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評價重在“同行評議”

時間:2024-07-24來源 : 中國網作者 : 趙德仁

人才評價體系,關乎人才成長與事業發展,非同小可。因此,要不斷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但由於不同學科、領域間存在專業壁壘和資訊不對稱性,要得到真正能夠反映客觀實際,具有真正價值的評價結論,只有通過專業共同體的“同行評議”才能講清楚。因此,要建立和完善專業人才評價專業人才的“同行評議”制度,減少行政干預,遵循科研規律,變政府相馬為同行賽馬。

當前人才評價存在“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四唯”傾向。不少社會人士也提出,人才評價行政色彩過濃、評價手段單一,一些政府部門將人才評價視為一種權力,沿用傳統幹部考核的辦法評價人才,在具體操作中又以“方便管理”為由簡單化、數量化,單純以論文、外語、文憑論人才,這不僅容易挫傷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而且出現“評出來的人用不上、用得上的人評不出”的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是實行同行評議制度。    俗話説,隔行如隔山。推動人才評價精準化,要圍繞解決人才評價主體單一、專業不強、手段趨同等問題,在“誰來評、怎樣評”的環節上下功夫。適應人才分佈的廣泛性和崗位的專業性,建立以“同行評同行、內行評內行”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發揮市場、社會等多元主體的作用。要向用人主體放權,尊重用人單位主導作用,合理界定和下放人才評價許可權,推動具備條件的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業單位自主開展評價工作。打破戶籍、地域、所有制、身份、人事關係等限制,把人才評價的大門向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新興職業等領域打開,充分發揮評價的正向激勵,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

當然,同行評議不是熟人評價、小圈子評價,不能搞成讓“人情”説話、讓“關係”做主。因此,對評審專家要分層分類管理,根據評審對象需求進行選擇,合理運用專家庫資源。堅持“小同行評議”原則,專家要有代表性,讓真正的業內專家評價人才,防止專家“跨界”發揮。積極推行評審委員社會化,消除評審中利益關係和人情因素的影響。(趙德仁 晉寧區委組織部供稿)

(責任編輯:孟君君)
Back to Top