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元陽傾力打造招才引智體系 構築人才集聚“強磁場”

時間:2024-12-03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姚敏

在雲南省紅河州元陽縣內,藏著3條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商品的中試生産線。這是由中科院北京前方生物研究所所長、“中國中試城”首席科學家蔣佃水牽頭落地元陽的項目。走進廠房,工人忙忙碌碌,生産線上的機器運轉不停,一片片以千年梯田中種出的紅米為原料、酥脆可口的紅米餅被製作出來銷往各地,助力當地農民增收。

(紅米餅生産)

近年來,元陽縣圍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産城人融合的新型城鎮化“三個樣板”建設目標,縱深推進“人才強縣”戰略,聚焦打造人才發展新高地,整合資源建設全鏈條引才育才體系,構築人才集聚“強磁場”,為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人才支撐。中試生産線的建設便是元陽縣招才引智帶來的其中一個成果。

整合資源,傾力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元陽縣位於紅河南岸,哀牢山脈南段,是紅河州南部人口大縣、農業大縣,坐擁世界文化遺産千年哈尼梯田,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中國天然氧吧縣、全國休閒農業重點縣、“中國生態紅米之鄉”。

“然而,受區位條件、發展水準等因素影響,元陽縣長期缺乏高層次人才,尤其是複合型人才、拔尖人才、領軍人才,特別是基層人才梯隊存在人才總體數量不足、人才結構多維失衡、人才整體品質欠佳、人才雙向流動受阻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經濟社會發展。”元陽縣委組織部副部長、縣委老幹部局局長孔玉華説,“作為曾經的深度貧困縣,現在的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元陽縣要實現經濟社會高品質跨越式發展,必須破解引才難、留才難的困境。”

為此,元陽縣充分用好元陽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遺産和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産“雙遺”資源吸引各類人才創業投資。

2024年3月,舉辦紅河州首屆“雲上梯田•才聚紅河”人才周交流活動,把清華、北大、上海交大在滇校友會和雲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等20余所高校及企業人才等73人“請進來”,搭建“校地企”對話平臺,讓高校、企業和人才深度體驗、充分了解元陽的資源,梳理出省內外高校資源清單54項,促成“校地合作”項目5項,柔性引進高層次人才21名。

(“雲上梯田•才聚紅河”人才周交流活動)

在交流活動上,北京大學特聘教授秦火保的風化煤生物處理結合畜禽糞污、農業廢棄物全資源化利用新模式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2022年,秦火保作為高級人才“落戶”元陽縣,與當地的畜禽糞污較上了勁。他的新技術“吃”進了畜禽糞污,“吐”出了腐植酸生物有機肥,解決養殖企業的糞污處理難題、農業面源污染問題,為元陽縣實現綠色生態種養迴圈提供了一個“典範”。

“這是一片值得留戀的土地,這裡的陽光、溫度、水源等生態資源為我的技術落地實施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這是當初選擇元陽的重要因素。同時,元陽重視科技,重視人才的誠心以及元陽良好的營商環境也深深打動了我。”秦火保説。

攬才聚智,打造立體化招才引智矩陣

看到秦火保選擇了看起來“普普通通”的元陽發展,作為好友的蔣佃水不免好奇這裡有什麼“魔力”。在秦火保的推薦下,他多次來到元陽調研考察,逐漸被這塊土地吸引,最終推動中試生産線落地元陽。

(“雲上梯田•才聚紅河”人才周交流活動上,秦火保向參會嘉賓作介紹)

這也是元陽縣招才引才的一個有力舉措。除了通過生態資源招引人才,元陽縣還緊扣發展需求,精準對接高校資源,讓人才回母校、訪校友、開展人才招聘專場宣講等,充分借助“朋友圈”“同學圈”“專家圈”開展崗位政策“線上”直播,用同行情、老鄉情、校友情實現“以才引才”。

在秦火保、蔣佃水等先落地元陽發展的“老人才”的帶動下,越來越多青年人才在元陽“落地生根”。據了解,2021年以來,元陽縣精準化招引青年黨政幹部儲備人才105名,2024年提前超額完成青年黨政幹部儲備人才招引“百人計劃”。

元陽中試城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監蔣友文便是在蔣佃水的帶動下來到元陽的。“剛來的時候我也很奇怪蔣老師為什麼選擇這裡,慢慢地我理解了,這裡有著獨一無二、不可複製的資源。我們希望借助中試生産線,借助農産品精深加工這一條技術路線,幫助當地的農民提高收入。當農民收入、農業産業得到提升之後,才能更好地保護梯田,保護元陽的生態。”

産才融合,營造高品質人才發展生態

聚焦全縣“十個一”産業鏈,元陽縣有針對性的開展柔性引才,提升人才服務元陽發展貼合度。引進昆明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研究員、雲南省三七研究院院長崔秀明教授建立專家基層科研工作站,與越南央企太明藥業有限公司簽訂供貨協議,助力元陽縣“一味藥”産業鏈發展壯大。引進雲南大學孔建勳教授、梁雙陸教授等,助力嘎娘鄉紙廠水庫成功申報2A級景區。回引元陽籍雲南農業大學茶學院副院長李家華,成立元陽縣李家華茶專家基層工作室,助力建成全國普洱茶陳化中心,“元陽雲霧茶”獲批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取得國字號地域“身份證”。

(專家工作室授牌儀式)

值得一提的是,為讓人才“留得下”“留得住”“留得久”,營造愛才留才“大環境”,元陽縣不斷健全工作機制,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出臺《元陽縣青年黨政幹部儲備人才引進和培養激勵辦法》,形成縣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各職能部門各司其職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並持續完善保障措施,每年設立人才專項經費50萬元,單項科研經費支援5至10萬元。建成人才公寓2幢,提供價值190余萬元的保障性住房設施設備,供人才免費住宿2年;出臺《元陽縣“人才購房無憂計劃”實施細則》,助力人才圓安居夢。圍繞優化人才服務,元陽縣實行編制動態管理模式,實現編隨人走,人才靈活流動。幾年來發放元陽縣人才綠卡120張,提供人才服務700余次,打通州內外人才服務通道,與建水、石屏等縣市共用人才服務政策。開展“一見‘青’心•愛在元陽”等為主題的聯誼活動等,讓人才在元陽暖心、舒心、安心工作。

(校園宣講)

針對新錄用人才,元陽縣開展近一個月的入職培訓,讓青年人才快速了解元陽、投身元陽;建立青年人才上下聯動、輪崗鍛鍊、長期關注的持續培養機制,提升綜合能力;與建水縣、石屏縣實施“一湖兩城三千年”協同發展“九項行動”,共同舉辦區域人才招聘、中青年幹部培訓、旅遊精品路線推薦等工作。與雲南大學、昆明理工大學、雲南藝術學院等學校開展校地合作項目,引入孟加拉大學、清華美院、雲南藝術學院等1000多名國內外師生進元陽,充實縣級人才資源庫。同時,充分用好“組團式”幫扶力量,爭取890萬元打造元陽高級中學綠美校園、“四聲”校園,優質生源不斷回流。爭取565萬元建成元陽職高旅遊藝術專業群實訓中心等,學生實習就業對口率由原先的不足50%提升到97%。縣人民醫院增設呼吸與危重症科等3個新診室,帶動20個新技術新項目,打通“匯元”遠端會診通道,成功救助危重症病患12名。(姚敏/文、元陽縣委組織部供圖)(推廣)

(責任編輯: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