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2016年會舉行

發佈時間: 2016-11-23 15:25:37 |來源: 中國經濟網 | |責任編輯: 君君

 

2016年11月22日,第八屆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2016年會在上海東方萬國會議中心隆重開幕,本次年會以“新格局新想像”為主題,旨在十三五開局之年、社會經濟發展進入轉型關鍵期、《慈善法》和新的《基金會管理條例》出臺之際,探討中國基金會面臨的發展機遇與挑戰。

這場行業盛會,吸引了近千人參加。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劉振國、新任聯合國系統駐華協調員兼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羅世禮、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馬慶鈺等眾多跨行業跨領域嘉賓出席年會。

善時代來臨,解讀新格局

近年來,供給側改革為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新的視角,蓬勃發展的“網際網路+”為公益事業的發展提供了新平臺,2016年《慈善法》的落地實施為社會組織的發展提供了發展新空間。一系列跡象無不在向我們表明,中國慈善新格局已經悄然形成。作為社會組織的中堅力量,基金會如何引領並改寫慈善事業發展,成為與會嘉賓關注的焦點。

民政部社會組織管理局副局長劉振國高度評價了非公募基金會近年來為中國慈善事業所做的貢獻。他表示,多年來,非公募基金會與其他慈善組織一道,動員了大量社會資源,開展了眾多公益慈善項目,為推動我國公益慈善事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中國非公募基金髮展論壇的舉辦既為全國的非公募基金會搭建了一個交流、合作、對話的高層次平臺,也為整個社會了解非公募基金會提供了一個全新的窗口。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匡鵬也對此次論壇年會的召開表示祝賀。他認為,中國非公募基金髮展論壇作為公益行業最有影響力的這麼一個交流平臺,引領行業先鋒話題,促成公益慈善領域資源對接和合作,深度影響了中國公益生態系統的建設。在《慈善法》實施的背景下,基金會的突破創新也面臨著重大的發展契機。第八屆中國非公募基金髮展論壇年會能在這樣一個承前啟後的歷史節點上舉辦,意義非常重大和深遠。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以“社會治理和國際格局的演變與社會領域發展的新格局”發表主題演講,他指出,十三五期間中國社會領域的發展面臨新的重大發展機遇。中國在全球治理領域中的地位與作用也日趨明顯,而全球治理領域的一個趨勢就是各種社會組織和專業組織的興起。在這樣的前提下,中國的社會組織應該把握機會,發揮中間橋梁作用,將社會需求和民眾心聲傳達給政府。同時,在公共治理的過程中把公共政策的導向與社會進行有效溝通,為完善中國的公共治理體系,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做出積極的貢獻。

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馬慶鈺,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社會資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暢談非公募基金會的未來發展空間。他表示,所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説到底就是解決資源配置障礙,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經濟領域有資源配置問題,社會領域也有資源配置問題,而這兩個領域都需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但目前來看,社會組織領域還存在傳統封閉和壟斷性問題,這影響著非公募基金會的發展。

馬慶鈺指出,《慈善法》給非公募基金會創造的新的制度和政策空間,用繼往開來的新理念、新行動、新戰略,將非公募基金會打造成社會服務中的一支生力軍。

小雲助貧中心發起人、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李小雲,從“社會生態的變化與公益行業和基金會的發展”的角度,提出了中國政治社會經濟的新生態:公益的歷史使命。

小雲助貧中心發起人、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李小雲主題演講

李小雲表示,中國已經由相對穩定的發展共識型社會轉變成了各種利益交織的矛盾型社會。政治社會經濟的生態結構的構成要素正在發生根本的變化。這一變化主要體現在國際和國內兩個維度上。國際主義、國家主義、發展主義和民粹主義相互交織構成雙向性社會矛盾的結構性因素。公益在面臨這樣的新格局下需要建立全新的歷史使命,這個歷史使命的核心是幫助中國建立面向未來的國際公益倫理和引領中國國內發展的政治社會經濟新價值。

開幕式上,正榮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徐婧代表第八屆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輪值主席單位發言,南都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彭艷妮、上海宋慶齡基金會副秘書長楊曄,分別代表國內非公募基金會及公募基金會發言。

南都公益基金會秘書長彭艷妮作為非公募基金會代表上臺發言,她在發言中指出,隨著社會轉型的深化和新技術的發展,公益發展呈現了三種新趨勢:一是公益事業出現了大量的創新,比如社會企業、公益創投等一系列新的實踐。二是新公益強調規模化,通過複製、推廣、開源、推動政策改變等方法讓項目的覆蓋面和影響力規模倍增。三是新公益擁抱網際網路技術和網際網路思維,在資源動員上取得了驚人的成效。

