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霧霾隱患 吉林省為千萬噸秸稈“找出路”

發佈時間: 2014-12-05 14:32:18   |  來源: 中國吉林網   |   作者:劉曉宇   |  責任編輯: 曹洋

 

“野外焚燒秸稈已經成為霧霾的最大隱患”、“秸稈白白地燒掉了,太可惜了”,昨日下午,省政協舉行座談會,以“利用秸稈等生物質資源發展成型燃料産業,加快推進優化秸稈開發利用”為主題,省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關於充分利用秸稈等生物質資源、發展成型燃料産業、加快治理秋冬季霧霾等方面紛紛發表意見和建議。

現狀>>

我省秸稈焚燒火點數量全國第二

“野外焚燒秸稈已經成為霧霾的最大隱患。”省能源局調研員佟繼良在座談會上彙報道。

今年10月,長春市共出現23天霧霾天氣,共發出12次黃色預警和1次橙色預警,霧霾天氣總數是去年同期的4.6倍。2010年,長春市空氣品質在全國86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23位;2011年排名第37位;2013年,在全國空氣污染指數最高城市中排名第5位,空氣品質達標天數為64%,其中有43%屬於重度霧霾天氣,而且80%重度霧霾天氣出現在採暖季。2014年10月,全國74個城市,空氣品質狀況相對於較差的10個城市,長春市排第四位。

此外,根據環保部2014年10月衛星遙感檢測秸稈燃燒情況顯示,我省秸稈焚燒火點是470個,名列黑龍江省之後居第二位,與去年相比增加了388個火點,平均每千公頃耕地面積火點強度排全國第一位。

數據>>

去年我省37%的秸稈直接用於燒柴

座談會上,省政協常委、省農委原書記任克軍帶來了一組2013年全省秸稈資源利用的數據。

2013年,全省秸稈資源總量達到4000萬噸以上,直接用於燒柴的1518萬噸,佔37%,用於畜牧業飼料的950萬噸,佔23%,用於秸稈還田的420萬噸,佔10.2%,用於食用菌基料的53萬噸,佔1.2%,用於工業原料的190萬噸,佔4.6%,用於能源化的,包括氣化、固化、發電是90萬噸,佔2.2%。變成農民田間廢氣是838萬噸,佔20.3%。

任克軍説:“秸稈是我省難得的寶貴資源,怎樣把資源優勢變成經濟優勢,徹底解決火源、污染源、蟲源問題?我認為,秸稈的綜合利用,應以效益為中心,讓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並存。”

難點>>

收集難、儲運難、大規模利用難

佟繼良説:“要想充分利用秸稈面臨幾大難點。”

收集秸稈比較難,秸稈分散、不易儲存運輸,收集利用的合理半徑較小,收整合本高,經濟收集半徑是5-10公里。秸稈的大規模利用難。佟繼良説:“不適合大工業、大項目利用,不同季節收集量差異懸殊,燃料産出不平衡,呈現出冬季收集用不了,夏秋無處找,使得交易成本無法控制,大規模利用秸稈很難。”

此外,秸稈儲存運輸難,宋剛説:“由於秸稈的分散性、傳統生産生活方式以及工業生産沒有對生物質資源形成較大需求等因素,我省目前還沒有形成有效的、適合工業化生産需要的生物質資源收儲運模式以及專業化運營組織,現代化原料收儲運體系尚未形成。”

建議>>

走成型燃料路線轉化利用途徑短

省政協提案委主任肖欣説:“據我所知,成型燃料顆粒叫固體塊或者是固體顆粒,是今後發展更高端産業的原料供給,形成顆粒生産能力,既能解決秸稈焚燒問題,又能為發展高、精、尖打下原料産業的基礎。”

“走成型燃料的路線很快就可以推開,産業門檻低,投資量不大,可以分散廣泛用,而且對環境、縣域經濟增長有好處。成型燃料産業路線短,生産出來就直接進入最終消費,農民、中小鍋爐都可以燒,秸稈的轉化利用路徑短。”肖欣説。

