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人才興,則鄉村興。從古至今,人才一直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近年來,各地通過採取資金支援、榮譽激勵、培養扶持等一系列舉措,讓一批優秀的鄉土人才嶄露頭角。一般來説,大部分鄉土人才擁有一定手藝或者掌握一定技術,但受制于文化素質不高、施展空間有限等因素,他們在知識、技能上難以與鄉村新産業、新業態發展相匹配,生産的農産品、手工藝品因附加值不高、缺乏市場競爭力,只能自産自銷,自身價值沒有得到充分彰顯。
因此,如何把鄉土人才資源轉化為鄉村發展新優勢,進而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已經成為“三農”工作的重要課題。充分發揮人才評價“指揮棒”作用。對鄉土人才來説,吸引其紮根農村最關鍵的是真正落實好政策,各地應把鄉土人才放在重要位置,重點在創業資金、技術扶持、職稱評定、發展晉陞上給予傾斜和突破,讓鄉土人才放心投資、安心經營。讓更多來到基層的年輕人願意留下來建功立業。可多組織先進典型宣傳推介,對做出突出貢獻的鄉土人才給予獎勵,可通過考核吸納更多骨幹力量進入後備幹部隊伍,增強他們的獲得感、歸屬感和自豪感。可以以鄉情鄉愁為紐帶,把當地退休人員、工商界人士或農村老幹部等有志為家鄉發展貢獻力量的鄉土人才“找出來”“請回來”“用起來”,鼓勵他們以投資興業、援建項目、助學助教、捐資捐物、法律服務等各種方式,為鄉村發展貢獻力量。
發展集體經濟,成立經濟合作社,從基層的治理專幹,後備幹部,創業大學生中注重培養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骨幹人才,有力地促進當地鄉村人才成長。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起步之年,各級黨組織要在挖掘鄉土人才上精準發力,寫好鄉村“人才經”,以人才振興引來鄉村振興事業蓬勃發展。農村要想吸引人才、留住人才,需要高舉“重實幹重實績”的大旗,注重情感激勵與物質激勵相結合,引領鄉土人才主動作為,讓想幹事、會幹事的人有舞臺、有地位。讓理想在山間田野綻放,讓鄉土人才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書寫精彩人生。(蔣瓊仙 昆明陽宗海風景名勝區湯池街道供稿)
(責任編輯:君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