威懾作用。同時,今年11月,國務院也發佈了《關於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知》,提出從十五個方面加強環境監管執法。

“我覺得,未來環境保護的推進速度和力度要進一步加大。”駱建華建議,最重要的是要提出來環保目標,通過目標倒逼産業結構調整,並根據目標制定路線圖。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