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月10日 迅(鄧合聰 劉昌雄 李梅報道)近日,記者在四川省宜賓市農業局獲悉,2012年,在宜賓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全市農業系統致力強化優勢特色農業産業,努力提升全域現代農業發展水準,取得豐碩成果。
一是釀酒原料産業獲得突破性發展。全市釀酒原料基地規模達到91.8萬畝,比上年增長26.97%;總産量38.1萬噸,比上年增長30.93%。其中:釀酒高粱31.8萬畝,比上年增長16.48%;釀酒純黃玉米25萬畝,比上年增長25%。釀酒原料糧訂單佔釀酒原料基地總面積的95%左右,基本實現了訂單化生産。
二是茶葉産業規模、品牌、效益實現新跨越。全市茶園面積80.2萬畝,第一産業茶葉農業産值達20.1億元。全市現有不同規模的各類茶葉加工企業469家,其中:年銷售規模超過1億元的有4家(敘府、川紅、早白尖、富正源),超過1000萬元的有19家。全市目前有市級以上茶業農業産業化重點龍頭企業18家(其中,國家級1個,省級3個),縣級龍頭企業26家。全市有四個茶葉公共品牌(宜賓早茶、川紅工夫、筠連紅、屏山炒青),茶葉企業擁有中國馳名商標1個、著名商標3個、知名商標12個。2012年,舉辦了“宜賓早茶開園儀式”和北京釣魚臺的“宜賓早茶建設成果彙報會”和“川紅工夫60週年紀念系列活動”,以及積極組織我市茶企參加各種茶葉博覽會的展示展銷活動等,收到了明顯效果。今年的“宜賓早茶節”,有220多家客商參加購銷活動,為歷年來客商最多的一屆,簽訂茶葉購銷合同金額達6.6億元,比去年增長88%;在“2012四川國際茶業博覽會”上,我市15家茶業企業現場直接銷售茶葉産品約50多萬元,簽定銷售協議3.6億多元。開展了“省內外媒體川紅故里行”、“川紅輝煌六十年老茶人座談會”、“紅茶伴月餅萬人品茗活動”以及“中國宜賓•川紅工夫高峰論壇”等活動,進一步擴大了宜賓“川紅工夫”紅茶的市場影響力。此外,全市茶園綠色防控技術推廣和品質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有序推進;茶園生産機械化和茶葉生産組織化水準穩步提升。
三是蔬菜産業規模、效益雙越升。全市蔬菜種植面積(含復種面積)104.02萬畝,比上年增加6.02萬畝,農業總産值41億元。一是加工蔬菜穩步發展,品質效益顯著提升。現有蔬菜加工企業25家,蔬菜專業協會、合作社186個,蔬菜流通行銷專業大戶達到近500戶,加工菜種植面積達到18.2萬畝,比去年增加1.7萬畝。其中,除南溪榨菜、宜賓碎米芽菜、興文香蘭菜、筠連糟黃瓜、屏山白魔芋等知名品牌外,翠屏區“戎陳坊”大頭菜、興文石海泡菜、珙縣蘿蔔幹、南溪藠頭等加工産品也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二是市場行銷不斷拓展,産品外銷強勁增長。今年調出的蔬菜産地綜合價格平均每公斤2.15元,比上年提高0.23元,外調蔬菜達到50.8萬噸,比上年增加2.2萬噸。調出的蔬菜主要供應瀘州市、自貢市、內江市和重慶市、雲南省的昭通、水富及貴州省的貴陽等地區。三是種植模式創新發展,産業效益不斷提高。全市農業主管部門繼續推廣 “菜-稻-菜”、“玉(甜玉米)、蜜本南瓜--菜”和“菜-果-菜”等輪(間)作模式,糧經複合輪作種植輪作面積發展到23.8萬畝,比上年增加1.5萬畝。其中,南溪縣羅龍、江南鎮“春、冬蔬菜+中稻”輪作,取得糧食畝産千斤、糧食蔬菜綜合産值達到1萬元以上水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