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行業作為關係國計民生的基礎性産業,不僅與人們的日常生活、社會穩定密切相關,而且關係國家經濟安全。長期以來,電力行業被視為自然壟斷,我國對其採取國家壟斷經營並由政府行政管理的規制模式。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電力行業壟斷的弊端就日益顯現。為打破電力行業思想僵局,北京中聯創業電力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聯電力)在長期發展過程中不斷創新,大膽採用新的經營管理模式,為電力行業發展做出了貢獻。
中聯電力成立之初的主要業務是為電力工程部門提供諮詢,同時涉及一些初步的經營活動。北京申奧成功之後公司領導果斷把握這一契機,廣泛參與、承建奧運配電項目。使公司迎來第一個快速發展期。在經過快速發展期之後中聯電力面臨著如何從工程公司專業服務型企業轉型的難題,這也是中聯電力發展的第一個瓶頸期。
中聯電力在總裁張祥的領導下廣泛聽取各方意見,設立了專業的銷售團隊,在北京市內廣泛開展變配電工程、配電室檢測、電力設備代理維護工作,這獨樹一幟的舉措為北京市內許多醫院、學校、軍區服務部門提高了用電安全的保障,為首都用電安全、社會穩定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企業的基礎業務確定以後,張祥總裁認為將來企業能否生存下來銷售團隊的建設是重中之重。為提高中聯電力中高層幹部經營管理水準,總裁張祥親自為員工安排培訓課程,並邀請北京大學、人民大學的教授為員工開展MBA培訓課程,形成了高層幹部抓全局、中層幹部抓執行、基層幹部抓指標的經營管理體系。
經過改組創新後中聯電力發展迅速,每年為全國4000多家企業提供電力方面的服務,受到客戶的不斷好評。中聯電力與首都電力服務網共同舉辦電工之家,是國內最早、最權威的電工交流平臺,創辦的《電力視窗》期刊讀者已涵蓋北京、天津、內蒙古等地約3萬多高壓自管戶,是國內電力行業發行量最大的直投式雜誌,使中聯電力在行業內影響力不斷提高。公司逐步形成了以讓用電變的更安全、便捷為使命;以客戶至上、勇於創新、團隊協作構建學習型組織的企業價值觀;以爭創國際一流電力服務企業為目標的思想體系,企業文化建設逐步完善。
當前,中聯電力已經擁有在職員工300人,形成了以博士、碩士研究生為骨幹,本科生為基礎的經營管理模式,公司業務覆蓋全國,搭建了北京地區唯一一對10kv用戶智慧管理平臺。可對10kv用戶設備達到遙測、遙信、遙控等遠端監護功能,該智慧代維繫統可為每個用戶節約6到8名電工,為用戶節約了大量人力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