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寧縣田園鎮龍井社區老年幸福食堂暖胃又暖心

時間:2024-10-16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楊冬燕 劉子安

秋日的陽光擁抱著鳥語花香的院子,透過一塵不染的窗戶,柔和地灑落在幾位正在用餐的長者身上。餐桌上的飯菜徐徐飄著熱氣,為這幅溫暖的畫面增添了幾縷馨香。

這裡是幸福食堂,地處雲南省保山市昌寧縣城中心區域的田園鎮龍井社區內。據悉,截至2024年9月末,社區總人口4337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口1049人。如何守護這些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社區的選擇是——開辦幸福食堂,通過高品質的供給、高水準的普惠、高品質的享老,用一餐熱飯的溫度溫暖他們的晚年。

每日好時光

每天早晨8點鐘,幸福食堂便開啟了忙碌、熱鬧的一天。廚師們早早抵達菜市場,採購午餐和晚餐的食材。新鮮的蔬菜蛋肉裝滿幾個筐後,她們匆匆趕回幸福食堂的操作間,洗菜、切菜、炒菜。鍋碗瓢盆交響曲歡快地奏響,迎接著前來就餐的顧客。

十點半,在世紀廣場打太極拳和在縣老年活動中心打門球的老人們停止鍛鍊,收拾完畢用具,不約而同地來到幸福食堂室內或室外用餐區,三五成群圍桌而坐,一邊喝著熱氣騰騰的茶水,一邊有説有笑地等待著開飯時間。

11點整,取餐區的飯菜已整齊地擺放好。每一餐都有10道菜、兩道湯,以及鹹菜、豆腐腦、涼蝦等小吃,菜品琳瑯滿目,色香味俱全。一直在閒聊的老人們圍攏過來了,從家裏出發的老人們也陸續到達了,大家秩序井然地排隊取餐。

96歲高齡的王鴻均是幸福食堂年紀最大的顧客,每天午飯和晚飯時間,他都準時到達,盛一碗鬆軟的米飯、選幾道愛吃的菜肴,細嚼慢咽吃起來。每當有人問他:“王老,在這裡吃飯感覺如何呀?”他都笑呵呵地答道:“環境溫馨舒適,服務熱情週到,飯菜香軟美味,還讓我免費吃,非常好吃呀!”

與此同時,廚師們已經將需要外送的午餐打包好,交給社區值班社工、黨員志願服務隊值班隊員,送往社區特殊人群家庭和其他需要送餐的家庭。

12點後,前來就餐的顧客都已離開,廚師們麻利地整理餐桌凳、清洗碗筷、收拾操作間、打掃院子。不一會兒,一切歸於整潔、寧靜。

下午3點半,幸福食堂的交響曲再度歡快地飄出。日復一日。

飯菜久飄香

民以食為天。老年人的就餐看似是小事,實則是民生大事。循著民聲來,奔著民願去,社區經過反覆調研後,將幸福食堂納入重點民生實事工程。

“今年初,社區積極向上爭取項目,在各級各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援下,項目快速落地,開工建設、建成運營一氣呵成。4月份開業以來,已有529位老年人在幸福食堂成功註冊,每天前來就餐的老年人穩定在180人左右,有效保障了社區老年群體的用餐需求。”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李林峻説。

幸福食堂建起來不難,難的是如何讓老年人願意吃、吃得好,讓承包商願意運營、運營得下去。“如果只靠政府‘輸血’維持,幸福食堂肯定無法長久,因此‘造血’成為必選項。”李林峻坦言。為了實現幸福食堂的可持續發展,社區在各個方面下足了“功夫”。

合理化佈局。選址前,社區多次研討、精心籌劃,決定利用社區居民委員會地處中心、地勢寬敞的優勢,將幸福食堂建在社區居民委員會內,讓老年人真正實現“食”有所選。

社會化運作。社區採取委託運營的方式,通過簽訂合作協議,為有資質、有信譽、有愛心的承包商提供幸福食堂的場地和設施設備。承包商僅需遵循居民的消費意願,製作營養均衡、簡便實惠、安全衛生的餐食,讓老年人真正實現“食”有所安。

