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雲南、玉溪兩級組織助力大樹社區發展紀實

時間:2024-11-21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劉黎 楊志文

近年來,民盟雲南、玉溪兩級組織以通海縣秀山街道大樹社區為試點,發揮自身優勢與特點,匯聚民盟力量,把杞麓湖保護治理融入民主監督、鄉村振興幫扶工作中,共同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圖源:名城通海微信公眾號)

共繪振興藍圖

2021年10月,省委辦公廳印發關於支援各民主黨派省委、無黨派人士開展高原湖泊保護治理民主監督工作的實施方案,民盟雲南省委對口通海縣杞麓湖保護治理開展專項民主監督。為配合好民盟雲南省委開展好此項工作,民盟玉溪市委成立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深入杞麓湖周邊河道、鄉鎮(街道)、村(社區)了解情況,提出把杞麓湖保護治理融入民主監督、鄉村振興工作的構想,得到民盟雲南省委的肯定和支援,並確定以通海縣秀山街道大樹社區為試點,建立“民盟玉溪市委生態文明建設宣傳實踐基地”,推進民盟助力杞麓湖保護治理和鄉村振興。

大樹社區地處杞麓湖南岸,農田與湖泊相連,轄2個自然村,社區居民多以種菜為生,周邊道路菜葉堆積,生産生活污水污染湖泊,村莊環境衛生不容樂觀。

“就如何做好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這篇文章,民盟雲南、玉溪兩級組織按照確定的工作思路聯合到大樹社區調研,確定了找準‘契合點’、緊扣‘連接點’的兩點監督幫扶法。”民盟玉溪市委主委、市政府副秘書長董曉娟介紹,找準“契合點”,突出“綠”字,目標是讓綠色成為大樹社區發展最鮮明的底色,以綠色發展推動産業轉型;緊扣“連接點”,突出“實”字,立足社區、農田與湖泊相連的實際,以綜合景觀打造帶動鄉村旅遊。

(落戶在大樹社區的中國農技協雲南通海葉菜科技小院。史樺/攝(資料圖))

“綠色”與“發展”共贏

根據大樹社區大力推進生態農業、綠色有機農業、規模種植芹菜及白菜等經濟作物的實際,民盟雲南、玉溪兩級組織整合盟內資源,爭取盟外資源助力,邀請雲南農業大學湯東生教授科研團隊入駐社區,在大樹社區掛牌成立“通海葉菜科技小院”,針對菜糧(水稻)協同治理土壤污染、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及農業種養方式轉變開展試驗研究,服務産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科技小院的入駐,讓大樹社區邁出了由傳統農業向生態有機農業發展的新步伐。2023年8月3日,獲中國科協農村專業技術協會批復同意,“中國農技協雲南通海葉菜科技小院”在社區掛牌。這是玉溪市首個“國字號”科技小院。在科技小院的推動下,大樹社區建成無公害蔬菜生産基地,蔬菜産業逐步走上品牌化發展道路,年産值達6214萬元,畝均年收入30747元。與此同時,社區實施水旱輪作,探索推動沿湖農業産業結構調整,廣推良種和農業科技,減藥降肥,著力實現“綠色”與“發展”共贏。

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如何在綠色發展中建設綠美鄉村,民盟雲南、玉溪兩級組織為社區發展“把脈開方”,提出優化調整産業結構,促進一産與三産融合,打造集休閒、觀光、度假、餐飲、娛樂於一體的“田園風光綜合體”項目建議。建議得到社區採納後,民盟雲南、玉溪兩級組織多方協調資金,整治村莊環境,實施道路亮化提升工程,建設遊客中心。社區以此為契機,採取“資源打包、引流下鄉、整村運營、融合聯動”模式,把沉睡、散落的資源統一打包形成生態産品、資源優勢,充分利用社區生態田園的自然景觀,推進農旅融合發展。

道路暢通、村容整潔、鄉風文明、團結和睦……如今的大樹社區面貌煥然一新。小組客堂對外出租後,被駕校改造為摩托車考場,大量的考試人員給社區帶來了人氣和財氣。日益興起的鄉村旅遊更是成為了大樹社區的嶄新名片。

(通海縣大樹社區農耕文化創意園燈展暨第六屆摸魚節•長街宴系列活動。圖源:通海文旅)

“我們打造田園燈光秀,在杞麓湖畔種植水稻,在稻田裏放養稻花魚,成功舉辦‘摸魚節•長街宴’‘蔬菜節•炊鍋宴’‘清明粑粑節’等活動,吸引遊客到社區摸‘谷花魚’、賞盆景花樁、品長街宴、聽洞經古樂、遊濕地公園、坐船觀景、賞文藝表演,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多贏。”大樹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趙思旺介紹,2022年,社區集體經營性收入為352萬元,2023年突破400萬元,2024年持續增加,社區居民每人平均收入逐年上升。

“在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中,民盟雲南、玉溪兩級組織堅定不移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不懈穩步推進杞麓湖保護治理工作,協助社區售賣農特産品,推進民族團結發展‘鄉愁文化’,秉承民盟‘奔走國是,關注民生’家國情懷和‘出主意、想辦法,做實事、做好事’的務實作風,突出資源整合,注重智行結合,很好地將民主監督、社會服務工作融入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工作建設中,間接幫助、直接參與,推動大樹社區走出了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董曉娟表示。(劉黎、楊志文、玉溪日報)

(責任編輯: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