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武寧縣
發佈時間: 2014-09-25 15:06:46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著手研究制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的具體規劃。重點編制好生態區域控制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生態經濟産業規劃、生態文明建設體系規劃、生態文明社會管理規劃,用科學的規劃指導工作、指導創建。
——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嚴格項目環保審批,嚴禁污染企業落戶,依法關停環保不達標企業。全面整頓礦産資源開發秩序,認真實施礦山生態修復工程。加強小流域綜合治理,完成洞口街水保綜合治理項目,治理水土流失1萬畝。引導企業清潔生産,完成10家節能燈企業液汞改固汞及汞蒸氣回收。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農村清潔能源,新增農用沼氣池600戶,努力減少農村面源污染。抓好九嶺山國家森林公園、廬山西海國家濕地公園和伊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和開發,加強松材線蟲病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嚴厲打擊破壞森林、濕地和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實施好廬山西海湖泊生態保護和修復項目,加強湖岸線生態保護,鞏固網箱清理成果,全面清理庫灣養殖,嚴厲打擊非法捕撈,加大增殖放流力度,切實保護好武寧的青山秀水。
——加大生態創建力度。啟動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創建工作,爭創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十佳縣”、省級森林城市,力爭國家級生態鄉鎮達到5個,省級生態鄉鎮實現全覆蓋。大力推進“森林城鄉、綠色通道”建設,完成造林綠化面積4.24萬畝以上。紮實推進生物防火林帶建設,確保完成2000畝以上建設任務。建成工業污水處理廠,加強城市污水處理廠運營管理,完善污水收集系統,切實提高污水收集率和處理率。完成城市垃圾焚燒廠二期建設,啟動城市垃圾填埋場建設。鞏固提升農村清潔工程成果,新增60個自然村實施農村清潔工程,新建2個鄉鎮垃圾無害化處理中心,逐步實現城鄉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按照“綠色、迴圈、低碳”的要求,著力推動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切實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大力發展生態高效農業,積極推廣林下經濟、清水漁業、休閒農業等發展模式,重點開發無公害、綠色、有機農産品;大力發展新型工業,培育壯大綠色光電、礦業經濟、生物醫藥産業;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著力構建以生態農業、新型工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生態産業體系。加強水生態文明建設, 積極申報全省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方面和全過程,讓生態文明成為全縣人民的共識和追求,使我縣的生態文明建設處於全省領先水準,力爭成為全省首個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
十二五時期,武寧縣更加注重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打造宜居宜業宜遊“山水武寧”。始終把生態建設和保護放在首位,絕不以破壞生態、犧牲環境為代價來加快發展。充分利用山、水、林、濕地等生態要素,構建點線面結合的綠色生態屏障,森林覆蓋率達到72%以上,確保通過國家生態縣驗收。加大環境保護力度,落實節能、節水、節材、節地措施,發展迴圈經濟、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嚴格執行節能法規和能耗標準,認真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和環保設施建設“三同時”制度,切實完成節能減排任務,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和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到85%以上。
2013年武寧縣生産總值82億元,增長13%;財政總收入11億元,增長10%;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95億元,增長2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6億元,增長1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8.4億元,增長15%;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9000元,增長12.6%;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以內。
“十二五”時期武寧縣的主要奮鬥目標是:
(1)縣域經濟再上新臺階。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全縣生産總值力爭達到100億元,年均增長15%;財政總收入達到13.5億元,年均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3億元,年均增長18%;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達到160億元,年均增長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52億元,年均增長20%。
