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繪民族團結“新圖景”

時間:2024-11-13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楊玉琴

雲南作為少數民族聚集區,應該發揚好先輩的光榮傳統,更好續寫誓詞碑故事,讓民族團結的佳話代代相傳。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主力軍,青年幹部要從“回信”中汲取“精神養分”,以“心”執筆,感恩奮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描繪民族團結“新圖景”。

守心如故,以“一心向黨”起筆,共同描繪“凝聚共識、籽籽同心”的逐夢圖。眾力並則萬鈞舉,人心齊則泰山移。從“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到“中華民族共同體”,各族群眾在黨中央領導下堅定不移跟黨走,不斷為民族團結和邊疆繁榮發展貢獻力量。實踐表明,正是由於堅持黨的領導,我國56個民族才能擰成一股繩,中華民族成為認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強的命運共同體。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大青年幹部要堅持黨的領導,牢記囑託鑄牢忠誠之心,大力弘揚民族團結優良傳統,堅持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思想基礎,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不斷增強“五個認同”,堅定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心和決心,與黨同心同德、同向而行。聚焦思想引領,準確為各民族把穩前進“航向標”,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讓各民族的心靠得更緊、情融得更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繼續奮鬥,從而共同描繪“凝聚共識、籽籽同心”的逐夢圖。

團結聚力,以“一心為民”運筆,共同描繪“休戚與共、魚水情深”的祥和圖。同舟共濟海可平,眾志成城力未盈。從為藏族聚居區搭起一座與外界溝通聯繫橋梁的“馬班郵差”王順友到養育了28名“國家的孩子”的都貴瑪,再到“強基固本建家園”的“七一勳章”獲得者買買提江•吾買爾,他們默默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宛如一顆顆“為民服務”的石榴籽,以行動織就溫暖,共同守護著中華民族這個溫馨和諧的大家庭,猶如一股不竭的動力,推動著中華民族的發展進步。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大青年幹部要牢記“國之大者”,走到村寨中、群眾家中,在面對面交流中回應人民關切,讓群眾早些放下心中的“疙瘩”,爭當服務群眾的“主人翁”,築牢民族團結的“連心橋”,不斷增強民族團結凝聚力,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肩並著肩、手挽著手,匯聚守望相助的民族團結強大合力,共同描繪“休戚與共、魚水情深”的祥和圖。

發展共謀,以“一心實幹”落筆,共同描繪“欣欣向榮、稻香四溢”的新藍圖。枝繁葉茂萬人瞻,古木參天雨露沾。民族團結是發展進步的基石,是國家繁榮富強的保障。從雪域高原到天山南北,從祖國北疆再到西南邊陲,一個個美麗的村寨,一場場主題活動,一幅幅“稻粱豐碩,豬肥雞壯”的人民富足畫卷徐徐展開,獨龍族、布朗族等少數民族群眾“一步跨千年”擺脫貧困,各民族團結攜手共同邁進全面小康。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大青年幹部要堅持真抓實幹,以踔厲奮發的姿態扛起發展重任,攻破民族地區發展的“婁山關”“臘子口”,找尋發展“解決之徑”,把“小我”融入“大我”,在教育、醫療、就業、養老、托幼等群眾普遍關心的問題上出真招、見實效,做到“缺什麼,補什麼”,持續推動民族團結示範建設,推進各民族人口流動融居,在團結中謀發展,在發展中實現共同富裕,共同描繪“欣欣向榮、稻香四溢”的新藍圖。(楊玉琴、雲南省迪慶州維西縣紀委監委供稿)

(責任編輯: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