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流域重污染區砷超標715倍 官方暫無表態
發佈時間: 2014-12-02 11:13:10 | 來源: 中國經濟週刊 | | 責任編輯: 曹洋
重點污染區:重金屬含量普遍超標
湖南是“有色金屬之鄉”,世界已發現的160多種礦藏中,湖南就有140多種,其中鎢、銻、鉍、鋅、鉛、錫等儲量均在全國前列,開採歷史長達2700多年。
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姚俊多年研究有色金屬工礦污染問題。她指出,我國重金屬污染主要集中在嶺南礦帶,湘江流域又是重災區,其特點是多種有色金屬共生,且屬於貧雜係,“這就是説,富礦很少,選冶複雜,需要大量的選冶藥劑,這就造成了有色金屬和選冶藥劑的複合污染,污染也就更嚴重。”
上世紀80年代以來,湖南有色金屬開採與冶煉提速,成為不少地區經濟發展的支柱産業。數十年瘋狂開採後,“現在到了對生態環境還債的時候。”姚俊感慨。
從湘江上游的郴州到下游的株洲,各地尤其是有色金屬工礦區的污染情況和居民的受害病狀,常常讓高亮與同伴們陷入痛苦。
高亮告訴《中國經濟週刊》:“明朝萬曆年間,郴州三十六灣礦區就開始開採,有些鉛鋅尾礦庫廢渣可能幾百年前就堆積在那裏了,也有些是最近幾十年開發的,廢渣隨意堆放,廢渣中的重金屬就隨著流水、空氣蒸發,慢慢遷移,周邊生態環境全部被破壞了,患癌症的人多,還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病。”
在湘江上游,高亮和他的同事發現,郴州三十六灣礦區的甘溪河的部分河道已經被洗礦廢渣完全淤積了,雨季漲洪水的時候,廢渣中的重金屬就會流入湘江支流,最終進入湘江。
今年6月,湘江中游的衡陽市衡東縣大浦工業園發現“血鉛兒童”事件。據環保部通報的《2014年9月份重點環境案件處理情況》顯示,共檢測大浦工業園周邊600米範圍內兒童315人,疑似高血鉛症的兒童多達82人,疑似輕度及中度中毒的有10人。
衡東縣大浦鎮居民湯東華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衡東縣大浦工業園的工廠都已被關閉,部分兒童得到了治療,但是,現在園區附近仍種植水稻,鎘污染尚未治理,但我們也沒辦法,總得吃飯,“(農作物)超標一點也要吃”。
高亮在大浦鎮蘆浦村採集的稻米樣本數據顯示,“不光是鉛中毒,鎘污染也較嚴重,鎘含量最高2.08mg/kg(即每千克含有0.002克),超標10.4倍。”
在湘江下游的株洲醴陵市、攸縣、株洲縣等地的基本農田,曙光環保採集的19個稻米樣本中,鎘含量均值為0.55mg/kg,樣本超標率超過80%。
不論是郴州三十六灣,還是岳陽桃林鉛鋅礦區,曙光環保採集土壤樣本的區域與湖南省政府《湘江流域重金屬污染治理實施方案》確定的七大“主戰區”基本重合。
曙光環保理事長劉曙表示,正因為土壤樣本來自於重點污染區,導致樣本檢測數據普遍超標,“但是,這些點位的數據超標,並不意味著整個湘江流域的重金屬含量都超標這麼嚴重,調查方法不同,取樣點不一樣,都會導致調查結果不同,畢竟,一個點位的數據不能代表其所在的整個區域。”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