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寒風讓多數地方色調漸趨單一,但在綠汁江畔的雲南省楚雄州雙柏縣大麥地鎮,全然沒有冬日的蕭瑟,目之所及,紅的番茄、黃的橙子、紫的茄子、綠的葡萄……極具“多巴胺”色彩的果蔬,把連綿的田野裝點得五彩斑斕,讓每一畝土地都寫滿了豐收的故事。
起初,面對種了多年的番茄,農戶們心裏滿是糾結與忐忑,“換個品種,種不好的話砸手裏咋整?”敢於嘗試的大戶説道:“咱不能年年守著舊攤子,其他地方都上新品種,賣高價、搶市場,再不輪種,落後的又是我們了!”一番掙扎後,求變的決心佔了上風。農戶們開始輪種青椒、葫蘆、苦瓜、茄子、韭菜等作物,心裏直打鼓:“這新苗子能適應咱這地不?”精細管護過後,看著葫蘆長勢喜人,個頭勻稱、臥馬都新村羅文發先前的顧慮化為期待,滿心盼著豐收。
進入12月,雖然紅得熱烈的番茄依舊搶盡風頭,但橙子林滿是黃澄澄的“小燈籠”,剝開果肉細膩,汁水順著指尖淌,果香肆意;紫瑩瑩的茄子隱匿在翠綠葉片下,身形修長、質地緊實;葡萄藤蜿蜒,串串綠葡萄似碧玉雕琢,輕咬一口,甜蜜滋味直達心底;小瓜渾身翠綠帶白霜,脆嫩清甜,勾人食欲;青棗挂滿枝丫,脆爽多汁,咬起來“咔嚓”作響;還有那葫蘆,個個豐腴飽滿,宛如圓潤的寶瓶,表皮泛著清新的翠色,在陽光的映照下,折射出迷人的光澤,裝點了田園風光。
這般碩果纍纍,離不開大麥地精心鋪就的産業發展之路。一方面,大麥地大力夯實農業基建,深挖灌溉溝渠,水資源得以高效利用;修繕拓寬運輸道路,平坦大道直通田間地頭,貨車暢行,果蔬出山一路“綠燈”,新鮮直達市場。另一方面科技賦能,專家頻繁下田“把脈問診”,定期開展農技培訓,從溫控到病蟲害綠色防治,每個環節都嚴守科學標準。産業大戶的“小農場”發展也為鄉鄰創造了“家門口”的務工基地,真正實現一人富帶動一起富,“我這裡從種植到采收,基本上每天都需要四五個工人”,30畝西葫蘆種植大戶楊平信介紹到。
産業旺了,農旅融合的東風也順勢吹起。大麥地鎮寫好“以農促旅,以旅興農”文章,將果蔬園打造成觀光采摘園,規劃出一條條愜意的遊覽小道,遊客漫步其間,伸手便能摘下新鮮誘人的果子,沉浸式體驗豐收之樂。農家樂炊煙嫋嫋,屋內裝飾盡顯田園風情,窗外就是七彩的美景,一道道用本地果蔬烹制的佳肴端上桌,食材的鮮甜直擊味蕾。閒暇時,遊客還能跟著農戶學習農耕技藝,親手埋下種子、澆灌幼苗,感受農事魅力。民俗文化表演也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村民們穿上盛裝,跳起歡快舞蹈、唱起古老歌謠,把大麥地的底蘊和熱情傳遞出去。
“産業旺”促“鄉村興”。原本閒置的土地被盤活,村裏的閒置勞動力有了用武之地,家門口就業增收。外出的遊子嗅到機遇紛紛返鄉,賣農資、拉鮮貨,進進出出跑活農村經濟;民宿、農家樂錯落而起,遊客循香而來,賞田園美景、嘗地道果蔬、體驗採摘之樂,農文旅融合發展點燃鄉村振興引擎。
這個冬天,雙柏大麥地帶著熱度,見證鄉村振興的蓬勃活力。(尹文娟、雙柏縣大麥地鎮人民政府供稿)
(責任編輯: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