(2)經濟結構實現新提升。工業實力顯著增強,園區經濟迅速崛起,全縣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55億元。發揮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有機農業、現代農業,加快推進農業産業化進程。以生態旅遊、休閒養生、現代物流為重點的第三産業繁榮發展。三次産業結構比由20:50:30調整為12:53:35。
(3)城鄉建設展示新形象。(4)社會建設取得新成績。(5)全縣人民過上小康生活。
武寧縣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新增造林面積4.5萬畝,榮獲全省造林綠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設綜合先進縣。新建生物防火林帶2895畝。城市污水處理廠運作正常,新區污水提升泵站已經建成,新建污水管網7公里。在603個自然村實施農村清潔工程,新建鄉鎮垃圾無害化處理中心2個。羅坪、楊洲、清江等3個鄉鎮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
依法關停污染企業16家,實施減排項目8個,全面完成上級下達的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完成10家節能燈企業液汞改固汞及汞蒸氣回收。新增農用沼氣池810戶,治理水土流失6.7萬畝。廬山西海列入國家“十二五”水質良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試點,爭取湖泊生態保護資金1470萬元;清水漁業發展規劃通過專家評審,網箱清理成果得到鞏固,養殖庫灣清理全面推進,增殖放流投放清水魚苗500萬尾。
啟動了沙田新區旅遊碼頭、宋溪遊客集散中心和藝邦半島、美吉特兩個五星級酒店建設,引進了華夏國際休閒旅遊度假區、迎賓館、茶棋水文化園、中普陀、大千遊艇俱樂部、長水休閒度假區等旅遊項目,開展了浪琴島國家水上運動休閒養生度假中心、泰國風情度假村等湖區大項目招商,組建了船務公司、西海灣景區公司、“樂居家園”生態養生公司、清水漁業公司等旅遊開發和經營公司。中信廬山西海項目進展順利,廬山西海花源谷景區正式營業,西海灣景區“兩湖一河”城區日夜遊項目正在試運作。桃花源(武陵岩)風景區獲批國家水利風景區,武陵岩風景區、西海灣濕地景區獲批國家3A級旅遊景區。新光山莊、政鴻生態農莊分別被評為全國和全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被評為全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縣。
武寧縣堅定不移推進城區建設,為打造最美縣城夯實基礎。
——加快沙田新城建設。按照“建項目、強功能、優環境、聚人氣”的思路,確保路網骨架基本建成、城市功能基本配套、公共服務基本到位、開發項目全面推進,努力實現“三年基本建成沙田新城”的目標。全面建成市民服務中心、西海大橋、三所學校、大劇院、博物館、柳山大道延伸段、長水大道延伸段、永州路、箬溪路等項目;加快推進快樂城、總部經濟園、房地産開發、安置小區等項目;開工建設農貿市場、客運中心、國稅大樓、供電大樓、金融部門辦公樓等項目。按照“生態之城、旅遊之城、養生之城”的要求,認真把好建設規劃關,把每一幢建築、每一個小區、每一座橋梁、每一條道路都打造成精品、打造成景點,把沙田新城打造成一個大景區。
——啟動宋溪新區建設。按照城市建設“三步走”戰略,啟動宋溪新區建設,把秀美的西海湖圍合成城市內湖。按照建設全國最美縣城的目標,高品質編制8平方公里宋溪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按照分步建設的原則,完成環城大道建設,啟動環城大道至三賢二級公路、迎賓大道至泰國風情度假村公路建設,進一步拉開框架,打造環湖走廊通道,吸引和帶動社會資金參與宋溪新區建設。
——逐步實施老城區改造。堅持老城改造與新城建設同步推進,以“完善配套、優化設施”為重點,逐步改造完善老城區的基礎設施,提升城市整體形象。完成豫和路、鴻錦路、富安路建設,新建解放路、旅遊路,抓好街道維修改造,著力改善街道交通狀況。開工建設人民公園、自來水二廠、建材市場,啟動建設職業中專實訓樓、第三小學綜合樓、第四小學教學樓、幕阜路幼兒園、樟嶺小區幼兒園,改造寧湖市場。全面完成行政事業單位向沙田新區搬遷,加快推進企業“退城入園”。美化重點老街,再造舊城新貌。
——提升城市管理和經營。堅持建管並重,開展“五城同創”活動。啟動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建設,提高精細化城管水準。完善環衛設施,新建改建垃圾轉机站4座。集中開展交通秩序、燃放煙花爆竹、飼養家禽家畜、毀綠種菜、戶外廣告等專項整治。加強社區環境和小區物業綜合治理,改進社區居住環境。成立沙田新區城管中隊和社區居委會。健全城市規劃區和控制區“兩違”建設巡查、監管機制,確保“兩違”建築零增量。堅持以城建城,做好城市經營文章,管好用活城市資産。通過建設景區城市,帶動城市旅遊産業;通過城市旅遊,帶動旅遊地産、休閒養生房産,拓展城市房産空間,提升城市土地收益,實現城建收支平衡。為此,必須推進土地房屋徵收工作,加大土地報批、收儲、出讓力度,力爭報批土地2000畝以上,實現土地出讓收入10億元以上。拓展城市資産經營、資本運作工作,力爭籌集城市建設資金10億元以上。大力發展城市樓宇和總部經濟,加快推進總部經濟園區建設,積極引進企業總部落戶,不斷培育城市財源。
武寧縣先後榮獲國家園林縣城、全國文明縣城、全國平安縣、全國平安暢通縣、全國退耕還林工作先進單位、全國林改百強縣、江西省十佳綠色生態縣、江西省文明縣城、江西省林改工作先進縣、江西省工業發展先進縣、江西省平安縣、全省新農村建設綜合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