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城市如何建?123名中外市長共話城市治理"大處方"

發佈時間: 2016-11-23 11:01:55 |來源: 人民日報 | |責任編輯: 君君

 

核心閱讀

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正在上海舉行。健康城市的理念,在城鎮化帶來種種健康挑戰的背景下應運而生。不同於衛生城市,健康城市的建設涉及環境、食品、教育等幾乎所有的政府部門,既要靠醫療衛生的小處方,更要靠社會治理的大處方。

有123個中外城市市長、126個國家和地區以及19個國際組織代表共1000余人參加的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在上海召開,21日現場通過了《健康城市上海共識》。北京、上海、杭州等將作為優秀案例,與各國專家進行探討和交流。

為什麼要建設健康城市?健康城市的具體內涵是什麼?如何建設健康城市?記者採訪了有關人士。

問為何建設健康城市

城市人口激增,城鎮化帶來健康挑戰

本屆大會,適逢首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召開30週年,也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實施的第一年。

30年前,《渥太華憲章》發佈,提出了“人人享有健康保健”這一目標。30年來,世界每人平均期望壽命增長8歲以上,實現了人類健康史上的新跨越。

城鎮化是全球社會發展的趨勢。目前,全球有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到2050年,這一比例將增加到70%。城鎮化在迅速展開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健康問題,如交通對人身安全的影響、空氣與環境污染、人口增長導致傳染病更易傳播、不少疾病患病率與死亡率不斷上升等。而醫療資源有限性與社會需求無限性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凸顯。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説,放眼全球,城鎮化帶來了一系列挑戰,包括空氣與水的治理、廢棄物的管理。衛生工作的內涵也更加豐富,小到滅蚊管理,大到推廣體育運動以及醫療衛生服務,都需要著手進行。衛生工作,應更多關注女性、兒童、殘疾人等弱勢群體,讓機會更加平等,讓每個人都能夠享有更好的衛生服務。這對於全球來説,是一個大的課題。國家層面的變革可能需要的時間較長,而一座城市的變革或許更加快速,這對於國家、全球而言,會起到顯著的榜樣作用。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認為,工業化和城鎮化有效地整合了社會資源,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準。然而,這些變化在給人類帶來福祉的同時,對資源、環境、健康的協調發展也帶來了新的挑戰,環境對健康的危害也明顯增多。創造良好的健康環境,不斷改善人群健康狀況,是全球各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

中華預防醫學會會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隴德指出,人們每天生活、工作、休閒和購物的場所,都與健康息息相關。健康,是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誌。一座健康的城市,對其全體居民而言會更加包容、安全、具有活力。應該以城市和社區為平臺,開展相關行動,通過提高健康素養的人民賦權,致力於解決最脆弱群體的健康問題,創新發展,共用健康。

問健康城市有啥內涵

身體健康+醫療、環境、食品、教育……

應對城市發展帶來的健康挑戰,需要將健康的相關理念融入所有城市的發展政策和規劃之中。

建設健康城市,是20世紀80年代倡導的一項全球性行動戰略。在創建衛生城鎮的基礎上,中國積極探索開展健康城市的建設工作。1989年以來,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在全國開展了衛生城市創建活動。20多年來,一大批城市通過開展衛生城鎮的創建,城鄉面貌發生了很大改變。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陳竺説,健康城市概念不同於“衛生城市”,它帶給我們的是一種全新的、綜合的、多維的視角。健康城市建設,圍繞方方面面,不僅包含人的身體健康,還涉及醫療、環境、食品、教育等幾乎所有的政府部門。可以説,建設健康城市,如同給城市“補短板”,從城市生活的各個方面維護公共衛生安全、保障人民身體健康。

2014年,國務院明確提出“開展健康城市的建設,努力打造衛生城市的升級版”。2016年7月,中國發佈了《健康城市建設指導意見》。2016年8月,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提出“要深入開展健康城市建設”。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國強説,城市發展理念應該由規模擴張向品質提升轉變,實現城市建設與人的健康協調發展。

問健康城市如何實現

靠醫療衛生小處方,更靠社會治理大處方

與會市長承諾遵守健康城市治理五大原則:將健康作為所有政策的優先考慮;改善社會、經濟、環境等所有健康決定因素;促進社區積極參與;推動衛生和社會服務公平化;開展城市生活、疾病負擔和健康決定因素的監測與評估。

陳馮富珍呼籲,市長要發揮影響力,將健康融入所有城市政策,鼓勵管理者推行正確的政策,讓城市為人們帶去更美好的生活。城市發展的最終目標,是為了讓人們生活得幸福舒適,而健康對於城市和個人的幸福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

陳竺表示,在保障城市大家庭國民健康的工作當中,既要依靠醫療衛生的小處方,更要依靠社會治理的大處方。目前,健康城市應建立有利於健康的政策機制,將健康城市納入政府的績效考核內容。在居民健康狀況調查等基礎上,制定健康城市的發展規劃。

王國強認為,全國健康城市建設試點市要強化頂層設計,發揮政府在健康城市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制定出臺有利於健康的公共政策。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重點抓好空氣、土壤、水污染的防治,切實解決影響人民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

國家環境保護部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副所長于雲江指出,健康城市建設首先要考慮城市發展規劃和頂層設計,要真正把健康理念納入城市的市政建設、社會保障等各項公共政策當中。

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認為,要實現健康素養提升行動,引導公眾築牢“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四大健康基石;實施健康城市和健康村鎮建設行動,防止大氣、水、土壤污染,促進食品藥品等公共安全,建設宜居、健康的美麗家園。

央視主持人白岩松表達了自己對健康城市的理解:健康城市,需要三輛車——自行車、殘疾車、嬰兒車。自行車,説明城市運動條件好,公眾鍛鍊意識強;殘疾車,代表城市對於殘疾人照顧得好;嬰兒車,説明城市空氣好。

據悉,經國務院批准,全國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印發了《健康城市建設指導意見》,健康城市建設在全國全面啟動。全國首批確立了38個試點城市,同時將定期評選優秀示範城市,以帶動相關工作的全面廣泛開展。建設健康城市的目標是:到2017年,建立指標評價體系和組織管理機制;到2020年,建成一批健康城市示範市,推動實現健康中國的目標。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