走技術路線用秸稈造紙、發電

座談會上,省發改委副主任宋剛展示了他帶來的一沓淡黃色的紙和一個綠色杯子。“這個顏色有點發黃的紙是原色紙,是一家企業使用秸稈加工而成的,很安全,如果(工廠)建成,長春周邊的秸稈可能都不夠他們用,旁邊還可以配一個發電廠發電。我們能不能把秸稈的資源技術路線或者是發展路線放在這條路線上。”宋剛提出自己的觀點,變秸稈為生物化工。“看我拿的杯子就是秸稈做的,秸稈變成糖,秸稈糖化技術成熟以後,可以出酒精、乳酸。如果秸稈出乙醇的話,未來發展空間很大,乙醇脫水就是乙烯,價值很高,收秸稈的價格也會很高。”

走實用路線變秸稈為飼料、肥料

在秸稈的綜合利用上,任克軍認為,要著眼秸稈的實際、實用、實效,以及秸稈的飼料化、肥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

任克軍説:“關於秸稈的飼料化問題,從我省的情況看,現在秸稈開發利用,用畜牧業達到23%,有了一定的基礎。我們到外省考察,也有好的典型,他們大力在氨化、鹼化、鹽化上做文章,農民也是在10-15公里的半徑上,送去的是玉米秸稈,拉回的是打包的青黃儲飼料,在厭氧的條件下,既便於運輸,又耐儲存。”任克軍説。

此外,是秸稈的肥料化問題,任克軍説:“秸稈是最好的肥源,秸稈還田,不是散落地表,而是秸稈深還,不是表層的,而是在亞表層,真正實現有水、有肥。如果技術用上,吉林省實現1000億斤是指日可待的,這樣成熟的技術,就在千家萬戶當中,只要我們宣傳得法,引導得當,推而廣之,馬上就會見效。”

使用秸稈顆粒推進新農村建設

孫公海是農安縣楊樹林鄉楊洼子村原村書記,他説,從2011年顆粒廠在村上建廠至今,村上60%、70%的農戶用上了秸稈顆粒。農民用到現在原因有很多,顆粒不用農民花錢買,把一年燒的玉米秸稈,捆回來或者是放在地裏,以3:1的方式,一個農戶一年下來凈燒顆粒4噸。

“我們吉林省是農業大省,楊樹林鄉是農業大鄉,玉米秸稈資源非常豐富,玉米秸稈的發展空間非常大,秸稈給農民帶來很多好處,省錢就排在第一位。”孫公海説:“還有就是省時、使用方便,顆粒放在倉房裏就可以;快捷,使用秸稈,燃燒得比較好,比較快,使用秸稈做一頓飯節省10分鐘;最後一點是環保,農民對它非常認可,利益多,看到甜頭。”

“通過使用玉米秸稈顆粒,也推進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孫公海笑著説,“農村秸稈不進屯,農村的室外衛生環境好多了,為2020年全面步入小康社會打下一個好基礎。”

未來>>

充分利用我省的生物質資源

座談會上,委員們建議,要加快建設秸稈收儲運保障供給體系,整合現有的科技資源,擴大生物質資源利用規模,落實相關優惠政策,選擇轉化利用路徑短、技術成熟的生物質成型燃料作為主攻方向,並給予有力支援。

同時,政府有關部門也要積極發揮政策引導作用,強化市場建設,提高生物質資源經營企業的市場化水準,最大程度地降低收集和交易成本。要結合産業長期的發展趨勢和目前生物質資源利用面臨的困難,制定生物質資源利用規劃。既要在生物質資源開發利用的重點項目上加大投入力度,也要結合本地實際,採取有效的方式轉化生物質資源,進一步提高生物質資源利用率,將我省的生物質資源充分利用起來。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