層次化收費。社區實行政府財政老年人助餐補貼政策:60歲以下人群每餐收費10元,60歲以上的城鄉低保和特困分散供養老年人每餐收費5元,70歲至79歲人群每餐收費7元,80歲至90歲人群每餐收費5元,90歲以上人群免費就餐。同時,承包商為60歲至69歲人群減免1元餐費,讓老年人真正實現“食”有所惠。

親情化服務。除了為老年人設置取餐優先窗口、用餐固定餐位外,社區還聚焦留守、孤寡、高齡、獨居等老年群體,以多種方式開展送餐服務,讓老年人真正實現“食”有所依。

每一天,81歲的王應珍和她57歲的患有精神疾病的兒子,以及60歲行動不便全靠輪椅出行的楊登旭等人,都能準點在家裏吃上熱乎可口的飯菜。5名社工、89名黨員志願服務隊隊員輪流為這些特殊人群送餐,風雨無阻,從不間斷。“餐餐有人送來手上,頓頓吃上熱飯熱菜,菜式每天不重樣,還有相應的補貼,真的是經濟又實惠,養胃又養心。”接過兩餐的老年人談起幸福食堂時,紛紛豎起大拇指。

未來大夢想

幸福食堂的經營已漸入佳境,但大家並未就此歇腳,依舊穩步向前,因為還有很多個美麗的夢想要去實現。

“我想做成的是一個‘留得住老年人的胃,抓得住年輕人的心’的寶藏食堂。”承包商李正榮介紹:“我們始終將顧客的健康和滿意度作為首要考慮因素,不定期收集顧客的意見建議,每天精心搭配不同的菜品,制定營養食譜,採用自助餐模式,呈上包括時令瓜果、蔬菜、蛋類、肉類等10種以上菜品,讓大家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美味。同時我們還多次外出學習先進經驗,爭取最大限度地服務好前來用餐的顧客,讓幸福食堂真正實現‘叫好又叫座’。”

幸福食堂的“小飯碗”,是社區居民幸福養老的“大保障”。李林峻深知這一點。他對幸福食堂的未來有著更宏偉的目標:“每天不到200人到這裡用餐,顯然幸福食堂‘天時地利人和’的優勢還沒充分發揮出來。社區正在探索長效運作機制,以期推進幸福食堂建、運、管向縱深發展,讓‘煙火氣’溫暖更多居民。”

老年餐將變成全齡餐。社區和幸福食堂在不斷拓展服務群體,通過為周邊上班族、建築工地工人、環衛工人、個體商戶等全齡段人群提供多種形式的助餐服務,進一步提升運營收入,增強發展活力,有效推動幸福食堂的可持續發展。經常來這裡用餐的田園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工作人員趙曉楊介紹説:“根據鎮裏目前收集到的反饋來看,幸福食堂運營5個月以來,群眾滿意率達90%以上,不僅憑實力‘圈粉’老年人,還因為乾淨衛生、實惠方便得到越來越多各行各業年輕人的青睞,‘青絲’與‘銀發’成了‘飯搭子’。”

單一功能將變為多元服務。在做好轄區養老助餐服務的基礎上,社區已開始著手把幸福食堂及周邊區域打造成集課堂、養生堂、育幼堂、表演堂等於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服務。據悉,目前,社區正在打造禮堂、學堂、食堂“三堂合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服務綜合體,以“精神禮堂”成風化俗,以“知識學堂”播撒文明,以“暖心食堂”服務群眾,由此推進有“溫度”的社區建設。“每週一到週五的下午,我父母就在禮堂讀書看報,孩子在學堂做課後作業,我工作結束後再一起到食堂吃飯,真的特別方便。”趙曉楊説。

“社區將立足當前,著眼長遠,進一步聚焦社會資源,動員公益力量,優化幸福食堂功能佈局,讓居民‘舌尖的幸福’真正變成‘心間的幸福’。”言談間,李林峻滿懷憧憬。(楊冬燕、劉子安)

(責任編輯:君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