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陽市
發佈時間: 2014-09-25 14:49:54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生態雁城
衡陽是鑲嵌在湖南省中南部的一座山水生態名城,北連洞庭、南控兩廣,鐘靈毓秀、寰中佳麗,一直為湖廣大地方圓百里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湖南省第二大城市。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衡陽因山而得名。其坐落于南嶽衡山之南,山南水北為“陽”故稱衡陽。南嶽衡山五嶽獨秀,七十二峰首峰回雁矗立城中。衡陽因水而出名。湘江、蒸水、耒水三道水口鎖大江,湘江大S彎、耒水U型彎、蒸水Z型彎縱貫全城,沿江而居、十字型人居格局,衡陽城被評為全國六大風水城市之一。衡陽因雁而命名。北雁南飛、至此歇翅停回,衡陽的圖騰為大雁,故衡陽城雅稱“雁城”。衡陽因人而知名。造紙術發明家蔡倫、一代宗師王船山、清湘軍名將彭玉鱗、新中國元帥羅榮桓等生長于斯。衡陽因文而聞名。宋興之初四大書院之首石鼓書院興於此,南嶽佛道共存一山堪稱一絕,李白、杜甫、劉禹錫、韓愈、朱熹等慕名而來。
衡陽天生“聚寶盆”、一方福地。先人追求天地人和、天人和一、自強不息,神農創耒、大禹治水、蔡倫造紙、船山立説;當代衡陽人堅持生態立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大力建設“兩型社會”,加快發展清潔低碳迴圈經濟,著力建設“工業重鎮、文化名城、旅遊勝地、宜居家園”,山水人文協同夯實了衡陽城獨特生態格局和永續發展基石。
——2013年,衡陽市城區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94.5%,優良天數為345天;全市地表水功能區達標率為92.3%,城區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單位GDP能耗下降6.94%,二氧化硫和氨氮比2012年分別降低3.2%和3.7%。
——2013年,衡陽市城鎮化率、城市建成區綠地率、綠化覆蓋率分別達到48.1%、33.4%、36.27%,與2012年相比分別提高了0.2、0.4、1.2個百分點;森林覆蓋率達41%,每人平均公共綠地面積達9.62平方米。
——衡陽市已建成11個污水處理建設項目,各縣市區均配建了1座污水處理廠,新增處理能力35萬噸/日,新建和改造排水管網442.63公里,城鎮污水處理率為76%;市本級已建成城鎮生活垃圾處理場2座,日處理能力1000噸,衛生填埋率達100%,已運作危險廢物處理中心1座,年處理危險廢棄物及醫療廢棄物3.64萬噸。
——衡陽市目前共有29個鄉鎮、59個村榮獲了省級生態鄉鎮和生態村榮譽稱號,南嶽區南嶽鎮等7個鄉鎮榮獲全國生態鄉鎮稱號,衡山縣福田鄉白雲村等3個鄉村榮獲國家級生態村稱號。
湘江新區
(此案例作為老工業基地改造、城市工礦棚戶區改造、湘江流域重金屬治理而建成的“現代化兩型新區、生態社區”提供素材)
衡陽三江匯流,“神來之筆”乃湘江新區。
湘江新區,坐落在衡陽市湘江、蒸水、耒水三道水口匯合區域,總面積17平方公里,來雁新城、濱江新區似“雙子星座”佈局湘江兩岸,來雁、珠暉雙塔鎖江聚財,千年石鼓書院似航母出海,湘江新區集“一院兩塔(石鼓書院、來雁塔、珠暉塔)”之文化底蘊、“三江匯流(湘江、蒸水、耒水)”之壯麗景象、“衡州四景(石鼓江山、青草橋頭、朱陵仙洞、西湖白蓮)”之美麗傳説于一體,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一塊亟待開發的寶地。
此地原名“合江套”地區,上世紀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聚集了100余家冶煉化工國有企業,創造了衡陽輝煌的工業史。進入新的世紀,因産業轉型和環保問題,這片城市工礦棚戶區域成為了老工業基地改造和湘江流域重金屬治理的重點地區,一度使得衡陽這座風水名城陷入了保護與發展、環境與經濟碰撞和糾結之中。
順應民意和時代潮流,在國家新型城鎮化、兩型社會建設、老工業基地改造、湘江流域重金屬治理和城市工礦棚戶區改造等大政方針的科學指引下,“合江套”地區鳳凰涅磐、迎來新生,突出“水綠環城”理念和“尊重山水風格、彰顯歷史文化、打造現代新城”思路,將衡陽獨特個性、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聯繫在一起,讓老合江套地區蝶變成“來雁新城、濱江新區”,點亮了湖南的“江心之眼”,全區整體搬遷企業100余家、改造棚戶區6600余戶、總拆遷量達到53萬平方米,基礎設施配套投資達523億元、價值總投資將在1000億元以上,標誌性地將“湘江新區”建成為衡陽的現代商貿核心區、文化風情展示區、旅遊休閒引領區、城市開放示範區,歷史性地打造衡陽山水與雁城文脈相融相促的現代新城,成就衡陽最美片區、湘江璀璨明珠和會呼吸的靈動地帶。作為典型文化生態社區、兩型社區,真正做到了顯得出美景、聚得攏人氣、存得下文化、記得住鄉愁,預期聚集人口在20萬左右。整個建設期為2013-2020年,分別基礎設施建設期、核心價值打造期、全面優化完善期。
其中,來雁新城于湘江以西區域,總面積8.9平方公里,按照“一帶(石鼓書院至來雁塔沿江風光帶湖湘文化走廊)、一心(來雁文化廣場與石鼓文化廣場之間的商務中心)、兩軸(指五一大道商業發展軸、內環北路商業發展軸)、四片(特色社區、生産性服務與創業園區、綜合性居住區、遊憩文化休閒區)建設,總體綠化率達55%、開發容積率在3.0以內;濱江新區于湘江以東區域,總面積8.1平方公里,定位“休閒、健身、生態、旅遊”主題,建設休閒文化區、濱江水生活區、濕地山地公園,總體綠化率達70%、開發容積率在2.5左右。
自正式啟動以來,衡陽湘江新區建設來勢迅猛、如火如荼。衡陽市委、市政府按照“一部兩體”的總體架構管理和運營,成立了高規格的指揮部,組建了來雁新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濱江新區投資有限公司2個投資運營主體,全面實行“封閉運作、權力法定、責任兜底、自負盈虧”操作模式。整個規劃設計實施國際招標、丹麥公司承擔,坡、谷、臺、灘、丘等原生地形地貌隨形就勢,書院文化、大雁文化、酒文化、石鼓文化、水師文化、工業文化和諧共生,“兩橋一隧(青草橋、耒水橋和湘江隧道)、兩塔一院(來雁塔、珠暉塔、石鼓書院)、一道(國際自行車賽道)一帶(生態景觀帶)、一部(高檔遊艇俱樂部)兩園(濕地、山地公園)”渾然一體,堅持依山就水、自然天成,保留原始風貌、延續文化內涵,不搞大切大填、大拆大建。全區所有公益性項目及土地整理由2個投資主體投入,以土地收益等城市收益為補償綜合融資到位資金150億元以上,已經引進中鋁國際、長江聯合、匈牙利Skala投資集團、中鐵集團、國泰君安、開元基金等30余家戰略投資者入駐,綜合完成投資在230億元以上,其投入與産出綜合平衡、且有盈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