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銅為胎,銀絲遊走,黑白雙色間,雲南非遺之美躍然于眼。
煉銅、鍛片、鏨刻、走銀、成型、拋光、揉黑……經過道道工序,在時間和歲月的沉澱下,獨屬於雲南的“奢侈品”——烏銅走銀,以精美雕飾、獨特的文化底蘊展現在世人面前。黑白雙色之間,不僅承載了匠人的心血和智慧,同樣也見證著東方古典美學和傳統文化的發展。
烏銅走銀始創于清朝雍正時期的雲南石屏,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曾與北京景泰藍齊名,並稱“南北銅藝雙絕”。因製作時使用秘法煉製而成的貴金屬材料“烏銅”以及獨特的裝飾手法“走銀”而得名,是雲南獨有的銅制純手工工藝品,于2011年5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馮宇/攝)
烏銅走銀的技術難點在於煉烏銅、走銀,核心工藝在於鏨刻、捂黑。工匠們通過控制熔點差值,用純銀銀屑填充到鏨刻圖案的凹槽裏,以“走”滿為度。同樣的師傅、同樣的器形、同樣的尺寸,每次的製品都不盡相同,這讓烏銅走銀有了獨特的韻味。
(馮宇/攝)
“在接觸烏銅走銀之前,我專攻的工藝是核雕技術。”省級非遺傳承人、烏銅走銀製作技藝的第七代傳人李偉介紹。夯實的雕刻功底,再加上作為石屏人的使命感,李偉決心深耕,盡己所能讓這門古老的藝術走出歷史、走進當下、走向未來。“烏銅走銀製作工序複雜,無法機械化生産,成品價格昂貴,無法普及到大眾,在市場上屬於小眾的手工藝品。”烏銅走銀如何走向大眾視野成為困擾李偉的一大難題。
(馮宇/攝)
為進一步提高烏銅走銀在旅遊市場上的競爭力,李偉轉換思路,由以往專攻文房四寶等大件作品轉為製作手鐲、戒指等實用小件的作品,在工藝手法不變的基礎上,不斷與時俱進、創新作品,拉近烏銅走銀與大眾的距離。如今,烏銅走銀也逐漸走進景區、市場,成為集藝術性與觀賞性于一體的新型旅遊産品以及吸引遊客的重要文旅資源。
(鼻煙壺,作者李偉。王赟/攝)
“烏銅走銀製作技藝面臨著傳承艱難,後繼乏人的瀕危狀況。”為使烏銅走銀製作技藝得到傳承與發展,2014年8月,石屏縣成立了烏銅走銀傳習館,李偉成為傳習館負責人。
(李偉鏨刻花紋)
在相關政策的支援下,傳習館積極探索發展新方向,通過參展、舉辦座談會、進行文化交流、參加推廣活動等形式,宣傳烏銅走銀的歷史淵源、藝術價值和文化內涵,提高公眾的認識和關注度。同時,還積極開展非遺進校園、進社區等活動,進一步宣傳烏銅走銀相關技藝和知識。
(李偉展示烏銅走銀製作技藝。何其祥/攝)
如今,慕名前來傳習館參觀、研學的遊客和學生越來越多,李偉有空也會開設興趣班,傳承和傳播烏銅走銀技藝。
(蝴蝶挂飾,作者李子睿。王赟/攝)
百年的傳承和發展間,烏銅走銀以精妙的製作技藝在歲月長河中熠熠生輝。同時,也以“文旅融合”的方式,將特有的民族文化以非遺技藝的方式“走出去”,成為地方文旅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劉永梅)
(責任編輯: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