繼往開來,放飛新想像

由跨界精英、基金會創始人與資深公益人共同參與的圓桌沙龍環節,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薛瀾,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文化教研部副主任馬慶鈺,小雲助貧中心發起人、中國農業大學人文與發展學院教授李小雲,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潘江雪,廣東省千禾社區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劉小鋼展開熱烈討論,研討新格局下,基金會與公益事業的更多想像。

基金會中心網執行副理事長程剛談到,目前我國基金會數量已達五千多家。未來隨著《慈善法》的實施,基金會的數量還將持續增加。

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理事長潘江雪認為,公益人其實是在做社會投資,投資的是我們共同的未來。她提醒公益同行,未來是“跨界打劫”的時代,公益行業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基金會從業人員需要迎接挑戰。

廣東省千禾社區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劉小鋼則提出,一個社會的進步其實是基於社區的進步,一個社會的改變是基於社區的改變。希望有更多的公益機構包括基金會和公益組織,能夠紮根社區,在社區耕耘,讓社區的變化來帶動這個社會的變化。

在精彩的演講和討論之後,論壇第五屆輪值主席單位、華民慈善基金會理事長盧德之進行了總結發言。他認為此次年會匯聚各界人員與各界智慧,讓人感受到了跨界的力量。他還提出,這是資本的時代,是走向共用的時代,也是必須以共用來治理資本的時代。未來基金會行業的發展應該與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聯繫起來,共同推動資本走向共用。

除了主論壇的主題演講、圓桌沙龍外,本次年會還開設有五場平行論壇,聚焦“新格局新想像”下基金會行業的熱點和前沿議題,並設有靈活組建討論話題的自主論壇和自由交流互動的羅馬街市。

作為本次年會的特別環節,南都公益基金會和百度基金會也將於23日帶來兩場重磅發佈,“中國好公益平臺發佈會”以及“百度公益新平臺內測邀請會暨基金會中心網與百度基金會戰略合作發佈會”成為本屆年會最引人注目的兩大亮點。兩家基金會現場設置的展臺吸引了眾多參會者駐足,南都公益基金會的“魔方”引發了大家熱議,百度基金會的VR、AR、互動螢幕以及行業大數據圖形化展示等炫酷科技與公益的結合,更引發了大家對明天下午新公益平臺發佈會的期待。

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更名為“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此刻的上海正是小雨輕訴。在當晚舉行的以“非公募基金會,不説再見”為題的酒會上,南都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徐永光、自然之友創始人之一梁曉燕、彼得?德魯克組織學習中心秘書長趙華等12位嘉賓講述了自己與非公募基金會的淵源和故事,溫情告別12歲的非公募基金會。

隨著“基金會成立滿兩年後將可以依法申請公開募捐資格”的條例修訂,《慈善法》不再將基金會從法律層面區分為公募和非公募,本屆年會也就成為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最後一個活動。這意味著,走過12年曆程的中國非公募基金會走進歷史,陪伴了公益行業夥伴們8年時光的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也將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據悉,23日下午舉行的本次年會閉幕儀式上將會宣佈,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正式更名為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宣佈下一屆論壇的輪值主席,並舉行隆重的授旗儀式。我們期待,中國基金會發展論壇成為全新的基金會發展平臺,繼續為社會領域改革和慈善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自2008年汶川地震後成立以來,長期致力於加強中國非公募基金會之間的溝通與合作,促進中國非公募基金會和慈善事業的發展。

論壇最初是由中國社會組織促進會、北京大學教育基金會、南都公益基金會和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等8家機構自願發起設立的非正式網路平臺,歷年來共有28家知名非公募基金會成為論壇的組委會成員,15家有擔當的非公募基金會歷任論壇輪值主席。

七屆論壇共開展過7場區域分論壇、11次培訓和巡講活動,有力推動了地方非公募基金會的發展,共向行業提供了11份有價值的研究報告,成為非公募基金會行業重要的實踐參考和工作指南。

連結:

第八屆中國非公募基金會發展論壇組委會由正榮公益基金會(輪值主席)、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安利公益基金會、百度基金會、北京三一公益基金會、福建省同心慈善基金會、廣東省與人公益基金會、凱風公益基金會、南都公益基金會、上海紫江公益基金會、騰訊公益慈善基金會、招商局慈善基金會、浙江敦和慈善基金會13家非公募基金會組成。

今年以來,本屆論壇在長沙、南京、合肥舉辦城市主題論壇,研討各地非公募基金會行業發展,推動非公募基金會與各地有志於公益慈善事業的機構進行交流與合作;並定期舉辦“秘書長説”主題沙龍,結合年度主題,介紹優秀基金會的經驗和資源,探討行業熱點話題。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