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 中國戲曲如何走向下一個600年?

發佈時間: 2016-11-04 11:25:30 |來源: 中國新聞網 | 作者:王笈 |責任編輯: 君君

 

正在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期間,在滬連演的“600分鐘600年——中國戲曲經典名家盛薈”集中國多個地方戲種的優秀演員和劇目,一時間掀起滬上戲迷和年輕觀眾的“戲曲熱”。擁有著數百年智慧積累、承載著千年中國文化史精華的中國戲曲,如何在世界藝術競爭格局中走向當代觀眾、走向下一個600年?

11月3日在上海市文聯舉行的“當代中國戲曲的核心競爭力”主題論壇上,中國戲曲界領軍人物和代表藝術家們從與戲曲生態環境休戚相關的製作方、劇場方等不同角度展開探討,為中國戲曲的良性發展提供新思路。

出生於梨園世家的中國當代最負盛名的凈角藝術家、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首批傳承人尚長榮曾在20世紀80年代成功飾演新編歷史京劇《曹操與楊修》,並將京劇這一戲曲形式帶進了當時年輕一代的心中。如今已入古稀之年的他仍清晰記得,20多年前學生們看完整場演出後,為京戲喝彩、相見恨晚的畫面。

“按世界藝術之林來説,中國戲曲劇種之多、語言之豐富、旋律之幽美、武打表演之精彩應該説是獨一無二的。中國戲曲的魅力真是獨特,又唱、又練、又表演,又有漂亮的身段和武打,可是到了現在也確確實實面臨著挑戰,”尚長榮説,“到現在我仍然覺得當今首先要處理好繼承與創新的關係,要守護本劇種的本體生命、本體風格,解決僵化和異化的問題,也要加深文化修養。這個戲唱來唱去,唱到了,拼的是什麼?拼的是文化,拼的是一個戲曲人的底蘊。”

2010年,實景園林版崑曲《牡丹亭》在上海朱家角首演,“獻禮”上海世博會,此後更在世界上創造了一段中國戲曲的“美談”。連續7年,《紐約時報》等國外主流媒體都給予了該劇大篇幅報道。2012年,《牡丹亭》“踏”入了美國大都會博物館;2015年,《牡丹亭》演進了德國薩克森州的州立博物館。

實景園林版崑曲《牡丹亭》的製作人之一、中國著名“崑曲王子”張軍當天回憶起《牡丹亭》如何一步步走上國際舞臺,忍不住感慨,“主流社會更多的關注和交流是非常重要的。要用一個自己極其傳統,但是要極其富有創意、全新、獨特的方式,獲得主流的關注和評價,並且在主流的這些藝文界、評論界和觀眾中引起交流、反響和溝通,中國文化才會不僅僅在華人社區演出。”

除了藝術家們通過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從藝術角度摸索出的通向未來“中國戲曲夢”的可行之路,國內藝術院團也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有所收穫。

論壇上,北京市文化局黨組成員、北京京劇院院長李恩傑就分享了一套北京京劇院正在嘗試的“新方法”,“我們現在實行了一種‘項目制’方法,讓我們的每一個演員想做的事,在劇院裏能夠比較容易地做成。演員的想法通過立項,由劇院研究是否有意思,再給予機會,配置資源。”

“這種機制帶來的好處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演員被壓抑的積極性得到了舒放,”李恩傑説,“大家公平地處理一些問題,我想就為我們戲曲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基礎條件。這種方式我們感覺是比較符合發揮‘角’的作用、捧‘角’和‘造’角的這樣一種要求。”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