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武隆縣

發佈時間: 2014-09-18 11:05:48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圖説:武隆新貌

武隆縣地處重慶市東南部烏江下游,幅員面積2901平方公里,轄26個鄉鎮、186個行政村,是全國新興旅遊大縣,也是全國十個同時擁有“世界自然遺産”和“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地區之一,還是重慶市五大功能分區的“生態保護髮展區”,境內生態優良,資源富集,風景絕佳。林地面積300萬畝,負氧離子是重慶主城的108倍,尤其是喀斯特生態資源得天獨厚,被譽為“世界喀斯特生態博物館”。被人民日報等譽為“綠色崛起”典型縣,被國家旅遊局譽為“全國新興旅遊大縣”。


圖説:鳥瞰天生三橋修圖

武隆已成功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市級文明城市、山水園林城市、和森林城市,正在全力創建國家級生態縣。全縣上下強力實施“富民強縣、綠色崛起”戰略,加快建設全市特色經濟強縣、全國生態縣和國際旅遊目的地。總之,武隆縣在生態功能區保護與建設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圖説:綠色仙女鎮

(一)堅持規劃引領。我縣始終堅持把生態保護作為第一理念,把生態優先和可持續發展作為立縣之本。2010年,我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明確將“國家級生態縣建設”作為三大發展戰略目標之一,編制了《武隆國家級生態縣建設規劃》,目前正在組織實施。同時,根據“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和“渝東南生態保護髮展區”規劃要求,提出了“強力實施‘綠色崛起、富民強縣’戰略,加快把武隆建設成為重慶市特色經濟強縣、全國生態縣和國際旅遊目的地,打造中國武隆公園”的發展思路。決心用20—30年,按照“中國著名、全球知名”的目標,成功探索一條“五化聯動”(旅遊國際化、産業生態化、城市田園化、農村公園化、城鄉一體化)、“五園聯建”(休閒旅遊公園、生態産業公園、靚麗宜居公園、魅力文化公園、幸福和諧公園)、“五城聯創”(國家級衛生城市、市級文明城市、山水園林城市、森林城市、國家級生態縣)的新路徑,加快把武隆打造成為“經濟富裕、山川秀美、社會和諧、人民幸福”的世界級大公園。

圖説:芙蓉洞(珊瑚瑤池)

(二)著力産業培育。一是發展生態旅遊業。把生態旅遊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和經濟優勢,探索以生態旅遊帶動縣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子。2007年武隆芙蓉洞等成功申報世界自然遺産,2011年成功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級旅遊度假區,2013年天生三硚—仙女山生態旅遊區成功創建國家生態旅遊示範區。2013年累計接待遊客1750萬人次,以生態為主導的服務業對全縣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2%。全縣3.1萬農戶、近7萬農民依託旅遊謀生。二是發展生態農業。成功申報2個市級農業園區,2013年新增“三品一標”認證10個,新增各類農産品認證30件以上。農産品商品率達到64%,特色效益農業産值佔一産業比重達到37%以上。三是發展生態林業。加快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水土保持、水系森林工程建設,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重點建設仙女山、白馬山生態屏障和烏江、芙蓉江、大溪河生態走廊。

圖説:仙女山

(三)加大資金投入。一是加大市級資金的爭取力度和縣財政的投入,確保兩級財政投入逐年遞增。近三年來,全縣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資金總投入3.78億元.二是加強國家生態轉移支付資金的使用管理,確保了生態補償資金用於保護生態環境和改善民生。今年,我縣安排了生態轉移支援資金3600萬元,主要用於解決全縣生態環保突出問題和生態環境管理。


圖説:芙蓉江珠子溪

(四)強化機制保障。一是加強了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保護和建設工作的領導。成立以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相關部門為成員的領導機構。二是建立了例會制度。定期召開會議,安排部署生態保護與建設工作。三是人大政協助推制度。每年把生態保護與建設工作列為專題調研、視察和評議內容。四是探索建立網格化管理體系。初步形成了“縣有機構、鎮(鄉)有站所、村有專人”的三級生態環保網格化管理體系,實現了生態環境監管區域和內容的全方位、全覆蓋、無縫隙管理。五是建立生態考核體系。將生態環保指標納入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黨政主要負責人的政績考核體系,實現了考核全覆蓋。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