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滕州首批創建“生態文明典範城市”

發佈時間: 2014-09-17 10:54:55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滕州因荊河而名。《史記》記載:“黃帝第十子封于滕”。因荊河穿境而過,滕地泉流騰涌,故以“滕”為名。近年來,滕州市委、市政府按照“綠之城、水之鄉、文之邦”的城市定位,以荊河為軸,大手筆開展秀美荊河生態建設,積極打造城市郊野公園——上善公園,為市民營造了生態、環保、親水、休閒、遊玩的勝地。

荊河發源棗莊市山亭區岩馬水庫、流入微山湖,綿長42公里,被稱作滕州的母親河。荊水湯湯孕育了滕州燦爛的文明,“三國五邑之地,文明昌明之邦”。7300多年的“北辛文化”是中華民族最早的人類文明發源地之一;地靈人傑:誕生了“科聖”墨子、工匠祖師魯班、造車鼻祖奚仲、勇於自薦的毛遂、招賢納士的孟嘗君等歷史文化名人。

秀美荊河生態休閒長廊項目是滕州圍繞發展生態、觀光、旅遊農業,打造“綠之城、水之鄉、文之邦”的目標定位,實施的一項水系治理工程。

一、項目主題

滕州位於山東省南部,總面積1485平方公里,總人口170多萬,是全省人口第一大縣。作為全省“十二五”時期重點培育的10個縣級大城市之一,該市提出了全域城鎮化,2020年建成區面積將達到100平方公里、城區常住人口超過100萬人。根據發達國家城鎮化建設經驗,達到這樣的城市規模,城區周邊必須配套大尺度的郊野公園,才能滿足市民休閒娛樂的需要。為此,滕州在城區北面以龍山、龍湖為中心,規劃建設一處城市郊野公園;在城區西部以荊河上善公園為核心打造一處城市郊野公園。項目總投資30億元,治理河段42公里,2013年以來,重點實施了上善公園建設,東起白龍灣大橋,西至級西路,全長10公里,總面積7平方公里。

二、主要措施

該項工程實施重點圍繞打造“三廊一園”建設,發揮“四個帶動”作用(帶動城市擴容提質、工業經濟發展、全域城鎮發展、農業結構調整),突出發揮農業觀光、水利景觀、綠色交通、郊野公園等綜合效益。

一是打造城市郊野公園。該市堅持高起點、高標準定位,實施一批景觀小品、如意島嶼、“黨群共建紀念林”及娛樂場所配套設施建設,栽植各類綠化苗木180萬株,並與5處森林公園、5處人工濕地、16片園林、32處休閒娛樂場所聯通,形成了“一河多景、生態良好”的有機整體,成為了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每天遊覽觀光、休閒娛樂的人們絡繹不絕,展現了“十里畫廊、桃紅柳綠、生態宜居、人水和諧”的美好景象。

二是打造生態環保長廊。在荊河水系治理方面,滕州市確立了“234”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思路:“兩保”即“保障出境水質達標、保障南水北調水質安全”;念好“治、用、保”三字經,走好“點源治理、集中處理、截蓄導用、濕地凈化”四步棋,大力實施水污染防治“碧水工程”。投資3億元,實施了10公里河道綜合整治及生態綠化、景觀節點等基礎設施,已建橡膠壩16處、橋涵36座,新擴水面13萬平方米,增加蓄水量40萬方,河道防洪標準達到50年一遇;完成了河灘、堤壩及沿岸寬100米的綠化林帶建設,播種草坪、鋪設生態磚5.8萬平方米;實施了河道走廊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打造了白龍灣濕地、七星湖濕地等5處人工濕地,出境水質達地表水Ⅲ類標準,確保了南水北調水質安全。形成了“條條河流有濕地,片片濕地水清澈,流域處處生態美”的人水和諧自然美景,人們套改《岳陽樓記》稱讚治理後的秀美荊河:“白鷺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鳥語花香”。

三是打造綠色交通長廊。過去荊河沿岸僅有農業生産小道,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治理中,他們將河道清出的淤泥用於抬高加寬河壩,按照三級公路標準,實施了白龍灣大橋至級西路兩岸壩頂鋪設了雙向20公里、寬7米的柏油路,實現了滕州東部與西部級索、西崗、姜屯等鄉鎮主幹路網及17條通村路大聯通,城區至西部城鎮的通行時間壓縮一半,方便了群眾出行。同時,配套建設了高標準的自行車綠道,滿足了市民運動休閒。河灘、堤壩及沿岸寬200余米的綠化林帶,主要栽植桃樹、柳樹,林下間種油菜,春天來時,便映現“桃紅柳綠油菜黃”的壯景。

四是打造農業觀光長廊。在治理中,上善公園一改傳統綠化舊模式,引入市場機制,收到了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各種效益,實現了政府減負、農民增收、生態綠化等多贏局面。目前,上善公園壩內外有農地8000畝,如果全部由政府綠化、管護,是一筆不菲的投入。該市引入農村産權改革機制,將農民土地全部流轉,一部分栽植柳樹、欒樹等綠化樹,大部分栽植桃樹、核桃等果樹,經濟林不光能起到綠化作用,春花、夏果更具觀賞性,而且還能使農民致富。2013年,首批流轉的4500畝土地,被22個工商大戶、專業合作社等承包,撬動民間資本500多萬元,他們按照市裏的規劃要求,統一栽種了桃樹、核桃,著力打造“桃紅柳綠、花木繁盛”的美好景象,同時配套栽植油菜等經濟作物,擴展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渠道,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增長3000元,推動了農業規模化、産業化經營。

三、取得成效

一是環境效益。通過荊河水系治理,荊河水質COD從十年前的1200mg/L,減低到“十五”末的150mg/l,目前穩定降至25mg/l,全面實現了省政府下達的“河流恢復魚類生長”的水質改善目標。城區段的小清河由於水體黑臭被稱為“小黑河”又重新變回水體清澈的清水走廊,實現人與水、水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二是經濟效益。2013年,首批流轉的4500畝土地,被22個工商大戶、專業合作社等承包,撬動民間資本500多萬元,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增長3000元,推動了農業規模化、産業化經營,凸顯了經濟效益,土地流轉使堤壩地從政府的包袱變成了農民的錢袋。

三是社會效益。通過實施秀美荊河生態長廊項目,在堤壩內外建設景觀小品、如意島嶼等配套親水設施建設,如今20公里長的荊河兩岸真正成為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一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卷正徐徐展示在滕州人民面前。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