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臺:一座空氣品質屢排末位城市的“治霾”週年考
發佈時間: 2014-11-15 14:06:39 |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 責任編輯: 曹洋
從自己值守的高爐確定被拆除那天起,32歲的鋼鐵工人趙娜就“轉行”在廠區做起了綠化工作。
趙娜所在的河北德龍鋼鐵有限公司,位於該省南端的邢臺市,距北京不足400公里。近年來,頻頻發生的霧霾天氣,讓這座北方小城備受關注。
“可能是因為我們那個爐子太小。”提起高爐被拆除的具體原因,趙娜説,她並不十分清楚,但她感覺“和霧霾天氣有關”。
這樣一組數據或許並不為趙娜這樣的産業工人所熟悉:邢臺市區周邊半徑25公里內,鋼鐵、水泥、玻璃、電力、焦化等企業有133家,年消耗煤炭1600萬噸。
高耗能行業密集,直接對當地空氣品質造成負面影響。2014上半年,中國環保部公佈的全國74個城市空氣品質狀況中,邢臺連續處於末位。而在2013年,全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僅38天。
“産業結構偏重,能源消費結構不合理,以及不利的地理因素和氣象條件,是導致邢臺霧霾天氣頻發的主要原因,可以説,這是一個老問題。”邢臺市環保局副局長徐懷亮説。
到今年為止,徐懷亮已經在環保部門工作了30個年頭。如今,每天上班,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手機和電腦上翻看當地空氣品質,“數據不好的話,心理壓力立馬就會變大。”
事實上,産業結構偏重帶來的空氣污染,不光困擾著邢臺一地,甚至波及整個河北省。環保部監測結果顯示,2013年以來,中國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中,河北每月都佔5至7個。
為此,河北明確了“減煤、治企、控車、降塵、增綠”等重點工作,提出到2017年全省壓減鋼鐵産能6000萬噸,水泥産能6000萬噸,煤炭消耗4000萬噸,平板玻璃3000萬重量箱的目標。
邢臺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資料顯示,10月底前,通過拆除高爐的方式,該市可壓減煉鐵産能192萬噸,煉鋼産能152萬噸。趙娜工作的高爐,也包含在這項數據之中。
“雖説産業結構偏重是一個老問題,但隨著群眾環保意識的提高,我們也必須調整工作方法。”徐懷亮説,原來,環保部門在治理方式上,更為關注“煙囪”類的集中排放源,對煤炭、鋼鐵等行業堆料場的面源污染缺乏細緻監管。為減少人為因素對環境監管、環境執法活動的影響,邢臺也致力於引入技術手段。截至今年10月份,邢臺市重點企業累計已安裝289台實時監控設備,均實現環保部門直管,封死企業環保數據造假的源頭。
在中國北方最大的玻璃生産企業——沙河市安全實業有限公司廠區,記者見到了今年剛投入運作的脫硝設備。電腦顯示屏上,氮氧化物排放量、顆粒物排放量等資訊一目了然。
“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低於200㎎/m?,比國家標準要求的400㎎/m?還要低。”公司副總經理李愛波説,雖然環保設備運作費用較大,但從長遠發展來看,這筆錢還是該花。
邢臺市環保局總工程師賈煥敏説,根據大氣環境治理方面的要求,今年起,企業在污染物線上監測、無組織排放等方面不達標,就必須停産整頓。下一步,環保部門將繼續加大執法力度。
壓減産能,強化執法的同時,邢臺市也在通過財政補貼方式推廣潔凈煤。截至目前,全市已推廣銷售潔凈型煤11373.5噸,與原裝散煤相比,潔凈煤二氧化硫排放量將降低60%以上,煙塵排放量降低70%。
一系列大氣環境治理措施,帶來了空氣品質的好轉。邢臺市環保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0月31日,全市二級以上優良天數達到71天,超過去年同期。
“相比數據上的變化,我們更關心群眾的切身感受。”徐懷亮説,政府強力治污之外,很多群眾也都開始積極參與低碳出行,相信經過全社會共同努力,邢臺會迎來更多藍天。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